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主持召開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方案》。 會議指出,水環境質量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美麗中國。《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實施4年多來,各地區各部門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保護,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距離打好碧水保衛戰的目標要求還有差距,亟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進。開展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是落實“水十條”部署、推動環境信息公開、保障公眾知情權、加強水污染防治社會監督的重要舉措,對于更好突出污染防治工作的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突出重點區域和城市,有效倒逼地方進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促進形成城市間環境質量“比、趕、超”的良好氛圍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強調,水環境質量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社會高度關注水環境質量排名工作......閱讀全文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環境污染問題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逐年加劇,給我國人民的生活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都帶來了不利影響。因此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實行了可持續發展戰略,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治理環境污染。水是生命之源,水資源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產生直接影響,近幾年來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 為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進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信息公開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要求,我部組織制定了《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方案(試行)》,現印發給你們。
吳豐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環境保護湖泊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湖泊污染基礎研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大水專項健康預警主題“流域水環境風險評估與預警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負責人 突發環境事件近年來在各地高發,關系群眾健
關于征求《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修改意見建議的公告 為了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保障人民群眾積極有序參與立法活動,現將《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并于2019年1月14日前將修改意見和建議反饋至省人大常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自2002年實施以來,已經成為我國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與考核的重要工具,在我國地表水環境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十多年來,隨著我國地表水環境保護形勢的轉變、地表水環境質量的改善以及國內外水環境領域科學研究的不斷發展,修訂《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需求變
吳豐昌研究員在從事實驗研究 吳豐昌研究員在野外指導博士生和博士后進行湖泊大體積水樣的現場過濾、濃縮和富集實驗研究。 2008年7月,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湖泊水環境質量演變與水環境基準研究”正式啟動,該項目以環境保護部為依托部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為主持單位
在微生物中,病毒最適合成為新興的病原體,因為它們能夠通過突變、基因重組和重配感染新宿主并適應新環境。腸病毒是最常見和最危險的水傳播病原體之一,會導致偶發性疾病和流行疾病。與腸病毒有關的主要健康問題是胃腸道疾病,但它們也可能引起呼吸道癥狀、結膜炎、肝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和慢性疾病。非腸道病毒如呼吸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上午,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即通俗所說的“水十條”。 “通知”內容顯示,今后,國家將加強包括飲用水、地下水、湖泊流域水以及排放污水等水體的全面監測。全文內容如下: 附: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
地表水(surface water),是指陸地表面上動態水和靜態水的總稱,亦稱“陸地水”,包括各種液態的和固態的水體,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澤、冰川、冰蓋等。它是人類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各國水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2019年5月7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一季度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名單,通
上海市日前積極探索構建中心城區“環境宜居區”指標體系,結合中心城區的特點,確定了水環境、大氣環境、土地土壤環境、聲和輻射環境、生態環境、生活宜居與低碳化水平、物質循環與資源承載能力、環境管理水平8個一級指標和47個二級指標,通過對指標說明、確定依據、來源、計算方法、歷程分析、與國內外城市比較、與
環保部、國土資源部與水利部28日發布的《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 《規劃》目標是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全面建立地下水環境監管體系。到2020年,對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實現全面監控,重要地下水飲用水水源水質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防治水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保證水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等地表水體以及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另由法律規定,不適用本法。 第三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
2月17日,環保部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詳情如下: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部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 環境保護標準是我部落實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重要手段,是支撐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基礎。為不斷完善環
河北蔚縣干涸龜裂的土地。麥田攝于2010年2月27日 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要建
由于政府部門之前一直把環境污染防治的重點放在工業企業,難免出現顧此失彼的尷尬局面。目前,清遠不少農村環境問題日益顯現,其中水污染環境尤為突出,直接影響了廣大村民的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成為清遠環保工作的薄弱環節和新的隱憂,不容忽視。 那么,造成農村水環境污染的兇手是什么呢?筆者調查發現,生活
隨著國家對環境質量改善的重視,構建面向精準化、信息化的環境管理技術體系就成為了當務之急。當前我國亟待構建面向以水生態健康、排污許可、流域一體化為核心的現代水環境管理技術體系,支撐我國水環境管理模式的戰略轉型。 水專項“十三五”項目中流域水質目標管理技術體系集成研究項目(2017ZX07301)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環境保護工作。自“九五”開始,就集中力量對“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進行綜合整治,大力推進污染減排,水環境保護取得積極成效。但是,我國水污染狀況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區域性、復合型、壓縮型水污染日益凸顯,防治形勢十分嚴峻。本期應知版推出“水質篇”,介紹我國水污染現狀、水污染防治舉
一、參政黨對水環境保護的建議 1、民革中央建議完善環渤海環保法律法規 首先設立渤海綜合管理委員會,由管委會統一安排環渤海地區的發展與保護規劃,對渤海的污染防治、資源可持續利用、生態保護、產業布局、項目審批、環境監測實施綜合管理。第二,完善渤海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定專門的《渤海保護法》或由國務院出
我國的水污染問題,成為當前公眾關心的環境熱點之一。那么,我國的水污染程度怎樣,造成水污染的根源何在,如何有效改善我國水環境現狀?本版約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對此進行探討。 我國水環境情況如何? 局部改善,整體不容樂觀 我國的水環境總體情況如何,近期公眾
2020年2月13日,《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行動計劃》(京政辦發〔2020〕8號)(簡稱“行動計劃”)正式發布。行動計劃具體包含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工程減排與管理減排并舉、污染防治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措施細化、量化、具體化、責任化,確保各項任務全面完成,
新華網石家莊5月5日電(記者白林)中國政府近日公布的一份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初步遏制華北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到2020年,地下水飲用水源水質明顯改善。 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及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這是中國為
近日公布的一份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初步遏制華北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到2020年,地下水飲用水源水質明顯改善。 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及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這是我國為解決日益嚴重的地下水污染問題邁出的重要一步。
危險化學品爆炸往往會污染水體、空氣及土壤等外部環境,同時所產生的污染物也可經過呼吸道、皮膚、眼睛等途徑進入人體,引發短期急性中毒和長期慢性中毒危害。因此,危化品爆炸事故發生后可能帶來的次生環境污染,應引起足夠重視,及時采取正確的防護措施,把健康危害降到最低。 同時,專家建議,后期應開展科學的風
全國657個城市中,有300多個屬于聯合國人居署評價標準的“嚴重缺水”和“缺水”城市;全國十大水系水質一半污染;國控重點湖泊水質四成污染;31個大型淡水湖泊水質17個污染;9個重要海灣中,遼東灣、渤海灣和膠州灣水質差,長江口、杭州灣、閩江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 伴隨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
6月13日北京報道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新設立的水環境管理司、大氣環境管理司、土壤環境管理司組建及其運行情況。3個環境管理司自組建以來,人員已基本調整到位,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各項工作正協調有序推進。 2015年2月,中編辦批復環境保護部不再保留污染防治司、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設置水環境管
為貫徹《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加強地表水環境管理,防治水環境污染,保障人體健康,國家環境總局批準并聯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并實施《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這一標準項目共計109 項,對地表水的各種水域水源的檢測提出了明確要求。
為貫徹《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加強地表水環境管理,防治水環境污染,保障人體健康,現批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為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并由我局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該標準為強制性標準,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自2002年6月1日開始實施。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二00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繼“大氣十條”(《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之后,我國又一項重大污染防治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水十條”)即將全面實施。記者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這項總投資預計超過2萬億元的計劃草案已報請國務院審議。2萬億的市場盛宴也即將開啟。 6月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