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接受一次并不復雜的基因檢測,從而得知自己罹患癌癥的幾率,甚至有針對性地購買保險,你是否愿意?保險公司送客戶基因檢測產品不算新鮮,最近,又有保險公司直接跨界布局基因檢測行業。但一直以來,基因檢測可否直接用于保險定價、核保等,存在較大爭議,在國內還沒有明確的法規規定。 花幾百元在家就能檢測基因 “我的基因分為80分,表示健康指數還是蠻高的,說是超過87%的用戶。但有一項癌癥顯示是風險稍高,其他都是風險正常。真得考慮買個重疾險了!”市民趙女士購買了眾安生命的“女性十大癌癥易感基因篩查”產品,昨天剛剛收到了檢測報告。 基因檢測在家就能做,幾百塊錢就能搞定。新一代基因檢測技術大幅降低了檢測成本、縮短了檢測時間,如今保險公司也來跨界布局基因技術。 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近日宣布其在健康生態的全新布局——“眾安生命”,研究檢測技術、基因技術、細胞技術等在大眾健康領域的應用,推出了針對營養、用藥、防病、運動等......閱讀全文
真靠譜嗎:同一人同一時段收到兩份不同報告,檢測結果得打個問號 監管缺失:號稱有千億級市場的消費級基因檢測發展過快,亂象叢生 基因檢測公司技術人員在進行DNA質量檢測。 基因檢測公司技術人員在查看送檢樣本的基因檢測解析報告。 一名參與基因檢測的市民用手機查看自己的報告。 前段
基因檢測公司技術人員在進行DNA質量檢測。基因檢測公司技術人員在查看送檢樣本的基因檢測解析報告。一名參與基因檢測的市民用手機查看自己的報告。 前段時間,杭州市民鄭波帶著全家人做了一次基因檢測。根據宣傳,只要一口唾液,就能給出包括祖源分析、遺傳特征、遺傳性疾病、患病風險等個人身體信息。 如今,像鄭
美國FDA宣布23andMe獲得首個直接面向消費者(DTC)的癌癥風險基因檢測授權。這項檢測的意義是什么,中國市場如何?基因慧就此專訪了7位相關企業創始人,并分析相關市場趨勢,供參考,歡迎留言討論。 劃重點 1. 此產品針對3個癌種的BRCA基因的3個突變 2. FDA對DTC基因檢測政策
好萊塢明星安吉麗娜朱莉因體內含有遺傳的癌癥基因,從而決定切除乳腺以降低患乳腺癌風險,讓基因檢測技術進入大眾的視線。現在,基因檢測已經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技術,越來越多的保險機構已經與基因檢測機構展開合作,“買保險送基因檢測”似乎成為了萌芽。 保險公司與專業機構進行基因檢測 根據記者初步了解,
隨著中國健康產業進程的不斷加快,各路資本的涌入,大健康帶動健康險市場,“保險+醫療健康”成為了保險行業發展的大趨勢,醫療健康大數據,基因檢測技術也成為保險公司志在必得的新“利器”。今年中國保險學會聯合復旦大學聯合發布的《中國保險科技發展白皮書 (2017)》中,明確指出基因檢測是影響中國保險行業
經歷了2015年的熱捧,2016年的資本小幅理性回歸,2017年上半年的熱潮趨緩后,泛泛的基因測序將無法持續吸引資本的目光,未來行業熱點在于技術突破,或者商業模式的突破。 (做一次全基因檢測,會產生100多G海量數據,其中能被用于科研與臨床應用的,只是蛋白編碼基因與少量的非蛋白編碼基因,占整體
讓你購買一份基因檢測產品,測試會告訴你是否比一般人更容易患有癌癥或阿茨海默癥,你會接受嗎?隨著觀念轉變和基因檢測成本的逐漸下降,越來越多的人可能更愿意回答:是。別小看觀念的轉變。著名政經雜志《經濟學人》刊文,認為這一現象正在成為威脅保險行業的巨大隱患。 曾嚴格被限制用于醫學用途的基因檢測現在只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將到哪兒去?這一終極哲學命題,有多種不同的解答視角。從基因角度給出的答案,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近一段時間,有關基因領域的新聞將基因檢測、基因編輯、癌癥的靶向治療等原本屬于生物醫學領域的專業話題,一下子變成了公眾話題。人們對于基因的好奇在于:基因是如何影響人類的長相、身高、
8月13日,在genomeweb網站上,有2篇新聞報道了美國知名的商業保險公司 Noridian Medicare宣布將多家基因檢測產品在局部范圍內(LCD、local coverage decision)納入自己的投保范圍,并進行全額報銷,其中包括知名的以基因醫學來開發醫療及分子診斷產品的My
在未曾謀面的某家網店下單,郵寄去你的一口唾液或一滴血,他們就能告訴你,你的祖先來自何方,你的智力和體能是好是壞,甚至還能預測你可能患哪種疾病。時下,商用化、面向個人的基因檢測正在鋪開,最近,美國政府放寬了商業化基因檢測,很多人擔心,這在為人類打開一扇醫學大門的同時,也會打開一個事關基因隱私安全的
Technologies(現為Thermo Fisher收購)公司全國臨床與科研事業部銷售總監、ThermoFisher公司全國臨床市場戰略總監柴映爽寫了一系列文章,對基因測序領域進行了深入剖析。讓我們看看這個領域深入工作的人士,怎么看待2015年基因測序市場大熱這一現實的。 ▌第一篇:基
“你看到了今天有很多人在談論數字醫療和保健,這是可以被連接的未來。”這是Twitter、Square創始人杰克-多西公開表示的話,他被硅谷認為是“下一個喬布斯”。 如果你看不到這個顛覆性的未來,你就無法理解蘋果、谷歌,以及最近的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最近的一致動向—-盯上了基因。比如眾
梅花網傳播業大展主要由MEXPO主辦。自2011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七屆,累計參展商近405家,與會企業近7490家。本站來自群邑WAVEMAKER、二更、途牛、周大福、交通銀行、之外創意等10余家營銷界前沿企業的營銷高管與企業領袖,以精彩的主題演講,剖析營銷行業現狀與風向,分享營銷經驗心得,場下
醫務人員正在進行血樣檢測。 在口腔內刮一刮,取下一點口腔黏膜,即可進行簡單的基因檢測。看似“高大上”的基因檢測,其實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多個領域,商業基因檢測正在質疑聲中日益“親民”。在資本市場,基因檢測也是“漲”聲一片,廈門多個企業涉足并逐步嶄露頭角。 消費市場: 正深入體檢健身早
自去年6月30日,國家衛計委放開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以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陸續發布。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實施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包的通知》,計劃在3年時間內,建設30個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 博奧生物脫胎于清華大學生物芯片研究與開發中心。清華大學一直在考慮如何布局醫療健康產業,而博奧生物是清
“大眾感興趣,是因為我們正做著他們認為‘好玩’的事情。”坐在兩年前與公司首席技術官洽談就業意向的小會議室里,已經入職并成為該公司基因檢測中心實驗室帶頭人的邢澤黎,對基因檢測市場前景頗具信心。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尋找到消費者新的興奮點并不容易,而他愿意成為這片“藍海”里的先行者。圖片來源于
7月16日上午,針對日前圍繞《華大癌變》一文出現的一系列新聞報道,華大基因公開發表文章,對引發爭議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進行了介紹,并大致闡述了其中的應用原理。 華大基因表示,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僅僅是多種產前檢測中的一種,所檢測的是21、18和13號染色體數目是否異常。而《華大癌變》一文中的案例,并
定量PCR是目前分子診斷領域最具代表性的技術,與傳統生化診斷和免疫診斷不同,這一市場一開始就是國內企業占據優勢,其原因主要是定量PCR為開放平臺,儀器制造廠商并沒有鎖定自身試劑,國內生產廠商得以獨立開發自己的試劑盒。這一技術從90年代進入中國起,在生物產業最受到政策扶持的廣東省得到了很大發展,涌
基因檢測巨頭近日與其對手在法庭上展開交鋒,這一戰爭使得本應前途光明的檢測熱潮蒙上了一片陰云。 盡管基因檢測巨頭Myriad Genetics8月13日討論公司第四季度及去年整個會計年度財政收支狀況的電話會議中,并未提及美國好萊塢著名女星安吉麗娜朱莉的“切乳事件”,但是仍舊不能掩蓋檢測巨
2017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科學美國人》雜志的專家委員會聯合選出了2017年度全球十大新興技術榜單,其中腫瘤的無創診斷技術成功入選并榮膺榜首。腫瘤無創診斷技術即液體活檢(liquid biopsies)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在攻克腫瘤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與傳統的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具備實時
隨著基因概念以及相關基因檢測產品向普通大眾生活的逐步滲透,在國外,已有部分公司開始為員工提供免費的遺傳基因檢測,這些檢測通常與新陳代謝、體重增加和暴飲暴食相關。另外一些公司,例如Visa、軟件開發商Slack Technologies和食品雜貨配送公司Instacart,為他們的員工提供乳腺癌和
近日, 至本醫療科技宣布,將聯合專注于患病人群保險創新的北京健易保和專注于大病患者支付保險的上海諾惠醫療,推出國內首款針對腫瘤檢測及診療用藥的創新支付保險計劃。這也是國內首款基于二代測序檢測和指定保險用藥目錄結合的腫瘤商業保險,通過基因檢測、臨床診療和保險的深度整合,進一步推動了精準醫療在中國的
近來基因檢測領域政策暖風頻吹,繼國家食藥監局、衛計委發布支持性政策后,發改委也發布了重大利好政策,主動牽頭從國家層面上推進我國基因檢測的發展。 2015年6月8日,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實施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包的通知》,其中提到要重點發展基因檢測等新型醫療技術,并將在3年時間內建
近來基因檢測領域政策暖風頻吹,繼國家食藥監局、衛計委發布支持性政策后,發改委也發布了重大利好政策,主動牽頭從國家層面上推進我國基因檢測的發展。2015年6月8日,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實施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包的通知》,其中提到要重點發展基因檢測等新型醫療技術,并將在3年時間內建設30個基因
位于加利福尼亞州伯林蓋姆市的一家名為Color Genomics的初創公司宣布,將提供乳腺和卵巢癌風險的基因檢測技術—這與促使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olie)通過手術切除乳腺和卵巢所采用的基因檢測技術相同—而費用僅為現行主要采用的檢測費用的十六分之一。 “我們希望這種檢測能夠更加
隨著測序技術的不斷發展,基因檢測的應用領域也不斷延伸。例如正在麻省理工學院(MIT)進行的“BabySeq”(嬰兒測序)項目已開始收集數據,旨在量化新生兒DNA測序的風險和益處。那么問題來了,新生兒是否有必要接受基因檢測? 51年來,新生嬰兒可通過血液檢測來篩查先天性疾病,常規的新生兒篩查基本
硅谷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倒下了,因為夸大了宣傳,曾估值90億美金。Proove Biosciences會成為下一個Theranos嗎? 基因檢測太火了,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歐文市的基因檢測公司Proove Biosciences,自稱是“個性化止痛藥的領跑者”。因其宣稱公司的檢測能幫助解
【導讀】目前我國在數據行業標準方面概念還很模糊,這就導致科研機構、醫療機構、企業在利用基因數據的時候,沒有統一的規則,也造成基因測序行業良莠不齊。這種情況,亟須得到改變。 目前我國在數據行業標準方面概念還很模糊,這就導致科研機構、醫療機構、企業在利用基因數據的時候,沒有統一的規則,也造成基因測
基因測序服務市場增速快,預計2016年超過測序儀器市場。據Markets&Markets預測,2014-2020年上游市場中測序儀的復合增長率是15.4%。中游測序服務市場重資產、技術附加值低,將是產業鏈中增速最快的,據BCC Research預測2011-2016年復合增長率為29%。
Sequenom是國外基因測序中游企業的代表案例。這家公司的核心業務是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服務(NIPT),2015年的檢測樣本數量是18萬例,(其最主流的產品是用于唐氏篩查的MaterniT21)。其他幾家同領域的公司還包括Verinata Health(Verifi)、Ariosa Diag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