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積排阻色譜固定相包括具有確定孔徑的有機和無機凝膠兩大類,常用的凝膠包括硅膠、葡聚糖或瓊脂糖凝膠、二乙烯基苯、丙烯酸酯、聚苯乙烯等。不同的凝膠在性能、使用及裝柱方法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由于聚合物固定相有輕微的交聯,置于溶劑中時會產生1m的有效孔徑。實際上在聚合物和硅膠固定相中,孔徑有著不同的意義:硅膠固定相的孔徑描的是實際可測的數據,能夠通過壓汞法或氮氣吸附法測得;而聚合物固定相中“孔徑”描述的是聚合物鏈長延伸時排除的空間。例如:一個指定的100m的聚合物SEC固定相近似地等效于孔徑為8nm的硅膠。改性硅膠和未改性硅膠均可作為體積排阻色譜固定相,用于非水溶劑體系進行凝膠滲透色譜(GPC)分析,或以水溶液為流動相分離水溶液高聚物。為了克服硅膠表面殘余硅羥基所導致的不可逆吸附,一般通過與小分子硅烷化試劑作用,以盡可能地將表面殘余的硅羥基覆蓋。此外,調整流動相的性質也會改善或降低凝膠表面對溶質的非特異性吸附。例如,在親水凝膠色譜流動相......閱讀全文
體積排阻色譜固定相包括具有確定孔徑的有機和無機凝膠兩大類,常用的凝膠包括硅膠、葡聚糖或瓊脂糖凝膠、二乙烯基苯、丙烯酸酯、聚苯乙烯等。不同的凝膠在性能、使用及裝柱方法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由于聚合物固定相有輕微的交聯,置于溶劑中時會產生1m的有效孔徑。實際上在聚合物和硅膠固定相中,孔徑有著不同的意義:硅
體積排阻色譜法(SEC,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用化學惰性的多孔性物質作為固定相,試樣組分按分子體積(嚴格來講是流體力學體積)進行分離的液相色譜法。
灌流色譜(perfusion chromatography)所采用的固定相中存在兩種孔結構:一種是孔徑在600~800mm范圍內的特大孔,稱為通孔或穿透孔( through pore);另一種是孔徑在50~150m范圍內連接特大孔的較小的孔,稱為擴散孔( diffusive pore)。貫通的大孔可
Zenix體積排阻色譜柱: Zenix體積排阻色譜柱采用單分散、球形、表面鍵合了一層納米厚度中性親水性薄膜的3 μm硅膠作為填料。3μm的粒徑結合大的孔體積使其成為目前國際上分辨率優良的體積排阻柱。成都摩爾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獨有的表面鍵合技術保證了填料表面鍵合的很大化,使其具有高的化學穩定性及小的
正相色譜固定相正相色譜法是最常用的HPLC分離方法之一,固定相一般采用硅膠、氧化鋁和極性基團鍵合的硅膠等。正相色譜中,溶質在柱中固定相上不斷進行吸附-解吸循環,根據不同被測物在吸附劑上吸附作用的差異而獲得分離。溶質和固定相間的吸附作用有兩類:①溶質和溶劑分子對吸附劑表面特定位置的競爭作用,這使得溶劑
親和色譜(AFC)是利用生物分子之間特異性相互作用實現分離的液相色譜分離模式親和色譜是一種特異性的分離技術,這種特異性相互作用是活性生物大分子固有的特征,例如酶能與底物、抑制物、輔酶等結合;抗體能與互補的抗原相結合;凝集素能與細胞的表面抗原以及某些糖類相結合;激素能與蛋白及細胞受體形成復合物;基因可
對映異構體的液相色譜分離常用三種方法:(①將對映異構體衍生成為非對映異構體衍生物進行分離:②使用手性流動相添加劑直接拆分;③使用手性固定相( chiral stationary phaseCSP)直接拆分。手性固定相拆分的基礎在于未消旋的手性固定相和手性溶質之間的對映體分子作用力差別。手性固定相分離
體積排阻色譜法(SEC)又稱凝膠色譜法,通常用于分子量大于2000的樣品的分離。SEC方法最廣泛的用途是測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對某些大分子樣品如蛋白質、核酸等,也是種很有效的分離純化手段。SEC方法能簡便快速地分離樣品中分子量相差較大的組分,因而適合于未知樣品的初步探索性分離,無需進行復雜實驗就能
Zenix 體積排阻色譜柱特點:● 3 μm粒徑● 100、150、300 ?的孔徑選擇● 極高的分離效率和分辨率● 高容量● 在低和高鹽濃度下有高穩定性● 批間重復性● 高的蛋白回收率而不破壞生物活性● 可忽略的非特異性反應● 蛋白、核酸、寡核苷酸、多肽和病毒類生物分子能實現理想的分析和分離● 自
離子交換色譜固定相也稱離子交換劑,主要有鍵合硅膠和聚合物兩類。離子交換劑上的活性離子交換基團決定著其性質和功能,表1列出了一些主要的有機離子交換劑的類型和性質。表1 常見有機離子交換劑的類型和性質種類縮寫官能團基質材料類型PKa值陽離子交換劑S—SO3—樹脂強酸性SM—CH2SO3—樹脂強酸性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