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期乳腺癌和霍奇金淋巴瘤幸存者中觀察到放療后的心臟毒性,典型的潛伏期為十多年,隨著更高的放射劑量劑量,發病率增加。盡管這些惡性腫瘤預后較好,但在全球,肺癌卻是與癌癥相關的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鑒于癌癥特異性死亡的競爭風險和對心臟毒性的潛伏期延長的推測,放療相關的心臟毒性在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臨床相關性已被最小化。因此,考慮到放療后NSCLC結果的改善以及臨床上重要的心臟事件的發生,迫切需要使用經過驗證的,確定預測因素以及通過優化放療方法實現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險的策略來改善心臟風險。 2019年6月18日,美國達納-法伯癌癥研究所和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布萊根婦女醫院的Raymond H. Mak MD團隊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雜志在線發表題為“Cardiac Radiation Dose, Cardiac Disease, and M......閱讀全文
在長期乳腺癌和霍奇金淋巴瘤幸存者中觀察到放療后的心臟毒性,典型的潛伏期為十多年,隨著更高的放射劑量劑量,發病率增加。盡管這些惡性腫瘤預后較好,但在全球,肺癌卻是與癌癥相關的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鑒于癌癥特異性死亡的競爭風險和對心臟毒性的潛伏期延長的推測,放療相關的心臟毒性在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iNature 在長期乳腺癌和霍奇金淋巴瘤幸存者中觀察到放療后的心臟毒性,典型的潛伏期為十多年,隨著更高的放射劑量劑量,發病率增加。盡管這些惡性腫瘤預后較好,但在全球,肺癌卻是與癌癥相關的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鑒于癌癥特異性死亡的競爭風險和對心臟毒性的潛伏期延長的推測,放療相關的心臟毒性在局部
以下17條常識來自長達1小時44分鐘的獨立調查視頻節目《穹頂之下》。該片由知名調查記者柴靜出品,本文的每一條與霧霾和我們生活的常識,都整理自該片中的柴靜口述、Keynote演講資料、視頻和動畫。我們歡迎并鼓勵你將任意一條內容分享到微博、微信、Twitter和Facebook等
微流控技術由微加工技術與三維培養相結合產生,在體外細胞培養中潛力較高。多器官微流控芯片技術可在微尺度對流體精準控制,模擬人體生理環境,克服了傳統二維細胞培養模式與動物實驗的不足,具有高度仿生性。MOC系統的發展結合了工程技術的優點,可調整流體流動和微通道中可控的局部組織-流體比率。MOC技術旨在建立
微流控芯片技術(Microfluidics)也被稱為芯片實驗室(Lab-On-a-Chip, LOC),涉及物理、化學、醫學、流體、電子、材料、機械等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通過微通道、反應室和其他某些功能部件,對流體進行精準操控,對生物、化學、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制備、反應、分離、檢測等基本操作單
來自南京醫科大學、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等多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鑒別出了我國漢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關的兩個全新易感基因。相關論文于近日刊登在國際頂級專業期刊《自然-遺傳學》雜志上。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種由HBV感染機體后所引起的
2018年9月13日,BD(中國)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共建的COE(Center of Excellence)揭牌儀式隆重舉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龔啟勇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干細胞生物學研究室主任莫顯明教授、BD大中華區生物科學副總裁呂雯、BD大中華區生物科學服務與應用副總監房亮等出席了揭牌儀
春節剛過,北京治霾又要“發大招”,2017年北京十大治霾狠招“第一發”即將落地:2月15日起實施國Ⅰ、國Ⅱ輕型汽油車五環路內限行,全年還將淘汰30萬輛老舊機動車。 “因為離我們生活最近,所以人們一提到機動車尾氣污染首先會想到小汽車。”民間環保組織“好空氣保衛俠”負責人之一田靜表示,但在氮氧化物
抗癌劑應用廣泛,但存在引發疲勞感、肌肉疼痛乃至心肌萎縮等副作用。日本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了抗癌劑阿霉素可導致心肌萎縮的原因,并有望在此基礎上研發出抑制抗癌劑副作用的藥物。 阿霉素是一種治療乳腺癌、肺癌和膀胱癌等癌癥的藥物,但它也會給使用者帶來不可逆轉的心臟損傷。日本生理學研究所和九州大學等機構的研
1月27日,中國預防醫學科技進步信息發布會暨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京舉行。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國強出席大會并為獲獎者頒獎,并強調要調動廣大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進產學研用合作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與傳播,服務基層疾病防治,推動貫徹落實“預防為主”方針
癌癥是殘酷的:有時候,切除腫瘤的緊急手術可能恰恰使癌癥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不過,該擴散過程能通過讓患者服用已被用于治療心力衰竭的化合物而得以阻止。 大多數死于癌癥的人,其體內的腫瘤均已擴散或轉移。不過,目前大部分抗癌藥只是殺死任何同其接觸的癌細胞,并不能阻止癌癥轉移。讓人看到希望的是,上述化合
在2014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埃博拉病毒依然占據著全世界的各大頭條,而研制出“拯救”世界于抗埃博拉新藥的希望也似乎越來越明顯。Mapp、Sarepta、Tekmira三家制藥公司正在與世界衛生組織、Wellcome 基金會等其他組織一同在西非開展臨床試驗。還有好消息是,OncoSynergy制藥公
美國時間2017年3月18日,2017年胸部腫瘤多學科研討會在美國舊金山落下帷幕。會上,質子治療憑借其在肺癌復發患者治療中取得的優異療效再次獲得廣泛關注。 復發性肺癌的治療對于醫生和患者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因為肺癌復發患者通常不適合接受手術治療,而放射線累積對腫瘤周圍重要組織(如心臟、健康肺組織
“PM2.5不僅會致肺癌,對人的傷害是心肺的整體損害。”前日(12月1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參加第二屆南方醫事法學市內論壇間隙,接受新快報等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確實發現,PM2.5水平與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關,中國現有的研究也發現,PM2.5可以進入血液,所攜帶的東西會造成心臟的損害
衛生部部長陳竺6月28日在第六屆生物產業大會上表示,將通過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在“十二五”投入400億元人民幣進行財政扶持的基礎上,“十三五”期間將再投入750億元資金進行扶持,以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據此計算,“十二五”開始的未來十年間,我國重大新藥
健康的肺給我們人類提供生命必需的空氣呼吸機能。然而,肺癌如今在德國以每年5萬新患者的增幅成為最常見的癌癥。一般肺癌被發現都比較晚,因其早期并不會造成明顯疼痛,因此,診斷和確診滯后導致了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癥死因,對女性是第三大癌癥死因。大部分肺癌患者確診后五年就死了,因此早期診斷尤其重要。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死亡率居惡性腫瘤之首,如今肺癌已經成為中國主要疾病負擔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癌癥首位。據統計,2015年我國新增肺癌患者約為73萬例,每年約有61萬人死于肺癌。此外,與其它癌癥相比,肺癌的5年生存率極低,嚴重危害人民健康,預計到2025年,我國每年肺癌新發病例將
北京時間,2019年4月2日晚7點30,素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加拿大蓋爾德納獎公布,最受關注的蓋爾德納國際獎頒給了5位在生物醫學科學領域做出重大發現或貢獻的科學家。 5位蓋爾德納國際獎獲獎人分別為: 闡明紫杉醇的作用機制的Susan Band Horwitz博士,發現新的馬達蛋白驅動蛋白的
第二看臺最新一期學術期刊《細胞》雜志刊登了一篇重磅文章,美國科學家篩選出細胞周期相關因子,其中CDK1、CDK4、cyclin B1以及cyclinD1這四個可以讓不再分裂增殖的心肌細胞再次進入分裂增殖狀態。雖然這一最新研究為心肌損傷、心臟衰竭等心臟相關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曙光,但業內人士卻從
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已經確定了肺癌患者腦轉移的全新調節機制。負責這一調節機制的基因稱為SPOCK1 TWIST2。 這一發現由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和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共同完成的,研究結果發表于近期的《神經病學》雜志中。 研究人員表示:“腦轉移是次要的腦瘤,也就是癌細胞從原發腫瘤逃離,繼
國家衛計委《關于加強腫瘤規范化診療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引發諸多關注和討論。 該通知提及:要控制抗腫瘤藥物和輔助用藥品種品規數量,不斷降低輔助用藥的使用比例。要優先選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下稱“國家基藥目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下稱“國家醫保目錄”
抗惡性腫瘤藥【目的要求】掌握抗惡性腫瘤藥的作用機制與分類。5-氟尿嘧啶、6-巰基嘌呤、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環磷酰胺、長春堿、紫杉醇、L-門冬酰胺酶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與不良反應。了解腫瘤細胞增殖動力學,絲裂霉素C、博來霉素、順鉑和放線菌素D的臨床應用。抗惡性腫瘤藥物的合理用藥。【教學內容】第一節&n
11月是全球的“肺癌關注月”,11月17日則是“國際肺癌日”。 目前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惡性腫瘤首位。據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津市腫瘤醫院肺部腫瘤科主任王長利教授介紹,近半個世紀以來,大約每15年我國肺癌患者人數就會增加近一倍。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Acta Neuropathologica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名為SPOCK1和 TWIST2的基因或是肺癌患者機體癌癥腦轉移的新型調節子。 研究者Mohini Singh說道,癌癥腦部轉移是一種次級腦瘤,也就意味著其是由逃離原發性
八大公害事件 :是指在世界范圍內,由于環境污染而造成的八次較大的轟動世界的公害事件。 時間范圍是20世紀30 —60年代1、事件名稱:馬斯河谷煙霧事件 發生時間:1930年12月1日——5日 發生地點:比利時馬斯河工業區 由于該工業區處于狹窄的河谷中, 即馬斯峽谷的列日鎮和于
干細胞沿著定義路線重編程,發育形成如心臟、肺臟或腎臟等特定器官的分子機制,長期以來是科學家們側重研究的焦點。近日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揭示了表觀遺傳信號協同作用決定干細胞最終命運的機制。相關論文發表在12月27日的《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
小鼠(mouse)————學名:mus musculus,在生物分類學上屬脊椎動物門、哺乳動物綱、嚙齒目、鼠科、鼷鼠屬、小家鼠種。小鼠以其高繁殖、易飼養、表達明顯等特點,成為實驗室里常用的實驗動物。以下是幾種常用的實驗小鼠品系。A、近交系(inbred strain):1)BALB/c小鼠形成了許多
小鼠(mouse)————學名:mus musculus,在生物分類學上屬脊椎動物門、哺乳動物綱、嚙齒目、鼠科、鼷鼠屬、小家鼠種。小鼠以其高繁殖、易飼養、表達明顯等特點,成為實驗室里常用的實驗動物。以下是幾種常用的實驗小鼠品系。 A、近交系(ired strain): 1)BALB/c小鼠
心律失常很頑固 室性心動過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是指發生在希氏束分叉以下的束支、心肌傳導纖維、心室肌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據統計,這一疾病在美國每年會造成30萬人死亡,是心臟猝死的主要原因。 目前,室性心動過速的標準治療包括藥物和介入治療。其中,介入治療則涉及心導管
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一直是媒體和公眾討論的熱點話題。如空氣污染可導致肺癌、會影響生殖系統健康等說法,都曾引起社會的強烈關注。甚至很多人把目前我國肺癌高發和死亡率增高,直接歸因于當前的霧霾天氣。那么,我國肺癌高發和死亡率上升是否與當前空氣污染有直接的關系?肺癌究竟由哪些因素導致?本報記者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