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基因編輯技術,人類到底在恐懼什么?
不久前,霍金在其遺作《對大問題的簡明回答》中有提到過,未來將出現被改動基因的“超級人類”,他們對疾病的抵抗力都會增強,甚至將提高智力和壽命。 而霍金恐怕也沒想到,他所想的未來竟然在其離世后不到1年就來了,11月26日,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宣布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健康誕生。 恐懼多余欣喜,是在害怕什么? 對于這項基因編輯技術的成功,針對的還是人類5大絕癥之一的艾滋病,可人們的反映并不像想象中美好。 翻看幾個新聞下的評論,可以看見點贊最多的幾條評論都是對于基因編輯技術的調侃和反對,那么他們為什么會反對呢? 霍金在其遺作中有說過,如果一部分人變成了“超人”,另一部分人還是普通人類,將會打破現有人類之間的平衡,作為普通人將只有兩條出路,一是隨著基因改造技術的普及“普通人類”會逐漸消失,都變成經過基因改造的“超人”;二是技術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而無法通過基因改造技術進行提升的普通人類將變得“可有可無”,一旦真的到了這種......閱讀全文
基因編輯讓嬰兒免疫艾滋病:意義不大,代價卻很大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發展至今只有短短幾年的時間。從一開始的引導RNA序列的設計、脫靶風險的評估分析等基因組水平上的研究,到近兩年逐漸有科學家將此技術引入模式動物或者胚胎,對于一項醫療技術來說,仍然處于非常不成熟的階段。今年在Nature method上發表的一篇文章“Unexpec
四問“基因編輯嬰兒”
“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一石激起千層浪。記者注意到,兩天來,科學界、法學界不少人對上述基因編輯嬰兒行為提出質疑。有專家認為,基因編輯對人類獲益有限,而風險是長遠和不可預期的。一些法學界人士也指出,所謂的“基因編輯嬰兒”涉嫌違法。 1問 “基因編輯”技術難度如何? 中科院院士:是一項門
從試管嬰兒到基因編輯嬰兒的思考
先看我的好朋友阿麗(化名)的病例:主? 訴: 孕37+1周,雙胎,入院要求手術終止妊娠現病史:? 患者以往月經規則,量中,暗紅色,無痛經,末次月經期:2018-02-07預產期:2018-11-14? 在武漢協和醫院行胚胎移植(具體時間不詳) 早孕反應輕微,孕早期給予黃體酮保胎治療,孕4+月
廣東初步查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記者從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獲悉,現已初步查明,該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 據調查組介紹,2016年6月開始,賀建奎私自組織包括境外人員參加的項目團隊,蓄意逃避監管,
最新梳理!“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信息盤點
11月26日,“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甫一爆出,迅速在科學界乃至公眾之中引起軒然大波。 任職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的賀建奎及其團隊首先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實現人類胚胎的體外受精,隨后采用 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對受精卵的 CCR5 基因進行基因編輯。經過人為修飾后的嬰兒能夠天然
《科學》:基因編輯嬰兒入選年度“科學崩壞”事件
《科學》雜志每年會評出在即將過去的一年里最為重要的十大科學突破(Science Breakthrough)。今年,奪得年度突破桂冠的是“單細胞水平細胞譜系追蹤技術”,幫助破獲多起懸案的法醫系譜技術、#MeToo 運動等也榜上有名。值得一提的是,賀建奎前兩天被《自然》雜志評為年度人物后,其主導的基
用基因編輯治療艾滋病再獲突破
最近,美國天普大學Lewis Katz醫學院的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專門的基因編輯系統,為最終治愈HIV(可導致艾滋病)感染者,鋪平了道路。在本月發表于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表明,他們可以有效和安全地從培養的人類細胞DNA中消除HIV-
英倫理協會:基因編輯嬰兒“倫理上可接受”
英國納菲爾德生物倫理學協會近日發布報告說,在充分考慮科學技術及其社會影響的條件下,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人體胚胎、精子或卵細胞細胞核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倫理上可接受”。 英國納菲爾德生物倫理學協會是一家獨立機構,著重關注生物與醫學技術進步過程中出現的倫理困境。協會發布的最新報告《基因編輯
英倫理協會:基因編輯嬰兒“倫理上可接受”
英國納菲爾德生物倫理學協會近日發布報告說,在充分考慮科學技術及其社會影響的條件下,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人體胚胎、精子或卵細胞細胞核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倫理上可接受”。 英國納菲爾德生物倫理學協會是一家獨立機構,著重關注生物與醫學技術進步過程中出現的倫理困境。協會發布的最新報告《基因
俄科學家回應基因編輯嬰兒研究計劃
近日,Nature報道,有科學家正計劃進行基因編輯嬰兒研究。宣布這一消息的是俄羅斯分子生物學家Denis Rebrikov,他是俄羅斯最大的生育診所庫拉科夫國家婦產圍產學醫學研究中心基因組編輯實驗室負責人,也是俄羅斯國立研究醫科大學的研究員。Rebrikov表示,他已經與莫斯科的一個艾滋病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