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已經將核能發電放在重要能源部署地位上,政府不斷加大對核電發展方面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力度。核能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和切實的好處。 由于核能不產生溫室氣體,是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可持續發展的清潔能源,所以核電站一直處于環境的制高點之上。從科學技術層面來看,充分利用核能,可以很好地解決當今社會的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問題。 然而,與此同時,我國核電發展也存在困境和挑戰,其中包括核安全問題、核廢棄物處理問題、政治問題以及公眾可接受性問題等。其中,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就是公眾可接受性問題的解決。 公眾可接受性是我國核電繁榮發展的關鍵因素,所以對于公眾對能源和相關環境問題的選擇程度與接受程度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視,相關宣傳和教育交流要加大力度,提高核電產業發展的透明度,揭開中國核電“面紗”,并且要繼續保持核電站運行的高度責任心,持續強化安全文化。 所謂的“揭開面紗”,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閱讀全文
大亞灣核電站 國圖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事故后,中國工程院組織了“我國核能發展再研究”咨詢課題,著眼于新的核電發展形勢下我國核能安全發展、規模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所面對的矛盾,重點分析近期和長遠我國核能發展需要解決的若干重要問題。習近平主席在全球核安全峰會上全面闡述了中國的“核安全觀”,
當歐洲一些國家正在拋棄核電的時候,英國卻做出了一個與之截然相反的選擇:英國政府計劃再建50座新的核電站,這一數字是之前討論數量的十倍。 未來給英國提供80%的電量 英國媒體稱,隸屬能源和氣候變化部門之一的下屬機構在提交相關文件時泄露了這一龐大的數字。英國目前的計劃是建立12個核反應堆
目前,在國內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和向國際社會承諾減排的雙重壓力之下,我國能源領域供給側改革正在提速。能源供給側改革,急需推進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提高核電及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給側中的比例,加大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根據《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在電力調度上,核電調度順序
力保決策獨立 嚴守最低門檻 此次歐盟出于什么考慮提出了新的核安全指令?此次新指令“加強了成員國監管機構的權力和獨立性”,為什么要強調這一點? 柴國旱:實際上還是在吸取福島事故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做出的考慮,歐盟就這個問題已經討論了很長時間。因為在福島事故之前,日本的核安全監管機構不是獨立的,這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預計到2030年,全球核電發電量將繼續增長。該機構于日前發布了其年度出版物《能源、電力與核電預測(2050年前)》,同時刊登了國際原子能機構能源規劃專家給出的分析。 國際原子能機構每年都會針對全球核電發電量做出低值和高值預測。今年的低
這里顯示的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的控制室。反應堆的設計、風的模式、經驗交流和其他因素,會導致核事故的嚴重程度出現很大不同。北京時間3月18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幾十年來,只要提到三哩島和切爾諾貝利這些字眼,人們立刻就會想起核電站出故障引發的大災難。上周日本發生致命地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