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歐美發達國家都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國家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在我國,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同樣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機遇。 今年兩會期間,農工黨中央遞交了關于《深化衛生科技體制改革將醫療衛生和健康服務業培育成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高地》的提案,其中建議將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列為國家新興高端制造業的范疇。 為此,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農工黨中央專職副主席何維。 現狀 IT(信息技術)、BT(生物技術)兩條腿走路,已經成為很多國家的共識。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全球,我們的發展空間都還很大。特別是BT。 記者:從產值來講,目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現狀怎樣? 何維:談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現狀,需要從國際、國內兩個維度并結合產業的貢獻率來看。 根據2013年的公開數據(2014年數據還沒出來),全球GDP總量是73.98萬億美元,其中,醫藥產業的產值約為1萬億美元,醫療器械的產值為3400億美元,二者合計占全球GDP的......閱讀全文
用政策構筑生物產業新時代 2007年12月29日,在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等單位的共同支持下,科學時報社在北京舉辦以“用政策構筑生物產業新時代”為主題的2007生物產業政策高級研討會。 來自管理部門和產業界、學術界、金融界的部分專家學者就如何加快發展我國生物產業建言獻策。 國家發改
國務院近日下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把生物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等目標。根據這份規劃,2013至2015年,生物產業產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同時力促形成一批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到2015年,我國生物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業增加值率顯著
國務院近日下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把生物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等目標。根據這份規劃,2013至2015年,生物產業產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同時力促形成一批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到 2015年,我國生物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業增加值
2012年12月29日,國務院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
一個將對人類健康、糧食、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產業,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第四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在濟南召開之際記者采訪了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勝利教授。 楊勝利,著名生物技術專家, 國家“863”計劃生物技術與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務院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確立生物產業為戰略新興產業,到2020年生物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發展生物產業有怎樣的現實意義?對百姓生活將帶來哪些影響?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陳永杰作出點評。 生物產業具體包括哪些方面?我國生物產業的發展現狀怎樣?
日前在山東濟南舉辦的第四屆生物產業大會上,匯集和發布生物技術研究成果項目、企業需求項目800余項,現場簽約項目29個,總投資金額近240億元。來自全國各地的3萬多人參展,大會為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環保、生物服務等方面的最新技術與產品提供了集中展示的機會。
第八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新聞發布會3月19日由科學網和新浪網聯合在線發布。發布會表示,第八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將于6月18日~20日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召開,會議將以“利民惠民 發展生物產業”為主題,結合我國生物產業發展情況以及天津生物產業發展特色,為國內外從事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的研發機構和企業搭建
7月5日上午,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生物產業引領轉型”為主題的第九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暨首屆“中國光谷”國際生物健康產業博覽會在武漢洲際酒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中國
關于印發十二五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1〕58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加
打開搜索引擎,輸入“生物服務”這個詞條,你會發現以“網羅天下”而著稱的互聯網對這一概念并沒有明確的定義。的確,這是一個新興的行業,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它已經在悄然萌芽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氣候。生物服務業,顧名思義,是生物技術產業與服務業的交叉行業,它以生物技術產業為基礎,但與強調制造和生產的生物
未來十年是中國醫藥產業的黃金十年。本文從市場、政策、資本和技術是醫藥產業發展的四個主要影響因素對醫療產業進行分析,預測了醫療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并通過案例加以說明。 產業史研究表明:市場、政策、資本和技術是醫藥產業發展的四個主要影響因素,我們先從這四個因素來進行分析。 影響產業發展的
生物與新醫藥產業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廈門市重點打造的十大千億產業鏈(群)之一。2014年,在“關于加快廈門市生物與新醫藥產業發展”課題調研基礎上,市科技局與市發改委、海滄區政府共同編制《廈門市推進生物與新醫
隨著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的深入,以基因工程為基礎的生物經濟正在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圍繞產業鏈條中生物制藥、生物育種等核心內容的一批具備創新活力的生物企業與產業投資不斷涌現。 據透露,由發改委牽頭制定的《生物產業“十二五”規劃》有望本月內出臺。業內人士預計,生物產業將在今年迎來發展的
吉林省委十屆三次全會做出加快把醫藥健康產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的重大決策,將推進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提升到戰略層面。為加快培育醫藥健康支柱產業,成立了由科技廳牽頭的省醫藥健康產業推進組辦公室,充分發揮政府引導與公共服務功能,突出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作用,著力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積極推進以基地建設為
一、2006年生物產業發展呈現“四快”特征 一是產業規模快速增長。2006年醫藥工業實現總產值5536億元,同比增長17.9%。其中,生物制品制造業實現總產值418億元,增長21.7%;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業產值448億元,增長27.42%。隨著國家對生物農業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轉基因
“十一五”以來,我市以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為依托,將生物醫藥產業確立為第一主導產業,加大培育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企業實力逐步增強。 盤點之 1 全市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136家 2010年全市生物醫藥產
創新藥物孵化基地是孵化醫藥企業和加快成果轉化的搖籃,是“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簡稱專項)的重點任務。山東緊緊抓住國家實施專項的戰略性機遇,按照“多點布局、集成優勢、結盟發展、輻射帶動”的發展思路,以基地建設項目為引擎,以濟南、濰坊、煙臺三市為重點,輻射帶動淄博、菏澤兩市共同發展,構建起具有
2013年6月20日上午,第七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在昆明開幕。大會以“生物資源、產業機遇”為主題,聚焦生物資源開發,探討生物產業發展。本屆生物產業大會在4天的會議里,除成果展示外,還將舉辦生物產業發展高層論壇、生物醫藥產業服務業發展論壇、生物多樣性與高原特色農業發展論壇等專業研討會和項目
2013年7月16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就第二屆深圳國際生物科技創新論壇暨展覽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深圳市政府副市長唐杰、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高國輝、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吳優、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副理事長劉海林等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坐;比利時駐廣州總領館官員、深圳市發展改革委、市經貿信息委、市
科技部28日發布《“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表示將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動“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技術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推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產業快速崛起。 《規劃》指出,至2015年,我國生物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生物產業取得長足進步,廣義的生物產業產值已近5000億元,部分生物科研水平接近或達到世界前沿水平—— 生物產業助推中國經濟 首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日前在河北石家莊
6月25日至26日,2013國際生物經濟大會在天津舉辦。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當前生物技術已成為國際研究開發的熱點和產業發展的重點,競爭日趨激烈,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紛紛加強部署以搶占先機,生物產業對經濟的影響不斷擴大。在我國,生物技術已成為最為活躍、最具潛力,與國際頂尖水平差距最小的領域之一。
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27日發布的一項報告提出,力爭經過15年努力,使中國生物技術與產業化率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正在天津舉行的2009國際生物經濟大會上發布的這一報告提出,到2020年,中國生物技術及產業化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實現生物技術的跨越發展,推進新的科技革命,使生物技術率先躍居世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2013年至2015年,我國生物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將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將比2010年翻一番,工業增加值率顯著提升;到2020年,生物產業發展將成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業界認為,《規劃》的出臺與實施
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正在進入黃金發展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根據國務院2016年12月19日發布的《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到2020年,要“將生物經濟加速打造成為繼信息經濟后的重要新經濟形態”,屆時,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新型生物技術企業和生物經濟集群即將出現。
9月15日,歷時半年調研和起草,中國醫藥(15.78,0.09,0.57%)企業管理協會正式對外公布《中國醫藥產業60年發展報告》。據悉,這是國內首次發布展現新中國成立60年來醫藥產業發展狀況全貌的白皮書(注:下稱白皮書)。 該白皮書總約12萬字,分別從中國醫藥產業發展歷史、現狀、趨勢、建
在22日舉行的“發展·創新”2015海南醫療健康論壇上,美安新藥谷和醫藥健康產業園揭牌。這標志著海口高新區新的醫藥健康產業集區正式落成,“新藥谷”將通過科學借鑒現有海口“藥谷”十余年的成功發展經驗,致力于打造成為海南醫療健康產業騰飛的核心引擎。 論壇開幕前,海口國家高新區與全國多家企業和單位舉
近些年海外高端人才回國數量顯著增多,國內研發力量比以前有了較大提升。但是,我國生物產業仍面臨著產、學、研、資對接不暢,產業競爭力不強,產業區域分工和布局不合理等問題。 由發改委牽頭起草的《生物產業“十二五”規劃》有望于本月發布。《規劃》的最終版本正在開會審定中。 與去年11月科技
“2011年我國生物產業實現總產值近2萬億元,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為實現國家的‘十二五’目標實現了一個良好的開局。” 第六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新聞發布會今天在京舉行,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在發布會上如是表示。 據悉,第六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