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RNA干擾技術(RNAi)1995年,康奈爾大學的Su Guo博士用反義RNA阻斷線蟲基因表達的試驗中發現,反義和正義RNA都阻斷了基因的表達,他們對這個結果百思不得其解。直到1998年, Andrew Fire的研究證明,在正義RNA也阻斷了基因表達的試驗中,真正起作用的是雙鏈RNA。這些雙鏈RNA是體外轉錄正義RNA時生成的。這種雙鏈RNA對基因表達的阻斷作用被稱為RNA干預(RNA interference,RNAi)。隨后的研究中發現,RNAi現象廣泛存在于線蟲,果蠅,斑馬魚,真菌以及植物等生物體內,這些生物體利用RNAi來抵御病毒的感染,阻斷轉座子的作用。RNAi能高效特異的阻斷基因的表達,在線蟲,果蠅體內,RNAi能達到基因敲除的效果。在小鼠和人的體外培養細胞中利用RNAi技術也成功阻斷了基因的表達,實現了細胞水平的基因敲除。近幾年來RNAi的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它被《Science》雜志評為2001年的十大......閱讀全文
為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做好2013年農村領域備選項目公開征集工作,按照科技部關于《農村領域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暫行辦法》,制定本指南。 一、推薦領域與方向 專題1:生物種業 (一)研究方向:超級稻新品
一、前沿生物技術主題 1.蛋白質測序新技術新裝備及配套試劑國產化 (1)陣列毛細管柱蛋白質分離-陣列點樣裝置 研制二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新裝置,第一維分離柱可分離48個餾分,第二維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柱可同時分離48個流份;開發陣列紫外檢測器; 研制多柱點樣頭并行點樣器和流份收集器;開發
由科技部批準,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的第十六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 2015)將于2015年10月27—3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除大會報告和分會報告之外,以“生命科學”和“科學儀器應用及檢測技術發展”為主題的學術論壇也將如期舉行。 “生命科學”學術論壇中“基因測序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中醫藥蘊含著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農村領域2014年備選項目征集指南”,其中將農產品質量無損與快速檢測技術與裝備列為研究征集方向,詳情如下: 一、生物種業專題 研究方向:綠色超級稻新品種選育 1、研究任務: (1)全基因組選擇技術平
參會通知基因.中國2021 基因與精準診療高峰論壇 論壇介紹:因席卷全球的疫情,2020年注定是會被歷史銘記的一年!與此同時,基因測序技術在此次新冠病毒疫情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科研單位在一個月之內迅速發現了正確的致病病毒并完成測序,我國科學研究者對病毒序列、變異、核酸檢測手段的分享
基因芯片 技術的誕生為生物技術工作人員打開了一道科研的便利之門,曾被評為1998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本文對基因芯片的實驗原理、技術基礎、分類、用途、操作主要環節等內容做詳細的介紹。 1.基本原理和技術基礎 基因芯片以DNA雜交 為基本原理,基于A和T、G和C的
——生物發酵應用廣 生物醫藥成為近期股市的熱門板塊。在板塊、熱點不停切換的當前市場中,有專家表示,生物醫藥雖然看似充滿了隨機性和偶然性,但其實是多個利好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整個生物藥行業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從政策方面就能說明,不僅出臺了政策法規,還明確將生物醫藥列為戰略新興產業。 由于政
“十一五”863計劃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專題課題驗收會在北京召開 2月23-24日,“十一五”863計劃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專題課題驗收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對2007-2008年立項的“基因操作和蛋白質工程技術”、“新一代工業生物技術”、“生物信息與生物計算技術”和“現代醫學技術”四個專題的
上一期,分析測試百科網為大家帶來了BCEIA2019學術會——大會報告的精彩內容(相關鏈接:BCEIA2019學術報告會知名學者云集!精彩內容搶先看)。本期,分析測試百科網將繼續介紹BCEIA2019學術報告會——不可錯過的十大分會,快來一睹為快吧!BCEIA2019學術報告會十大分會 BCE
今年2月底,由中國癌癥基金會主辦,北京科迅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癌癥基金會科迅專項基金成立大會暨全國多中心腫瘤液態活檢項目啟動會”在北京成功舉行。該專項基金的成立,旨在腫瘤液態活檢的基礎上,以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全面推動我國精準醫療發展。項目希望通過建立中國人群腫瘤的基因突變數據庫,為中
上海市2013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生物醫藥領域產學研醫合作項目指南 為進一步提升上海科技創新能力,圍繞“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主線,根據國家和上海的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十二五”科技規劃,推進上海生物醫藥領域科技進步,提升產業創新能力,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特發布本指南。 一、研究專題
業界人士翹首以盼的第十八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19)將于2019年10月23-26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展會將繼續堅持“分析科學 創造未來”的方向,圍繞“生命 生活 生態——面向綠色未來”的主題組織學術報告會、專題論壇和儀器展。 本屆大會主席由中華人民共和國
當前,我國以疫苗和單抗藥物為主要領域的生物制藥研發已經初具規模,生物工程中下游的關鍵技術與配套基礎正在加速建立與完善,國際生物產業的發展也將加快向中國轉移。基因工程下游技術、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等作為生物技術研究與產業化中的一線技術,在新產品開發、工藝流程優化、基因工程項目規劃與實施等方面極為重要
(二輪通知 2017年7月10~19日,北京)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在醫學領域具有國內一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以尖端的醫學研究及出色的理論和實驗教學成為著名的醫學科學研究與教育基地。為了培養生物醫學領域創新人才,現推出一年一度的,以尖端儀器和實戰訓練為特色的“大型儀器
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癥狀復雜,對其發病機制的研究較為困難。近年來,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報道了百余個精神分裂癥顯著相關的遺傳位點,指向數百個基因。然而,這些易感位點大部分位于基因組的非編碼區域,且由于連鎖不平衡效應的存在,易感
【精準醫療2.0時代】第二屆P4 China 2017大會再現全新精彩! 聚中美精英,話世界“醫”流 從2016年中國精準醫療計劃實施至今,已近兩年。我們越來越清地認識到未來通往精準醫療的核心,在于 “精準”二字。要想達到精準的目標1. 檢測技術,極度依賴于以DNA測序為代表的體外診斷技術的
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科技部 財政部關于印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科發資〔2017〕152號)等
【摘要】 2005年454公司首推劃時代的新一代測序儀,從而引發了測序市場上454、Illumina、ABI等公司在新一代測序技術上的比拼高潮。也正是這種你追我趕,讓繪制人類全基因組圖譜由過去的耗費4.37億美元和13年時間,驟然縮短到如今SOLiD 3運行一次即獲得50GB可定位測序數據。新一代
2011 年以來,分析測試百科網(antpedia)開始提供 Webinar 服務,搭建了網友和供應商有效的在線交流平臺,并通過成熟的流程化服務,為供應商提供了市場推廣中有效的傳播方案,同時能高效獲得參會潛在客戶信息和銷售線索。此后,antpedia 先后推出大型網絡研討會,以及主題網絡研討會服
應用前景奇妙的克隆克隆技術已展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1)培育優良畜種和生產實驗動物;(2)生產轉基因動物;(3)生產人胚胎干細胞用于細胞和組織替代療法;(4)復制瀕危的動物物種,保存和傳播動物物種資源。以下就生產轉基因動物和胚胎干細胞作簡要說明。克隆山羊轉基因動物研究是動
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中科院干細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與國際干細胞研究最高學術機構——國際干細胞研究學會(ISSCR)合作,共同舉辦“2007上海國際干細胞研究研討會”于2007年11月6日至9日在中國上海(上海科學會堂)召開。國內外一流干細胞研究專家近300余人參加了大會,大家對本次研討會反
在BCEIA2009同期,由中國分析測試技術協會、國際半導體材料與設備協會共同主辦,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承辦的“首屆國際試劑與應用技術報告會及展覽會”,其學術報告會在北京展覽館二樓舉辦。報告會邀請了有關專家學者就試劑前沿技術、標準化及我國試劑現狀和發展規劃等作了大會報告,并安排了精彩的專題學
1950年,Ingalls發現了一種“肥胖基因”(ob),它的突變可以導致肥胖和糖尿病。Kennedy和Hervey分別于1956年和1958年發現了脂肪分泌的一種“飽感因子”,它能通過下丘腦控制動物攝食量,調節體重。歷經幾十年的研究與發展,科學家通過定位克隆技術得到 ob 基因。ob 基因編碼
提到在體小動物神經成像,人們自然會聯想到鈣離子熒光探針局部注射或遺傳鈣指示劑(如Gcamp家族)結合雙/三光子顯微鏡的經典在體成像組合。 隨著基因改造技術的突飛猛進,通過病毒轉染和轉基因技術,在神經元內源性表達“基因編碼類鈣指示劑(genetically encoded calcium ind
關于印發十二五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1〕58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加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團隊研究發現,H5N1病毒確有可能通過與人流感病毒的基因重配,獲得在哺乳動物之間高效空氣傳播的能力,從而引起人間大流行。該研究從全新角度揭示了H5N1病毒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的現實威脅,5月3日,《科學》在線發表了相關論文,并配發了摘報評論和專題報道。同時
高端技術 無限驚喜——2011中國國際生物技術和儀器設備博覽帶您領略不一樣的科技世界 BIOTECH CHINA目前已經成為生物行業內最具有含金量的博覽會之一。BIOTECH CHINA 2011舉行在即,各展商匯聚一堂,希望給您帶來一場生物技術與儀器設備的饕餮盛宴! [部分展商互動] 必達泰
中國國際生物技術和儀器設備博覽會(BIOTECH CHINA 2012)于2012年5月9日-11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隆重拉開序幕。 2012年,BIOTECH CHINA再度攜手BIO-FORUM論壇,共同選址“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實物展示與高端論壇同期同地舉行,真正實現了展覽與會議的無縫聯
隨著醫學診斷技術,特別是分子診斷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肺癌驅動基因被發現,肺癌精準診療成為關注熱點。近日,在第二十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期間,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潘柏申教授主持了“羅氏診斷肺癌專題衛星會”,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支修益教授通過視頻進行致辭,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