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腰椎管狹窄癥的相關介紹
腰椎管狹窄癥的預防實際上是腰椎退行性病變的預防。 1.腰的保護 睡床要軟硬適中;避免腰部受到風、寒侵襲;避免腰部長時間處于一種姿勢。 2.腰的應用 正確用腰,搬抬重物時應先下蹲,用腰時間過長時應改變腰的姿勢,多做腰部活動,防止逐漸發生勞損, 3.腰部保健運動 堅持腰的保健運動,經常進行腰椎各方向的活動。......閱讀全文
預防腰椎管狹窄癥的相關介紹
腰椎管狹窄癥的預防實際上是腰椎退行性病變的預防。 1.腰的保護 睡床要軟硬適中;避免腰部受到風、寒侵襲;避免腰部長時間處于一種姿勢。 2.腰的應用 正確用腰,搬抬重物時應先下蹲,用腰時間過長時應改變腰的姿勢,多做腰部活動,防止逐漸發生勞損, 3.腰部保健運動 堅持腰的保健運動,經常進
診斷腰椎管狹窄癥的相關介紹
1.腰腿痛 長期多次反復的腰痛,有時可放射到下肢。 2.間歇性跛行 當患者站立或行走時,出現腰酸痛、腿痛或麻木、無力、抽筋,并逐漸加重以至不能繼續行走。坐下或蹲下幾分鐘后上述癥狀消失并可繼續步行,因有間歇期,故名間歇性跛行。 3.部分患者 可有下肢麻木、冷感、乏力、
關于頸椎管狹窄癥的檢查介紹
1.X線平片檢查 頸椎發育性椎管狹窄主要表現為頸椎管矢狀徑減少。因此,在標準側位片行椎管矢狀徑測量是確立診斷的準確而簡便的方法。 2.CT掃描檢查 CT可清晰顯示頸椎管形態及狹窄程度。能夠清楚地顯示骨性椎管,但對軟性椎管顯示欠佳。CTM(CT加脊髓造影)可清楚顯示骨性椎管、硬膜囊和病變的相
關于腰椎管狹窄癥的檢查介紹
1.腰部正側位X線片; 2.腰穿及椎管造影; 3.CT及CTM檢查; 4.MRI檢查; 5. 其他,如肌電圖檢查等(可幫助判斷受壓神經部位及鑒別診斷)。
胸椎椎管狹窄癥的診斷
1.一般癥狀 患者多為中年人,發病前無明確原因逐漸出現下肢麻木、無力、僵硬不靈活等早期癱瘓癥狀,呈慢性進行性,可因輕度外傷而加重。 2.清晰的X 線片 顯示胸椎退變、增生。應特別注意側位片上有無關節突起增生、肥大、突入椎管,側位斷層片上有無胸椎黃韌帶骨化(OYL)和(或)胸椎后縱韌帶骨化(
如何診斷頸椎管狹窄癥?
根據病史、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資料可以確診。 1.X線診斷 通常認為椎管直徑在14mm以上為正常,12~14mm為相對狹窄,12mm以下為絕對狹窄。但是x線片的測量只是對骨性椎管大小的判斷,黃韌帶肥厚以及頸椎不穩等因素也必須考慮。除了椎管前后徑外,棘突前緣和椎間關節后緣之間的距離
胸椎管狹窄癥臨床路徑
? 一、胸椎管狹窄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胸椎管狹窄癥(ICD-10:M48.02)??? 行后路椎管后壁切除術/后路椎管后壁切除內固定融合術/后路環形減壓內固定融合術(ICD-9-CM-3:81.05)。???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常規-骨科
預防氣管狹窄的相關介紹
對本病的預防主要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原發性疾病,對發生在氣管及支氣管的病變應考慮到造成氣道狹窄的可能性,提前預防氣道狹窄病變的發生。在檢查時,氣管碘油造影檢查雖對診斷氣管狹窄及了解狹窄范圍均有價值,但有加重氣管梗阻的危險,值得注意。除非在其他檢查手段均無法明確診斷時不使用。 另外小兒
胸椎椎管狹窄癥的輔助檢查
1.胸椎X 線檢查 X 線平片上可顯示不同程度的退變性征象,其范圍大小不一。椎體骨質增生可以很廣泛,亦可僅1~2 節;椎弓根短而厚;后關節大多顯示增生肥大、內聚、上關節突前傾;椎板增厚,椎板間隙變窄。有時后關節間隙及椎板間隙模糊不清,密度增高。部分平片顯示椎間隙變窄,少數病例有前縱韌帶骨化、椎間
治療頸椎管狹窄癥的簡介
對輕型病例可采用理療、制動及對癥處理。多數患者非手術療法往往癥狀獲得緩解。對脊髓損害發展較快、癥狀較重者應盡快行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按照入路不同可分為:前路手術、前外側路手術、后路手術。手術入路的選擇,應在臨床的基礎上充分借用CT、MRI等現代影像技術。術前應明確椎管狹窄、頸脊髓受壓部位,做到哪里
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簡介
腰椎管狹窄癥輕型及早期病例以非手術療法為主,無效者則需行手術椎管減壓/+固定融合術。 1.非手術療法 (1)傳統的非手術療法主要包括 ①腹肌鍛煉;②腰部保護;③對癥處理:理療推拿按摩、藥物外敷等。 (2)藥物治療 主要應用中醫藥進行治療。 (3)硬膜外封閉術 對一部分患者效果明顯,可明顯
胸椎椎管狹窄癥的診斷檢查
診斷:本病的診斷并不很困難,在接診下肢截癱患者時,應想到胸椎椎管狹窄癥。診斷本癥主要依據下列各點: 1.一般癥狀 患者多為中年人,發病前無明確原因逐漸出現下肢麻木、無力、僵硬不靈活等早期癱瘓癥狀,呈慢性進行性,可因輕度外傷而加重。 2.清晰的X 線片 顯示胸椎退變、增生。應特別注意側位
胸椎椎管狹窄癥的癥狀體征
1.一般癥狀 胸椎椎管狹窄癥的發病年齡多在中年,好發部位為下胸椎,主要位于胸7~11 節段,但在上胸段,甚至胸1、2 段亦可遇到。 本病發展緩慢,起初多表現為下肢麻木、無力、發涼、僵硬及不靈活。雙側下肢可同時發病,也可一側下肢先出現癥狀,然后累及另一側下肢。約半數患者有間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
關于頸椎管狹窄癥的基本信息介紹
頸椎管狹窄的概念顧名思義為頸椎管各個方向徑線減小,或者說容積減小。頸椎管狹窄可減少脊髓和神經的有效空間和血供,引起功能障礙。因此頸椎管狹窄癥,是引起椎管狹窄脊髓壓迫的各種疾病的統稱,不是單一特定的疾病。
關于腰椎管狹窄癥的基本信息介紹
腰椎椎管狹窄癥,是指各種原因引起椎管各徑線縮短,壓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經根,從而導致相應神經功能障礙的一類疾病。它是導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見腰椎病的病因之一,又稱腰椎椎管狹窄綜合征,多發于40歲以上的中年人。靜或休息時常無癥狀,行走一段距離后出現下肢痛、麻木、無力等癥狀,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時間后,
椎管狹窄的鑒別診斷介紹
1.脊柱脊髓腫瘤 可發生于各個年齡段,背痛常為首發癥狀,可出現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及四肢無力、截癱等神經根、脊髓受壓表現。 2.運動神經元病 臨床以上、下運動神經系統受累為主要表現,包括肌肉無力、肌肉萎縮、肌束震顫及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病理征陽性。一般無感覺異常及大小便障礙。 3.血
治療椎管狹窄的方式介紹
1、非手術治療 (1)臥床休息。 (2)持續牽引。 (3)理療、推拿、按摩。 (4)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或激素硬膜外注射。 (5)痛點封閉。 非手術治療無效,癥狀繼續加重,疼痛。大小便出現問題。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需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 (1)頸椎管狹窄①前路手術:如頸椎前入路
關于頸椎管狹窄癥的病因分析
狹義的頸椎管狹窄,即所謂原發性椎管狹窄為先天性和發育性兩種因素所致。廣義的頸椎管狹窄則包括后天因素,即獲得性頸椎管狹窄,而有不同的病理類型,如頸椎間盤疝出(軟突出),單純退變所致椎間盤突出(硬突出)、腫瘤、骨折及脫位、手術后、脊椎滑脫、Paget病、氟骨癥、黃韌帶骨化、后縱韌帶骨化等。讀者可以在
關于腰椎管狹窄癥的病因分析
腰椎椎管狹窄癥是骨科的常見病,其發病原因十分復雜,有先天性的腰椎管狹窄,也有由于脊柱發生退變性疾病引起的,還有由于外傷引起脊柱骨折或脫位或腰手術后引起椎管狹窄。其中最為多見的是退變性腰椎管管狹窄癥。原發性腰椎椎管狹窄:單純由先天性骨發育異常引起的,臨床較少見;繼發性腰椎椎管狹窄:由椎間盤椎體、關
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臨床路徑
? 一、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ICD-10:M48.03)??? 行椎管減壓或加用內固定、植骨融合(ICD-9-CM-3: 81.04-81.08)。???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常規-骨科學分冊》(中華醫
預防輸卵管狹窄的相關介紹
1)需進行人工流產術、分娩術、取放宮內節育器術,及其他宮腔術時,應進行嚴格消毒,避免經手術將病菌帶入陰道及子宮,人為造成感染。 2)廣大婦女應注意自身的營養保健,加強月經期、人工流產后、分娩后的營養;增強自身體質,增加抵抗力、免疫力,減少患病的機會。 3)女性在過性生活時,應注意自己及性伙伴
胸椎椎管狹窄癥的實驗室檢查
其他如血細胞沉降率、類風濕因子、血清堿性磷酸酶、血鈣、血磷、氟化物檢查正常,這些檢查有鑒別診斷意義。應常規檢查血糖、尿糖,因后縱韌帶骨化患者有時合并糖尿病,未經治療會增加手術的危險性。
簡述頸椎管狹窄癥的臨床表現
頸椎管狹窄癥的主要表現為四肢麻木、過敏或疼痛。大多數頸椎管狹窄癥患者具有上述癥狀,且為始發癥狀。運動障礙多在感覺障礙之后出現,表現為椎體束征,為四肢無力、僵硬不靈活。大多數從下肢無力、沉重、腳落地似踩棉花感開始,重者站立行走不穩,易跪地,需扶墻或雙拐行走,隨著癥狀的逐漸加重出現四肢癱瘓。大小便障
簡述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表現
本病起病多隱匿,病程緩慢,好發于40~50歲之間的男性。引起狹窄的病因十分復雜,依據其臨床狹窄部位的不同,患者典型的癥狀可包括:長期腰骶部痛、腿痛,雙下肢漸進性無力、麻木,間歇性跛行,行走困難。其中麻木可由腳部逐漸向上發展到小腿、大腿及腰骶部,腹部出現束帶感,嚴重時出現大小便異常,截癱等。做腰部
椎管狹窄的基本信息介紹
椎管狹窄(spinal stenosis)是各種原因引起椎管各徑線縮短,壓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經根,從而導致疼痛、麻木、肢體無力、跛行、大小便障礙等一系列神經功能障礙的一類疾病。椎管狹窄從狹窄部位上分為:頸椎管狹窄、胸椎管狹窄及腰椎管狹窄。從病因上主要分為先天性椎管狹窄及后天獲得性椎管狹窄。
椎管狹窄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一、檢查 1、X線 包括正側位、雙斜位、過伸過屈位(六位片)可以了解脊柱的曲度,椎間高度,是否骨質增生、關節突是否退變肥大、椎體是否存在滑脫。 2、CT 顯示骨性椎管形態,椎管橫斷面骨性結構等。 3、MRI 可全面觀察椎間盤是否有病變,了解髓核突出程度和位置并鑒別椎管內有無其他占位性
椎管狹窄的病因分析
發病原因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①先天性發育畸形,主要為先天性小椎管,特點是多節椎管發病,起病較早,神經功能癥狀明顯; ②骨質增生,黃韌帶肥厚,后縱韌帶骨化導致椎管內容積減小; ③側隱窩狹窄和椎間盤病變,對應節段的椎管狹窄; ④創傷后骨折、椎體滑脫; ⑤醫源性狹窄,頸胸腰椎手術后脊柱不穩
針刀治療胸椎管狹窄癥病例分析-1
臨床資料患者,男,47歲,農民,于2013年3月出現腰痛伴腿部放射痛,于當地醫院就診,CT及MRI均顯示L4,5椎間盤突出。行針灸、牽引、推拿及理療等保守治療,療效不明顯。后患者于農忙時節因過度勞累癥狀加重。癥見腰部疼痛不適,下肢抽麻不能行走,俯臥位睡姿。服用通絡止痛類中成藥無明顯療效。于2015年
預防痛風癥的相關事項介紹
1、不宜劇烈活動:例如打球、跳躍、跑步、爬山、長途步行、旅游等。這些劇烈、最大、時間長的運動可使患者出汗增加,血容量、腎血流量減少,尿酸、肌酸等排泄減少,出現高尿酸癥。 2、堅持合理運動方法:選擇一些簡單運動。如散步、勻速步行、打太極拳、跳健身操、練氣功、騎車及游泳等,其中以步行、騎車及游泳最
預防腸蛔蟲癥的相關介紹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 (2)腸道有蛔蟲的病人,在進行驅蟲治療時,用藥劑量要足,否則因蛔蟲輕度中毒而運動活躍,到處亂竄,極有可能鉆入膽道而發生膽道蛔蟲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