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九”有望有人對接“天宮一號”
據中國軍網8月6日消息,執行天宮一號飛行任務的各大系統參試人員和飛行產品此前已集結酒泉發射場,目前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據了解,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與“天宮一號”會合。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消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已對載人航天發射場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修檢測和質量評審,完成測發指揮監測系統升級改造等66項基建技改項目,具備執行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的能力。 曾任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指揮的張建啟介紹,“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雛形,重8噸,設計使用周期為2年。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分三步:一是航天員上天;二是多人多天飛行、航天員出艙,實現飛船與空間艙交會對接,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三是建立永久性空間站。此次發射是完成第二步的后續任務,為完成第三步戰略目標打下基礎。 “交會對接”是舉世公認的航天技術瓶頸,國外航天器在空間交會對接過程中就曾失敗,如俄羅斯“進......閱讀全文
“神九”有望有人對接“天宮一號”
據中國軍網8月6日消息,執行天宮一號飛行任務的各大系統參試人員和飛行產品此前已集結酒泉發射場,目前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據了解,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與“天宮一號”會合。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消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已對載人航天發射場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修檢測和質量評審,完成
張建啟揭秘女航天員 上天宮一號時間有點緊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指揮張建啟將軍 ???????我國選出首批兩名女航天員,為現役運輸機女飛行員,已婚。為什么要從已婚的飛行員中產生?日前,羊城晚報記者在北京采訪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指揮、解放軍總裝備部原副部長張建啟將軍。他向記者透露兩名女航天員評選標準之一是:需飛行時間60
神舟十號整裝待飛 繞飛成實驗一大重點
北京早春時節的晨曦中,分裝在數輛貨車中的神舟十號在一輛標桿車的引導下駛往機場,這是它首次完成總裝、出廠測試等一整套嚴格程序后首次展現在公眾面前。與每秒7.9公里的飛行速度相比,它此刻保持在每小時35公里以內的行進就是“蝸行”,但在這個階段,緩慢和謹慎是將來完美高速運轉的保障。抵達
天宮一號等待神舟九號到訪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最新透露,目前,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正在太空遨游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于6月初降軌至距地面300多公里的對接軌道,在軌運行正常,就等神舟九號攜3名中國航天員前來拜訪。這也將是天宮一號首次迎接航天員。 自去年9月
神八與天宮一號明晨交會對接
據央廣《中國之聲》報道 昨日(11月1日)5時58分07秒,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中國“長征二號F”遙八運載火箭點火起飛,將“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神舟八號”飛船已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圓滿成功。 根據軌道計算結果,神舟八號飛船于昨日6時7
天宮神九組合體進入正常飛行姿態
昨日(6月20日)6時18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組合體在太空中進行了第一次姿態調整,使其從交會對接的倒飛狀態進入正常飛行姿態,為預計在24日進行的手動交會對接做準備。19日晚?劉洋閑暇展示熊貓玩具 19日晚,3名航天員利用閑暇時間,盡情體驗了太空失
天宮與神九手控交會對接成功
神舟九號航天員6月24日駕駛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順利對接,我國首次空間手控交會對接試驗成功。 這一操作是由43歲的航天員劉旺實施的。12時許,他通過手柄控制飛船的姿態、速度和方向,使神舟九號從140米外向天宮一號緩緩接近,最終成功捕獲天宮一號。 24日早上剛剛分開的神舟九號與天
神八與天宮一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
今天(11月3日)1時36分,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在太空成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從接觸到最后鎖緊,它們用了8分鐘,組合體以優美的姿態飛翔在茫茫太空。 1時43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中央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部長常萬全宣布:天宮一號、神舟八號首次交會對接圓滿成功! 據了解,交會對接全過程分為遠距
神舟八號11月初擇機發射 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
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獲悉,執行我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八號”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于昨日(10月26日)順利轉運至發射區,這標志著“神舟八號”飛船發射進入倒計時。根據計劃,“神舟八號”飛船將于11月初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 可自動手動交會對接 據
神九天宮“百米穿針”如何實現
太空中,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都以每小時2.8萬公里以上的速度運行。在交會對接過程中,即使是一個很小的誤差,也會將飛船拋到離目標飛行器很遠的地方。因此,航天員景海鵬將手控交會對接形象地稱為“百米穿針”。 6月24日12時55分,神舟九號成功實現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手動交會對接。激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