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原油管道是我國從戰略高度布局打造的四大能源通道之一,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優化油品供輸格局、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及深化中俄戰略合作等都具有重大意義。但管道沿線嚴寒的氣候條件使其面臨多年凍土與寒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挑戰。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國玉團隊在管道沿線多年凍土區逐步構建了一套全面完整的水熱變形長期監測系統,對管道周圍凍土溫度、水分變化特性和管道、地表變形及防控措施工程效果進行長期觀測,以實時掌握管道運營狀態,及時發現管道凍融災害并提出預警;同時在部分地表融沉變形較為明顯的管段采取補強措施減小凍土融化,以確保管道完整性。 監測結果表明,管道常年正油溫運營,持續不斷融化管周多年凍土,使得管權范圍內多年凍土退化程度遠遠大于天然場地,管道周圍形成不同大小且常年存在的融化圈。保溫材料、熱管和U型通風管等融沉防治措施均能有效減小管周凍土退化,進而確保管基土穩定。相關研究成果揭示了管道周圍多......閱讀全文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2019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專業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現將通過專業評審的4項省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和260項陜西省“三大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建議獎勵項目在陜西省人民政府網站和陜西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布。最高科學技術獎建議獎勵人選(4人)序號候選人提名單位1安芷
為有效支撐全省實現國家生態文明先行區,青海省科技廳“十二五”期間按照 “生態保護、綠色發展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結合”的戰略部署,圍繞三江源區、青海湖流域、祁連山地區、柴達木地區、湟水河流域五大區域,建立了生態畜牧業生產基地、退化生態系統修復和移民安置區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等,為促進退化生態系統
中俄原油管道是我國從戰略高度布局打造的四大能源通道之一,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優化油品供輸格局、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及深化中俄戰略合作等都具有重大意義。但管道沿線嚴寒的氣候條件使其面臨多年凍土與寒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挑戰。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國玉團隊在管道沿
蘭州市政府組織相關單位開挖位于蘭石化302與303廠之間的自流溝,鋪設鑄鐵管,防止地下渣油滲入自流溝。 “4?10蘭州自來水苯超標事件”揭示了一個長期以來隱而未現的真相:自來水廠的安全監測,并不是完全可信賴的。 盡管事件的后續處理仍在進行中,但不論是技術還是程序問題,這起事件
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全面部署“十二五”農業科技工作,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農業科技發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農業部印發《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方案》,方案顯示,農業部為此將進行五大建設項目,在“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與評價建設”項目中,內容包括:一是建設耕地質量調查監測網絡。根據土壤類型、作物布局、耕作制度、代表面積、管理水平、生態環境的差異,按照20萬畝耕地設置1個監測控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4.農業。 發展思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針對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產品競爭力增強的艱巨任務,農業環境惡化的趨勢,食物安全、生態安全正面臨的日益嚴峻挑戰,迫切需要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把科技創新作
近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發布,拉開了我國石化產業綠色、安全、高效發展的新篇章。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發布名為《國際石化產業布局及其發展的經驗》的分析報告,通過梳理中外石化產業的布局與規范現狀,比較分析我國石化產業的發展挑戰,以期為我國石化產業的布局和風險防控提供參考。 國際石化
在中國科學院院徽上,有6塊晶體象征著數、理、化、天、地、生6大基礎學科,中間的齒輪象征著多學科的配合與互動,形成了中科院的綜合優勢。按我個人對65年國史和院史的理解,中科院的社會角色定位應是國家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這里,自然科學包括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 中科院的組織結
七、發展先進高效生物技術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搶抓生物技術與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堅持超前部署和創新引領,以生物技術創新帶動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創新發展,加快推進我國從生物技術大國到生物技術強國的轉變。重點部署前沿共性生物技術、新型生物醫藥、綠色生物制造技術、先進生物醫用材料、生物資源利用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林學會,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中國林學會各分會、專業委員會,各有關單位: 近年來,全國林業和草原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林業現
1.組織農業科研攻關 在瓶頸性與緊迫性的科技領域超前部署,在一些農業應用基礎與前沿高技術領域開展自主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成果,構筑現代農業發展的技術高地。 ——新一代動植物新品種培育。重點研究動植物遺傳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技術,應用常規技術、轉基因技術、分子定向育種技術以及航天誘
編者按 在7月剛剛公布的中國“科技十 二五”中,強調了對“三深”、“三極”的科學考察。深海、深地、深空,以及南極、北極、青藏高原,這些過去只能在科幻書籍中研讀的領域,正吸引著中國科學 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9年首都科技界大會上指出的,“空間、海洋和地球深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環學外字〔2020〕106號為保護改善土壤與地下水環境質量,發揮科學技術在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治中的支撐作用,深入交流和研討土壤與地下水領域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模式,提高我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與修復技術創新能力,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技術支撐,中國環
爬冰川、測凍土,貢嘎山堅守十多年 隆冬時節,貢嘎山深處,一片茫茫白雪。積雪重壓之下,一棵棵冷杉依然挺立,十分引人注目。 這片樹林,并非高山上唯一的堅守者。攜帶儀器在嚴寒中開展觀測活動的幾位科學家,每向前挪動一步,積雪都會沒過腳踝。他們來自中國科學院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領隊的是站長王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賦存于海洋和多年凍土區的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能量密度高的非常規高效清潔能源,其儲量相當于全球已探明常規化石燃料總碳量的兩倍以上,被認為是最有希望的接替能源。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吳青柏日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特別指出,亟待對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分
夏咸柱 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研究員 10月18日~20日,在中國工程院主辦的“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實驗動物與生命科學研究”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夏咸柱作了題為《實驗動物與人獸共患傳染病》的主題報告。夏咸柱表示,當前,人獸共患
北部灣畔,風起潮涌。位于廣西北部灣畔的欽州港、北海港、防城港統稱為北部灣港,是中國內陸腹地進入中南半島東盟國家最便捷的出海門戶。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近年來大力打造“向海經濟”,加快開放開發,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記者近日走訪北部灣經濟區各口岸獲悉,近年來,
11月16-19日,“氣候變化背景下中蒙俄經濟走廊沿線國家多年凍土地帶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問題學術研討會(暨國際滑坡協會寒冷地區滑坡研究網絡、寒冷地區滑坡研究全球卓越中心2018學術年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會議由國際科學聯合會和聯合國減災署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IRDR)、國際滑坡協會(
內蒙古自治區加強民生領域的科技創新,2019年自治區科技廳在社會發展領域圍繞生態、環境、蒙醫藥等領域科技需求,共安排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18項,其中,科技重大專項9項,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計劃項目109項。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在生態環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民生領域,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
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之后,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治理工作被提上日程。根據環境保護部印發的《石化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方案》,到2017年,全國石化行業基本完成VOCs 綜合整治工作,建成VOCs 監測監控體系,VOCs 排放總量較2014 年削減30%以上。 但這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因為V
最近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是一個標志性事件,表明我國環境管理開始由以環境污染控制為目標導向,向以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導向轉變,扣響了環境管理戰略轉型的“發令槍”3月31日,第二次全國環保科技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環境管理轉型是
課題技術路線圖大麻哈魚增殖放流 流域面積55.68萬平方公里,河長和水資源量居全國第三。松花江,一條孕育了兩岸青山綠水的水系,一條庇護了沿江兩岸生靈繁衍生息的母親河。隨著流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松花江流域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作為全國七大流域之一的松花江流域,重化工業多,歷史欠賬多,治理難度大,污染排放
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有關規定,2016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已經獎勵評審委員會全體會議投票產生。為體現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加強社會對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工作的監督,現將2016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予以公示,向全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自公布
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有關規定,2016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已經獎勵評審委員會全體會議投票產生。為體現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加強社會對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工作的監督,現將2016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予以公示,向全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自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