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陽極由于能使電池具備極高的能量密度,被譽為電池設計制造業的“圣杯”,幾十年來,一直都是科學家們孜孜以求的目標。日前,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宣稱已經制造出了穩定的金屬鋰陽極電池,向這一目標邁出了一大步。研究人員稱,新研究有望讓超輕、超小、超大容量的電池成為現實,可穿戴設備、手機以及電動汽車或都將因此受益。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納米技術》雜志上。 領導這項研究的斯坦福大學材料科與工程學院教授崔毅(音譯)說,在所有能用來制造電池陽極的材料中,鋰最有潛力,它非常輕又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有望讓質量輕、體積小的電池具備更大的容量。但制造鋰陽極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以至于不少科學家在堅持多年后不得不放棄。 目前,制造鋰陽極至少需要面臨兩個挑戰:一是鋰在充電時出現的膨脹現象。在充電時,鋰離子會聚集起來發生膨脹。所有的陽極材料,包括石墨和硅在內都會發生膨脹,但不會像鋰這么明顯。相對于其他材料,鋰的膨脹“幾乎是無限”的......閱讀全文
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Jason Zhang和他的同事們開發出一種新型電解質,使鋰硫,鋰金屬和鋰空電池的效率工作達到99%,同時具有高電流密度,且不會生長使充電電池短路的鋰枝晶。 圖片展示的是兩幅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a、說明傳統的電解質如何造成枝晶生長;b、PNNL研發的新型電解質,生
(頂部)鋁陽極全固態薄膜電池在循環之前的一個截面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底部)自上而下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片顯示了在第一階段的循環過程中,鋁陽極表面的行為。通過增加充電電流,集群的密度同樣也會增加(紅色顯示的是充電50分鐘后呈現10 nanompas的效果,綠色是充電17分鐘后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5日報道,日本東北大學和高能加速器研究組織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復合氫化物鋰超離子導體。研究人員表示,通過設計氫簇(復合陰離子)結構實現的這一新材料,對鋰金屬顯示出了極高的穩定性,使鋰金屬有望成為全固態電池的最終陽極材料,催生出迄今能量密度最高的全固態電池。 陽極為鋰金屬的
據外媒報道,印度科學教育和研究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Research,IISER)的一支研究團隊采用硅和磷烯(phosphorene)研發全新的復合物,用于制作鋰離子電池的陽極,該團隊由Satishchandra Ogale牽頭
在霧霾環境治理日趨迫切的情況下,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 SOFCs)顯得具有更加廣泛的應用潛力與研究價值。SOFC單體電池主要由支撐陽極、活性陽極、電解質以及活性陰極組成,優越而且穩定的電池性能是實現其商業化應用的先決條件。然而,對陽極支
近日,一種名為“烯王”的電池問世,該生產公司稱其為石墨烯基鋰電池。與普通電池相比,在滿足5C(C表示電池充放電時電流大小的比率即倍率)條件下,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可以實現15分鐘內快速充放電。 此前媒體報道的資料顯示,該產品的石墨烯基鋰離子電芯主要為18650圓柱電芯,正極采用石墨烯/磷酸鐵鋰
鋁的腐蝕形式和腐蝕原理 任何金屬都會發生腐蝕,腐蝕種類很多,今天咱們講一講鋁的腐蝕形式和腐蝕原理。 鋁是一種活潑金屬,極容易和空氣中的氧氣起化應生成氧化鋁,氧化鋁在鋁制器皿表面結一層灰色致密的極薄的(約十萬分之一厘米厚)薄膜,這層薄膜十分堅固,它能使里力的金屬和外界完全隔開。從而保護
任何金屬都會發生腐蝕,腐蝕種類很多,今天咱們講一講鋁的腐蝕形式和腐蝕原理。鋁是一種活潑金屬,極容易和空氣中的氧氣起化應生成氧化鋁,氧化鋁在鋁制器皿表面結一層灰色致密的極薄的(約十萬分之一厘米厚)薄膜,這層薄膜十分堅固,它能使里力的金屬和外界完全隔開。從而保護內部的鋁不再受空氣中氧氣的侵蝕。鋁和氧化鋁
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電解質,不但能解決鋰離子電池短路起火問題,還能大幅提高電池效能和使用壽命。研究人員稱,該發現可能導致更加強大而實用的下一代可充電電池,如鋰硫、鋰空氣和鋰金屬電池等。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目前大多數的可充電電池都是鋰離子電池,其
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電解質,不但能解決鋰離子電池短路起火問題,還能大幅提高電池效能和使用壽命。研究人員稱,該發現可能導致更加強大而實用的下一代可充電電池,如鋰硫、鋰空氣和鋰金屬電池等。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目前大多數的可充電電池都是鋰離子電池,
來自普渡大學的科學家們用聚苯乙烯和淀粉基“花生式”包裝材料制造具有碳納米結構和微層結構的鋰離子電池陽極。 科學家們已經找到將廢棄的“花生式”包裝材料轉化為高性能鋰電池碳電極的方法,這是一種能夠實現廢物利用的環保新方法,而這種碳電極的性能甚至優于傳統的石墨電極。 電池有陽極和陰極兩極,鋰離子電
近日,3M公司宣布其突破性的新電池技術,憑借更輕薄、更安全、更高效的性能,或許將改變全球能源市場的格局。 該技術較傳統電池在核心材料上有兩點創新。首先,傳統的電池陽極材料由石墨粉末組成,能量儲存率低且消耗快。在蓄電池、鋰電池的基礎上,新電池用有機硅材料研制電池陽極,創造高于傳統石墨粉末兩倍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科學家1月23日表示,他們首次成功地為較高能量密度的鋰離子電池開發出高性能納米結構固體電解質。太陽能和風能具有間斷性特點,新研究為利用這些可再生能源給電動汽車電池和儲能電池充電奠定了基礎。 迄今為止,鋰離子電池依靠存在于電池正負兩極間的液體電解質傳導離子。而由于液體電解
在有著一個硅陽極的鋰電池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一個運用分子“滑輪”的巧妙方法,該滑輪可在循環中輔助硅陽極的膨脹和收縮。這種技術在基于硅陽極的鋰電池中所產生的功效堪比用其它類型陽極的商用鋰離子電池。 在搜尋改善鋰電池的方法中,一種特別吸引人的選項是使用硅陽極,它能讓電池取得足以在電動車中使用的高度的
產氣腸桿菌的主要應用! 2020-07-10作者:百歐博偉瀏覽次數:172 來源: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產氣腸桿菌的主要應用! 一、背景 微生物由于繁殖速度快,對惡劣環境適應能力強,且易產生大量降解相關酶等優 點使微生物處理技術受到研究者們的青睞,而篩選出具有
AA堿性電池是最常見的一種電池類型,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方法來測試電池的電量,通常這些測試需要依據一些電子指標。現在,普林斯頓大學的Daniel Steingart和他的領導團隊將反彈測試與回彈相關系數關聯起來,不同電池的電量可以由原位色散x射線衍射儀 (EDXRD) 精確確定。 上圖是一個簡單的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科學家日前開發出一種新型鋰離子電池,其性能和使用壽命比普通鋰離子電池高出三倍以上。更讓人稱奇的是,制造這種電池所需的主要原料既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石墨烯,也不是什么稀有珍貴的化合物,而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沙子。研究人員稱,新技術有望打破目前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所面臨的電池瓶頸
印度科學教育研究所的科學家日前開發出一個全新的利用太陽光或人工光源的方式,制造出了一種安全的、能用光充電的“光能電池”。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國化學學會會刊》上。 太陽光對人類來說是一種最直接、便捷的能源,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為了更好地利用這種能源,推動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進程,世界各地
v全面腐蝕:是用來描述在整個合金表面上以比較均勺的方式所發生的腐蝕現象的術語。當發生全面腐蝕時,村料由于腐蝕而逐漸變薄,甚至材料腐蝕失效。不銹鋼在強酸和強堿中可能呈現全面腐蝕。全面腐蝕所引起的失效問題并不怎么令人擔心,因為,這種腐蝕通常可以通過簡單的浸泡試驗或查閱腐蝕方面的文獻資料而預測它。&nbs
受石榴啟發,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硅納米顆粒和碳制成的新型電極,成功破解了此前鋰離子電池中的硅電極容易破裂的難題。相關研究發表在2月17日出版的《自然·納米技術》雜志上。 電極是電池的關鍵部件,有陽極和陰極之分。此前就有研究表明,硅陽極具有極好的性能,用其制成的鋰離子電池能比目前廣泛使用的石
溶氧(DO)是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的簡稱, 是表征水溶液中氧的濃度的參數。溶氧電極是一種基于極譜原理的測定溶解在液體中的氧的電流型電極 1. 溶氧電極的分類 測定DO的方法有多種:如化學Winkler 法,電極方法,質譜儀等。這里主要介紹電極方法。溶氧電
前不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發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共同征集資助材料領域合作研究項目的指南。期間共收到預申請簡表102份。 經初步審查,雙方確定74項通過預申請評審。基金委提示通過預申請簡表評審的申請人(請登錄基金委網站查詢)按照項目申請指南要求,于2011年11月15
HT-LA470壁掛式氧分析儀采用燃料電池(電化學)測量原理,燃料電池是一種能量轉化裝置,它是按電化學原理,即原電池工作原理,等溫的把貯存在燃料和氧化劑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因而實際過程是氧化還原反應。燃料電池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即陽極、陰極、電解質和外部電路。燃料氣和氧化氣分別由燃料
無論是在手機等消費電子還是新能源車領域,鋰電池在人類生活中的功能性已越來越強。然而在鋰電池儲能容量方面,技術的迭代速度并不快。美國SolidEnergy公司近期宣布,完成了新一代鋰電池的研發,一舉將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了一倍以上,受到了科技媒體與相關產業的重點關注。 SolidEnergy是由
水質溶解氧測定儀是測定水中溶解氧的裝置儀器。是氧透過隔膜被工作電極還原,產生與氧濃度成正比的擴散電流,通過測量此電流,得到水中溶解氧的濃度。根據濃度不同,隔膜電極分為極譜式和原電池式兩種類型。極譜式隔膜電極以銀-氯化銀作為對電極,電極內部電解液為氯化鉀,電極外部為厚度25-50μm的聚乙烯和聚四
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一種新型無膜氫溴電池,其性能與傳統的有膜電池相當,卻大大降低了成本,在低成本高容量電化學儲能技術上取得了新的進展,有望深刻改變當今的能源格局。 當今儲能技術成本太高 在當今的能源市場上,電能來源十分豐富,既有傳統的煤電、油電、水電,也有正在大力發展的
生活污水看上去不太像電池的能量來源,但一種新近問世的“微生物電池”可以將污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電能,其效率已接近某些商業化的太陽能電池。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16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這種“微生物電池”的陽極上有產電菌,陰極為氧化銀固體。電池工作時,陽極上的產電菌從生活污水中攝取
微量氧分析儀是一種常用的分析儀器,采用完全密封的燃料池氧傳感器是當前國際上先進的測氧方法之一,由高活性的氧電極和鉛電極構成,浸沒在KOH溶液中。 微量氧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色法、化學電池法、黃磷發光法、濃差電池法和氣相色譜法。其中比色法是較早采用的分析方法,它是國家標準規定的方法,利用銅氨溶
溶氧(DO)是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的簡稱, 是表征水溶液中氧的濃度的參數。溶氧電極是一種基于極譜原理的測定溶解在液體中的氧的電流型電極 1. 溶氧電極的分類 測定DO的方法有多種:如化學Wink
荷蘭能源研究中心近日開發出新的鋰電池能量儲存技術,據稱可大大增加充電電池的儲存容量,若用于電動汽車可增加近50%的續航。 該技術采用純硅陽極,取代了鋰離子電池傳統上所使用的石墨陽極,從而使鋰離子電池的組件儲存容量增加了10倍,整個電池的儲存容量則提升了50%。 ECN的研究人員Wim So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