近日,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兒童國家衛生系統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液體活檢可以幫助醫生監測那些患有彌漫性中線腦膠質瘤孩子的治療效果。該研究以《Clinically Relevant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umor Surveillance of Pediatric Diffuse Midline Gliomas Using Patient-Derived Liquid Biopsy》為題發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液體活檢首次應用于臨床兒科腦腫瘤由于獲得腦癌的重復性液體活檢的樣品具有一定危險性和復雜性,因此腦癌的縱向檢測一直是一個巨大挑戰。但是現在,通過檢測血液和身體其它液體的腫瘤遺傳物質的分析基礎上,液體活檢實現了既可以追蹤指定腫瘤的活動,同時又可以追蹤其它潛在腫瘤的路徑,這使液體活檢技術有了無限可能。兒童國家衛生系統和喬治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員Javad Nazaria......閱讀全文
2017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科學美國人》雜志的專家委員會聯合選出了2017年度全球十大新興技術榜單,其中腫瘤的無創診斷技術成功入選并榮膺榜首。腫瘤無創診斷技術即液體活檢(liquid biopsies)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在攻克腫瘤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與傳統的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具備實時
液體活檢臨床意義大,市場空間廣闊 檢測血液中的CTC和ctDNA對患者腫瘤進行診斷與監測的方法稱為液體活檢。該技術能夠解決臨床取樣的難點,滿足對患者高頻監測的需求,并具有相比于穿刺活檢成本低的優點。因此研發進展迅速。未來有望應用在腫瘤早期篩查、腫瘤患者動態監測、以及個性化用藥指導等領域,市場前
腫瘤無創診斷技術即液體活檢(liquid biopsies)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在攻克腫瘤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2015年液體活檢技術被MIT科技綜述雜志(MIT Technology Review)評為年度十大突破技術之一;2017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科學美國人》雜志的專家委員會聯合選出的
近年來,基因測序行業得到迅速發展,吸引了大量資本和企業的進入。目前,在行業上游儀器設備環節,國外企業競爭優勢顯著,而在國內的基因測序與應用終端領域華大基因競爭力強勁。但是,基因測序技術在終端應用領域還未實現完全推廣,未來發展仍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間。全景圖:下游應用領域廣泛,但尚未完全推廣 從基因
腫瘤無創診斷技術即液體活檢(liquid biopsies)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在攻克腫瘤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2015年液體活檢技術被MIT科技綜述雜志(MIT Technology Review)評為年度十大突破技術之一;2017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科學美國人》雜志的專家委員會聯
少量體液、迅速檢測、價格低廉,易活生物希望借此可以顛覆癌癥檢測方式。多家投資機構測算,液體活檢的潛在市場可達數百億元。 2月14日,在2016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AAAS) ,易活生物CEO廖瑋、易活生物首席科學家David Wong宣布,借助公司開發的基因測序技術,只需少量體液就能迅速檢測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孫佳姝課題組在基于腫瘤細胞外囊泡膜蛋白檢測的腫瘤液體活檢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Low-cost thermophoretic profiling of extracellular-vesicle surface proteins for the e
液體活檢是近年來生物醫學行業中十分熱門的領域,與標準的組織活檢相比,它具有創傷性小、可重復性、實時判斷療效等優點。通過血液檢測來實現癌癥早期診斷的研究相繼發表,進一步推動了液體活檢的發展浪潮。今年美國頂尖的綜合醫療機構克利夫蘭診所也將液體活檢歸為2017年全球10大醫療科技創新之一。 液體活檢
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基因檢測行業自2015年迎來高峰,隨即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基因檢測應用范圍也逐漸拓寬。目前華大基因、貝瑞基因依靠無創產前篩查等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已于2017年相繼上市并成為該細分領域頭部公司。但腫瘤基因檢測領域市場格局仍未穩定。全國每年約400萬腫瘤新增病例,根據
《轉》訪是轉化醫學網的品牌專訪欄目,是業內專家、大佬、知名企業智慧交流碰撞的平臺,也是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轉》訪致力于打造轉化醫學領域最知名的專家訪談欄目。近期,轉化醫學網采訪到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郭瑋教授,郭瑋教授在液體活檢和腫瘤標志物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我們有幸請到郭瑋教授來談談液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孫佳姝課題組在基于腫瘤細胞外囊泡膜蛋白檢測的腫瘤液體活檢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Low-cost thermophoretic profiling of extracellular-vesicle surface proteins for the e
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精準治療被越來越多的提及。利用基因信息指導個體化診斷治療、預測復發風險和預后,聽起來十分鼓舞人心。而液體活檢無疑是近年來爆紅的“小鮮肉”。 2008年至今,每年液體活檢領域發表的文獻數量呈指數增長。2015年,液體活檢被MIT科技綜述雜志評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一。液體活
憑借一管血檢測癌癥,這是數十年來全球醫學界共同的夢想。液體活檢技術試圖用各種技術手段從血液里捕捉相關腫瘤信息,從而規避了傳統方式需要手術、穿刺取樣的局限性。本文將從技術、科研、市場、資本、及政策等多個維度展現2016年度體外活檢領域進展。 “液體活檢”新技術全貌 目前,體液活檢涉及到的檢測物
兩年前,剛從美國回來的生物醫學博士許明炎應該不會想到,回國首次創業就一腳踏進了當下最受資本青睞的賽道——液體活檢,更不會想到在自己創辦的海普洛斯兩周年慶時,公司會搬進3000平方米的豪華辦公室。 海普洛斯成立兩年,就獲得兩輪投資6000萬元,員工達到130人,這種發展速度也是國內液態活檢公司發
界哥一覺醒來,聽說液體活檢又出大新聞了,這個小網紅,最近挺能鬧騰啊,聽說這次能一次檢出8大癌癥?先不管,端起小板凳搶到第一排再說。 什么什么?Science首頁!哇哇,一不小心拿了個生命科學界的奧斯卡!我收回剛才的話,“網紅”這個詞已經配不上它了,這是一個International大明星啊!果
2015 年,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評出的2015年度的十大突破技術中,液體活檢技術赫然在列。2017年,這項技術又榮登《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所評選的十大新興技術之首。這項非侵入式的新型檢測技術,正在疾病篩檢等領域獲
以新型生物芯片為代表的自動化智能型醫療技術從腫瘤診療研究走向早期診斷及動態監控等臨床應用,成為精準醫療時代的重要組成。其中,液體活檢是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在癌癥早篩、預后監測、用藥指導、患者分層等領域均表現出十足的潛力,出現了大批重要臨床結果。 2018年已近尾聲,縱覽一年液體活檢助力精準
液體活檢因其無創性、準確性、動態性及其可行性在2014年受到了臨床醫生的極大關注,2015年CSCO會議上更是大熱。我國是食管癌高發國家,患者人數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液體活檢技術能否開辟治療新方法來提前診斷結果? 5月20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6液態活檢與臨床應用研討會”,大會嘉賓來自汕頭大
2018年7月23日,燃石醫學的腫瘤NGS檢測試劑盒獲批。在其后的幾個月里,諾禾致源、世和基因和艾德生物的同類試劑盒也相繼獲批。NMPA對腫瘤NGS檢測試劑盒的放行,不僅表示其對此種試劑盒的認可,也標志著腫瘤基因檢測行業從初生逐步走向成熟。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腫瘤基因檢測已經從不知所云的高新技
近日,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兒童國家衛生系統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液體活檢可以幫助醫生監測那些患有彌漫性中線腦膠質瘤孩子的治療效果。該研究以《Clinically Relevant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umor Surveillance of Pediatric D
癌癥的耐藥性是今天癌癥治療的一大難題。臨床中經常可以遇到腫瘤組織在靶向療法后明顯變小,但不久又重新惡化。腫瘤學家一直希望能夠快速對患者體內出現的癌癥耐藥性機制進行檢測,從而可以確定其它種對腫瘤仍然有效的藥物。 近日,來自于Broad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液體活檢是近年來生物醫學行業非常熱門的領域之一。與標準的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具有一些理論優勢:創傷小、可重復性、實時判斷療效、動態調整治療決策等。去年,這一技術被MIT Technology Review評為“2015年度十大突破技術”。BCC Research的報告指出,2020年,液體活檢
液體活檢是近年來生物醫學行業非常熱門的領域之一。與標準的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具有一些理論優勢:創傷小、可重復性、實時判斷療效、動態調整治療決策等。去年,這一技術被MIT Technology Review評為“2015年度十大突破技術”。BCC Research的報告指出,2020年,液體活檢
腫瘤異質性是惡性腫瘤的特征之一,可使腫瘤的生長速度、侵襲與轉移、藥物敏感性等多方面產生差異。之前的研究表明,液體活檢(特別是cfDNA (無細胞DNA))可以很好地檢測獲得性耐藥的腫瘤異質性。但該方法尚缺少大規模隊列驗證。近日,由包括麻省總醫院、麻省理工學院布羅德研究所、哈佛大學及IBM Re
一、基因測序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基因測序技術應用范圍較廣,主要分為科研服務、醫療應用服務以及非醫療基因檢測服務。其中,醫療應用服務是目前應用基因測序技術中活躍度較高且發展潛力較大的部分,涉及無創產前篩查、遺傳病診斷、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腫瘤診斷等諸多領域。近年來,隨著“二胎
最近,液體活檢十分被看好,從美國癌癥早篩公司Grail宣布9億美元B輪融資落地,到國際頂尖期刊的研究報道,無論是市場還是科研,均給液體活檢的發展帶來了好消息。近日,Nature上刊發了多篇關于液體活檢的綜述,描述了液體活檢在腫瘤領域的應用現狀,認為基于ctDNA的液體活檢應用前景十分寬廣。 液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科研人員1月18日在《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報道了一種名叫“CancerSEEK”的癌癥早期篩查新方法,只需要從檢測對象體內抽取一管血,便可檢測出8種癌癥。這一消息迅速“刷屏”,包括新浪醫藥在內的廣大媒體紛紛轉發。 首先得說,“CancerSEEK”作為液體
2016年6月FDA批準了首個EGFR液體活檢技術,推進了肺癌精準醫療的進程,也進一步推進了液體活檢的商業化。根BCC分析,2020年“液態活檢”市場值將達220億美元,中國也預測會有200億人民幣的市場。 液體活檢對科研界和企業界都有著很大的吸引力。近日,紀念癌癥研究所(Memorial
1 微流控技術概述 微流控技術是一種在微米尺寸級別下處理或操縱液體的技術手段,將混合器、執行器、反應器、分離器、傳感器等集于一體,從而優化檢測過程。其涉及到電子、機械、化學、物理和生物等多門學科,具有通量高、靈敏度高、樣本分析時間短、樣本量少、可控性強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分析化學、藥劑
譜學分析與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楊朝勇教授課題組、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李清彪課題組以及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王效民團隊合作,提出了基于微流控芯片技術的腫瘤液體活檢新方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循環腫瘤細胞(CTC)是從腫瘤組織脫落進入外周血的各類腫瘤細胞的總稱,是導致腫瘤轉移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