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 技術的誕生為生物技術工作人員打開了一道科研的便利之門,曾被評為1998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本文對基因芯片的實驗原理、技術基礎、分類、用途、操作主要環節等內容做詳細的介紹。 1.基本原理和技術基礎 基因芯片以DNA雜交 為基本原理,基于A和T、G和C的互補關系。它是在探針的基礎上研制出的。所謂探針是一段人工合成或篩選出的已知順序的堿基序列,樣品分子上連接有一些cy3、cy5等可檢測的物質。經激光共聚焦熒光顯微鏡檢出雜交或反應信號,通過計算機處理、分析,即可獲得所需信息。例如,用紅、綠熒光分別標記實驗樣本和對照樣本的cDNA,混合后與微陣列雜交,可顯示實驗樣本和對照樣本基因的表達強度(顯示紅色、綠色或黃色),由此可在同一微陣列上同時檢測兩樣本的基因表達差異。在基因芯片工作過程中,固定位點使用不同分子生物學技術和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與待測基因片段雜交,并通過自動閱讀設備分析雜交結果,達到定......閱讀全文
“現在差不多有上百例的癥狀具有可以與特定表型相關聯的染色體重組。”牛津基因科技公司(Oxford Gene Techonology,英國牛津)臨床和基因組對策中心副總裁James Clough指出,“取決于受測群體,傳統顯微鏡核型檢測法診斷率為5~8%,而基因芯片的診斷率則是18~25%
摘要:基因芯片技術是90年代中期以來快速發展起來的分子生物學高新技術,是各學科交叉綜合的嶄新科學。其原理是采用光導原位合成或顯微印刷等方法,將大量DNA探針片段有序地固化予支持物的表面,然后與已標記的生物樣品中DNA分子雜交,再對雜交信號進行檢測分析,就可得出該樣品的遺傳信息。基因芯片技術目前國
復雜的醫學診斷可以再快些、精準些、費用再低些嗎?基因芯片的出現及廣泛應用或將解決這個問題。 去年11月,昆明寰基生物芯片開發有限公司基因芯片醫學檢測中心在云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歸創業園落成。這是我省首個專業基因芯片醫學檢測中心,也是國內唯一以基因芯片技術為核心的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設計
摘要:基因芯片技術是90年代中期以來快速發展起來的分子生物學高新技術,是各學科交叉綜合的嶄新科學。其原理是采用光導原位合成或顯微印刷等方法,將大量DNA探針片段有序地固化予支持物的表面,然后與已標記的生物樣品中DNA分子雜交,再對雜交信號進行檢測分析,就可得出該樣品的遺傳信息。基因芯片技術目前國內
生物芯片技術是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的進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是90年代中期以來影響最深遠的重大科技進展之一,它融微電子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為一體的高度交叉的新技術,具有重大的基礎研究價值,又具有
一、芯片制備基因芯片的制備主要有兩種基本方法,一是在片合成法,另一種方法是點樣法。在片合成法是基于組合化學的合成原理,它通過一組定位模板來決定基片表面上不同化學單體的偶聯位點和次序。在片合成法制備DNA芯片的關鍵是高空間分辨率的模板定位技術和固相合成化學技術的精巧結合。目前,已有多種模板技術用于基因
實驗概要生物芯片是將生命科學研究中所涉及的不連續的分析過程(如樣品制備、化學反應和分析檢測),利用微電子、微機械、化學、物理技術、計算機技術在固體芯片表面構建的微流體分析單元和系統,使之連續化、集成化、微型化。生物芯片技術主要包括四個基本要點:芯片方陣的構建、樣品的制備、生物分子反應和信號的檢測。1
一、芯片制備基因芯片的制備主要有兩種基本方法,一是在片合成法,另一種方法是點樣法。在片合成法是基于組合化學的合成原理,它通過一組定位模板來決定基片表面上不同化學單體的偶聯位點和次序。在片合成法制備DNA芯片的關鍵是高空間分辨率的模板定位技術和固相合成化學技術的精巧結合。目前,已有多種模板技術用于基因
郝麟1) 朱平1)* 于曉梅2) 張大成2) 趙新生3) 歐陽賤華3 (1)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北京 100034; 2)北京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 北京100871; 3)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北京100871
基因芯片,也叫DNA芯片,是在90年代中期發展出來的高科技產物。基因芯片大小如指甲蓋一般,其基質一般是經過處理后的玻璃片。每個芯片的基面上都可劃分出數萬至數百萬個小區。在指定的小區內,可固定大量具有特定功能、長約20個堿基序列的核酸分子(也叫分子探針)。由于被固定的分子探針在基質上形成不同的探針陣列
俞菁(化名)是一名手語翻譯,她的媽媽因為小時候一次注射慶大霉素致聾,但她自己的聽力得以保持健全。俞菁有一位好姐妹,情況卻正好相反,她媽媽聽力正常,而她自己在小時候在一次藥物注射后變成了聽障患者。 去年,她們都參加了北京市的一個高危人群致聾基因篩查,結果兩個人都是致聾基因的攜帶者,只是因為俞
1998 年底美國科學促進會將基因芯片技術列為 1998 年度自然科學領域十大進展之一,足見其在科學史上的意義。現在,基因芯片這一時代的寵兒已被應用到生物科學眾多的領域之中。它以其可同時、快速、準確地分析數以千計基因組信息的本領而顯示出了巨大的威力。這些應用主要包括基因表達檢測、突變檢測、基因組多態
基因芯片(Gene Chip)通常指DNA芯片,其基本原理是將指大量寡核苷酸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與標記的樣品進行雜交,通過檢測雜交信號的強弱進而判斷樣品中靶分子的數量。基因芯片的概念現已泛化到生物芯片(biochip)、微陣列(Microarray)、DNA芯片(DNA chip),
臨床上同病同治不同療效的現象比比皆是,面對一些格外棘手的患者,以往醫生只能無奈地解釋為個體化差異。如今,以藥物基因組學理論和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個體化藥物治療”可以實現量體裁衣式的個體化給藥,它可以幫助醫生解決患者的用藥問題。 1.介紹 基因芯片,是把大量已知序列探針集成在同一個基片
目前生物芯片尤其是基因芯片已廣泛用于醫學研究之中,已有很多商業化生產的生物芯片產品銷售,研究者直接可以選擇成型的產品使用,不需要自己制備芯片,因此如何正確使用芯片解決研究中的生物學問題是研究者更關注的。 基因芯片設計是最重要的部分,它關系到最終結果能否
生物芯片(biochip)是指采用光導原位合成或微量點樣等方法,將大量生物大分子比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甚至組織切片、細胞等等生物樣品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的表面,組成密集二維分子排列,然后與已標記的待測生物樣品中靶分子雜交,通過特定的儀器對雜交信號的強度進行快速、并行、高效地檢測分析,從而判斷樣品中靶分
基因芯片技術及其研究現狀和應用前景生物芯片技術是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進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是90年代中期以來影響最深遠的重大科技進展之一,它融微電子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為一體的高度交叉的新技術,具有重大的基礎研究價值,又具
基因芯片是指固定有許多有序列的寡核苷酸探針的載體,通過雜交檢測,對各種基因進行分析[ 1 ] 。由于它所具有的高通量性、快捷、便宜等優點,在各個領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也包括分子流行病學領域。基因芯片主要用于菌株的地理流行病學分析、菌株的重要分子特征相關的流行病學分析———分子流行病學的病因學
四、其他技術 主要是美國NIH、Caliper公司和Orchidbio公司等,Orchidbio公司研制了一種毛細管微流泵芯片,在邊長2英寸的芯片上集成了144個微室,分別由流入孔、反應室、循環管和廢液流出孔組成,這種芯片不但可以用于基因診斷和分析,還可用于合成化學,利用芯片的微指結構,Calipe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這一預言如今已經成為現實,美國《科學》周刊評選的2014年全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一半的成果都來自生命科學領域。2014年,科學家們在衰老研究、生物進化、遺傳疾病基因分析、干細胞、腦和神經細胞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突破,有助于人
DNA納米技術是利用DNA的分子性質,構建出可操控的新型納米尺度聚集體或超分子結構。此時,DNA的作用不再是遺傳物質,而是作為結構模板,或是作為計算工具。前不久,中科院院士賀林、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樊春海等人便利用DNA納米技術,開發出了DNA納米基因芯片,可以用來檢測疾病,并大大提高
定義 四維核酸雜交技術[ 1 ](4DH),即在傳統核酸雜交三維空間(XYZ:表征DNA片段的長度、堿基組成和堿基的排列)的基礎上引入溫度作為第四位參數所構成的四維溫度空間平臺上建立的核酸雜交技術。 背景 基因組(genome)是指人類細胞中所有遺傳信息的總和。基因組信息
臨床上同病同治不同療效的現象比比皆是,面對一些格外棘手的患者,以往醫生只能無奈地解釋為個體化差異。如今,以藥物基因組學理論和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個體化藥物治療”可以實現量體裁衣式的個體化給藥,它可以幫助醫生解決患者的用藥問題。 1.介紹 基因芯片,是把大量已知序列探針集成在同一個基片(如玻片、
基因芯片用途廣泛,在生命科學研究及實踐、醫學科研及臨床、藥物設計、環境保護、農業、軍事等各個領域有著廣泛的用武之地。這些無疑將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有著廣泛的經濟、社會及科研前景。因此,國際上一些著名的政治家,投資者和科學家均看好這一技術前景。認為基因芯片以及相關產品產值有可能超過微電子芯片,
基因芯片用途廣泛,在生命科學研究及實踐、醫學科研及臨床、藥物設計、環境保護、農業、軍事等各個領域有著廣泛的用武之地。這些無疑將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有著廣泛的經濟、社會及科研前景。因此,國際上一些著名的政治家,投資者和科學家均看好這一技術前景。認為基因芯片以及相關產品產值有可能超過微電子芯片,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陪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參觀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新華社供圖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看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園區的創新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這
定義 四維核酸雜交技術[ 1 ](4DH),即在傳統核酸雜交三維空間(XYZ:表征DNA片段的長度、堿基組成和堿基的排列)的基礎上引入溫度作為第四位參數所構成的四維溫度空間平臺上建立的核酸雜交技術。 背景 基因組(genome)是指人類細胞中所有遺傳信息的總和。基因組信息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這一預言如今已經成為現實,美國《科學》周刊評選的2014年全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一半的成果都來自生命科學領域。2014年,科學家們在衰老研究、生物進化、遺傳疾病基因分析、干細胞、腦和神經細胞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突破,有助于人們揭示有關
定義 四維核酸雜交技術[ 1 ](4DH),即在傳統核酸雜交三維空間(XYZ:表征DNA片段的長度、堿基組成和堿基的排列)的基礎上引入溫度作為第四位參數所構成的四維溫度空間平臺上建立的核酸雜交技術。 背景 基因組(genome)是指人類細胞中所有遺傳信息的總和。基因組信息是由脫氧
四維核酸雜交技術[ 1 ](4DH),即在傳統核酸雜交三維空間(XYZ:表征DNA片段的長度、堿基組成和堿基的排列)的基礎上引入溫度作為第四位參數所構成的四維溫度空間平臺上建立的核酸雜交技術。背景 基因組(genome)是指人類細胞中所有遺傳信息的總和。基因組信息是由脫氧核糖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