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31日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中國實驗快堆的建成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的第二步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快堆技術的幾個國家之一。 據介紹,快堆具有鈾資源利用率高、嬗變核廢料和安全性高的特點,是世界上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的首選堆型,代表了第四代核能系統的發展方向。中國實驗快堆熱設計功率65兆瓦,電功率20兆瓦,是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大功率、具備發電功能的實驗快堆,其主要系統設置和參數選擇與大型快堆電站相同。 中國實驗快堆項目由科技部、國防科工局等部門共同支持,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組織,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具體承擔。原子能院組織國內幾百家產、學、研單位參與了研發,同時與俄羅斯等國家的有關研究機構開展了密切的國際合作,先后完成了預先研究、設計、建造、調試、試運行,于2010年7月2......閱讀全文
——與何祚庥先生商榷 □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快堆研究中心 周培德 何祚庥先生2011年2月18日在《科學時報》發表了《我國是否已成快堆技術世界第八?鈾儲量是否可用三千年?》一文(以下簡稱何文)。 何文首先對2011年1月4日國內各大報刊、各大網站紛紛報道的關于我國后處理中試廠調試成功的新
中國實驗快堆反應堆大廳 日前,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取得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什么是快堆?中國實驗快
中國實驗快堆反應堆大廳 日前,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取得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什么是快堆?中國實驗快堆的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快堆產業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萬鋼7月23日提出,中國快堆技術與產業發展的中長期目標,是在2025年前建成2-3座快堆電站、1座商業規模快堆MOX(钚鈾混合氧化物)燃料制造廠、1座商業規模壓水堆乏燃料后處理廠,初步形成工業規模閉式燃料系統,實現示范應用,開展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7月21日在京宣布,由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座快中子反應堆――中國實驗快堆(CEFR)在當天上午9點50分達到首次臨界。這一我國核電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成果,標志著我國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我國由此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
由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座快中子反應堆——中國實驗快堆(CEFR)21日首次成功臨界。 中核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中國核電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成果,意味著中國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由此,中國成為繼美、英、法等國之后,世界上第八個擁有快堆技術的國家之一
1942年12月2日,美國芝加哥大學足球場西看臺下的一個室內網球場里,費米領導他的團隊成功完成了第一座原子核反應堆的首次自持鏈式反應實驗。此時的他,可能并沒有想到,人類會由此出發,在探索利用核能技術提供日常能源的道路上走得那么遠。 1954年,蘇聯建成電功率為5000千瓦的
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31日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中國實驗快堆的建成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的第二步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快堆技術的幾個國家之一。 據介紹,快堆具有
我國第一個由快中子引起核裂變反應的中國實驗快堆7月21日10時成功實現并網發電。這一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目標的全面實現,標志著列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前沿技術的快堆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這也標志著我國在占領核能技術制高點,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核能系統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國實驗
今天,由中國原子能科學院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通過科技部驗收。中國實驗快堆的建成,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發展戰略中的第二步取得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快堆具有鈾資源利用率高、嬗變核廢料和安全
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我國第一座鈉冷快中子反應堆——中國實驗快堆18日17時實現滿功率穩定運行72小時,主要工藝參數和安全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標志著我國全面掌握了快堆設計、建造、調試、運行的核心技術,為后續快堆技術的發展、快堆產業化應用以及基于快堆及核燃料循環技術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
“美國物理學家費米曾說過,首先發展增殖堆的國家將在原子能事業中得到巨大的競爭利益,會建增殖堆的國家實際上已經永遠解決了能源問題。”近日,在中國科協夏季科學展的科學講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快堆首席專家徐銤表示,快堆技術的發展和推廣,對核能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快堆,即快中
2018年1月11日,國防科工局發布2017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和十大創新人物(團隊),由中核集團推薦的“燕龍泳池式低溫供熱亮相”入選“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中國實驗快堆研發設計創新團隊入選“國防科技工業十大創新團隊”。 “燕龍”泳池式低溫供熱堆(DHR-400)由中核集團自主研發,可用
10月31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實驗快堆的建成,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力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的第二步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已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快堆技術的國家
圖為中國實驗快堆反應堆大廳 10月31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實驗快堆的建成,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力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的第二步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近日正式宣布,由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座快中子反應堆——中國實驗快堆(CEFR)7月21日達到首次臨界。 “快堆實現實際應用尚待時日,現在只是實驗堆,以后還要經過示范堆、商用堆幾個發展階段才可能投入實際應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接受《科學時報》
1958年6月,我國第一座重水反應堆和第一臺回旋加速器(簡稱“一堆一器”)建成,標志著我國已經開始跨進了原子能時代。60年來,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以“一堆一器”為基礎,全面推進核科技的自主創新,開展了一系列研發工作,尤其是為“兩彈一艇”技術攻關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培養和輸送了數以萬計的核科研人才。
我平時很少上網,在同事的推薦下,在網上看到北大物理學院雷奕安副教授的一篇太過先進,無法展示?!核能新技術ADS真的靠譜嗎的評述性文章,前幾句話是前不久,網絡和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稱中國在核能應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太過先進,無法展示。這項技術叫做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我以前關注
12月15日17時00分,我國第一座鈉冷快中子反應堆——中國實驗快堆(CEFR)首次達到100%功率,并于12月18日17時00分實現滿功率穩定運行72小時,其主要工藝參數和安全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標志這一重大科學實驗設施設計性能驗證基本完成。 CEFR作為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設
我國科技界正迅速蔓延著一股“浮夸不實”的學風。他們熱衷于“上報”夸大的成績,也熱衷于向社會公眾“宣揚”夸大的成績;以此來換取“領導”和“社會公眾”的“支持”。 如果說熱中子堆的運轉,要求做到毫秒級的精確控制,快中子堆就要做到微秒級的控制。據我們所知,世界上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已
2014年3月4日,一年一度的中國參與第四代核能系統國際論壇(GIF)工作研討會在安徽合肥召開。來自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及高新司、國家原子能機構、國家核安全局、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中科華核電技術研究院、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核研院、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今日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快堆技術的幾個國家之一。 快堆具有鈾資源利用率高、安全性高等特點,是世界上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的首選堆型。此次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局、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的瀚霖杯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2年1月17日揭曉。 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1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2013年多數國家仍將繼續按原計劃建造核電站,并將進一步加強核安全監管,檢查核設施防災能力,調整核應急措施,積極開發先進核電技術。 ·日本 日本計劃建造更多核電站。1月2日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表示,他將批準建造更多的核反應堆。 這與野田佳彥領導的民主黨前政府的
發展核能有助于優化能源結構 目前我國能源結構處在以化石能源為主(占90%以上)的階段。如果以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超過10%作為進入多元結構的標志,則我國可能在2015年前后進入能源多元結構階段。 在這個階段初期的幾十年中,化石能源仍將占大頭,但煤炭和石油年消耗的總和占比將逐步下降。這個
我國能源結構將經歷三個發展階段 目前我國能源結構處在以化石能源為主(占90%以上)的階段。如果以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超過10%作為進入多元結構的標志,則我國可能在2015年前后進入能源多元結構階段。 在這個階段初期的幾十年中,化石能源仍將占大頭,但煤炭和石油年消耗總和的絕對量在
針對核廢料處理、核燃料供給、核科學工程人才三大瓶頸 核能具有綠色、高效、低碳排放和可規模生產的突出優勢已被世人公認,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核能迎來發展的春天,而近年來我國更是將“積極發展”核能列入了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戰略重點之一。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7年10月通過的《核電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建成中國首座鉛冷快堆(LFR)關鍵技術實驗裝置——高溫液態純鉛實驗回路,并成功調試。該裝置采用純鉛作為循環工質,設計運行溫度達600℃,具備開展鉛冷快堆結構材料腐蝕、非能動熱工安全循環以及關鍵設備驗證的研究能力,可為第四代反應堆主選堆型之一——
近日,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在鉛冷快堆冷卻劑技術上取得突破,在合肥建成國內首座純鉛冷卻劑實驗回路。冷卻劑技術是鉛冷快堆的核心技術,該回路的建成對加快鉛冷快堆工程化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可進一步增強我國在先進核能領域的競爭力。 核安全所在高溫液態重金屬領域已有十余年的研發經驗。研究團隊克服了結
在我國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30周年之際,國家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向媒體透露,我國有望在“十三五”期間啟動內陸核電站建設。 “如果不是福島核事故的話,內陸核電站現在可能已經開工了。”王毅韌表示,相比沿海核電站,其在技術上沒有本質區別。“沿海核電的冷卻水取自大海,內陸核電是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