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七個國家的19位科學家榮獲“引文桂冠獎” 迄今為止,已有50位“引文桂冠獎”得主獲得諾貝爾獎 其中29位在獲獎兩年內即斬獲諾獎 科睿唯安學術研究事業部(Web of Science Group)9月24日公布了2019年度“引文桂冠獎”名單,來自七個國家的19位世界頂尖研究人員獲獎。根據科睿唯安旗下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對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中獲得極高引用的論文進行的分析,獲獎者的研究成果普遍被認為是達到“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工作,因此該獎項通常被譽為諾獎風向標。 自2002年以來,ISI分析師每年都會基于Web of Science平臺上的論文和引文數據,遴選諾貝爾獎獎項所涉及的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及經濟學領域中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頂尖研究人員。自1970年以來,Web of Science平臺收錄的約4,700萬篇論文中,只有4,900篇(占0.01%)被引用次數超過2000。“引文桂......閱讀全文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發布前,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都會預測一把,給出一批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及其成就,科睿唯安稱之為“引文桂冠獎”。“引文桂冠獎”自2002年首度頒布以來,已有共43位該獎項得主榮膺諾貝爾獎。 9月20日,最新一版預測新鮮出爐,詳見:https://
引文桂冠獎,是通過對Web of Science數據庫平臺(全球最重要的學術研究與發現平臺,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藝術三大領域)中科研論文及其引文進行深入分析,對遴選出的可能摘取諾貝爾獎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研究人員所頒發的獎項。 引文桂冠獎包括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化學和經濟學這四個領域,根
前不久,科睿唯安發布了2017年的各獎項“引文桂冠獎”。自2002年以來,45位獲得“引文桂冠獎”的科學家榮膺諾貝爾獎,因此該獎被認為是“諾獎風向標”。 今日視點 北京時間10月2日起,諾貝爾獎委員會將陸續宣布獲得2017年各分類獎項的得主。 獲獎預測是多年來的“傳統”節目,各類分析平臺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自2002年以來,科睿唯安的分析師們每年都會基于Web of Science平臺上的論文和引文數據,遴選諾貝爾獎獎項所涉及的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及經濟學領域中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頂尖研究人員。基于其所發表研究成果被全球同行引用的頻次和引文影響力,“引文桂冠獎”授予這些領域
迄今為止,已有54位 “引文桂冠獎” 得主榮獲諾貝爾獎 來自六個國家(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和英國)的24位世界頂尖研究人員獲得2020年度“引文桂冠獎” 英國倫敦,2020年9月23日:全球領先的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CCC)今天公布了2020年度“引文桂
9月26日消息,湯森路透旗下的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今天發布了其2013年度“諾貝爾獎級”的“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湯森路透年度“引文桂冠獎”開始于2002年,該獎項基于對化學、物理學、醫學和經濟學領域的科研引文分析來識別最有影響力的研究人員,迄今已成功預測了27位諾貝爾獎得主。 今年榜上有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今天宣布了其2018年度“ 引文桂冠獎”得主,17位來自美國、歐盟和亞洲的科研精英入選。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獎”自2002年首度頒布至今,已有共46位該獎項得主榮膺諾貝爾獎。2018年度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獎”獲獎者生理學或醫學領域
搭著“十一”長假的尾巴,諾貝爾獎的三大自然科學獎項——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一一揭曉。 網絡上關于這三大獎項的科普文章已是鋪天蓋地。跳出三大獎項的科學貢獻來看,今年的諾獎自然科學獎項或許能給中國科學界帶來一些啟示。 啟示一:師徒同心,其利斷金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后,科學網博主郭曉
英國倫敦時間11月18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入榜這份備受期待的名單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均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其被引頻次位于同學科前1%,彰顯了他們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學術影響力。 中科院位列機構榜第二,清華進前十 中國內地上榜人數繼續激增,本年度共有770人次
該名單遴選出各學科領域發表高被引論文數量最多的科研人員 費城,2018年11月27日——為加速科學發現和創新提供高質量數據及分析服務的全球領導者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今天發布了其2018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這也是該名單連續第五年發布。基于Web of 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