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工商總局日前公布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一事,淘寶網在27日以“80后淘寶網運營小二”名義公開叫板后,28日下午再度發聲,質疑監管公平性,并向工商總局正式投訴有關負責人。 一個是長期被稱為“婆婆”的政府監管部門,一個是習慣上被認為逆來順受的“媳婦”。“媳婦”緣何“叫板”“婆婆”?底氣來自哪里?新形勢下,“婆”“媳”關系怎么擺?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有關專家和業內人士。 一次監測引發的“PK” 23日,工商總局公布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共完成92個批次的樣品采樣,有54個批次的樣品為正品,正品率為58.7%。其中淘寶網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 淘寶網不干了。27日在其官方微博轉發了一篇題為“一個80后淘寶網運營小二心聲”的長微博,認為定向監測是監管部門吹“黑哨”,是針對淘寶的一次定點定向的“精準打擊”,且抽檢程序違規,并指出此次定向監測抽取樣本太少、類比邏輯混亂、行政......閱讀全文
淘寶“叫板”工商總局事件持續升級。昨天上午,國家工商總局拋出一份對阿里巴巴集團行政指導的白皮書,指出其在主體準入、商品銷售、交易行為管理等存在5大問題,希望阿里系主管“守住底線,克服傲慢情緒”。緊接著淘寶在下午又最新聲明,依然把矛頭對準網監司司長劉紅亮,決定向工商總局正式投訴。 工商總局 告
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網和國家工商總局之間的“戰爭”在本周鬧得沸沸揚揚,雙方你來我往,“口水仗”逐步升級,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有人為電商行業叫屈,認為工商總局的調查本就于法不合;也有人認為淘寶因為做大了所以心態膨脹,不管怎么說其假貨多就是不爭的事實。那么,到底是什么驅動了這一場史上罕見的民企巨頭叫板監
這兩天,淘寶和國家工商總局已經數次“交手”。淘寶指責國家工商總局某司長“違規、吹黑哨”,而國家工商總局則認為淘寶“養癰成患”,讓阿里集團“守住底線,克服傲慢情緒”。(相關公開信、白皮書等原文請掃文末二維碼) 讓雙方爭執的,是淘寶網店的正品率問題。 敵人明明是假貨,但一來一往間,中國最大電商
監管方需要適應網絡交易的發展態勢,既擔起監管職責又不對市場自發秩序形成干擾,網絡交易平臺則需開放監管數據,而不是以宏大的企業社會責任為盾牌,阻撓監管進入網絡領域。 國家工商總局近期公布的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最終演變成了淘寶與工商總局之間的一場“大戰”。 這份對淘寶網、天
跌宕起伏的劇情真是讓人應接不暇。前天淘寶官微發表了一位80后淘寶小二的公開信,以點名工商總局網絡監管司司長劉紅亮的方式,質疑其在抽檢網售商品時存在程序失當等問題,工商總局于前晚10點發布回應。到了昨天,先是工商總局一早在官網掛出了半年前完成但未公布的《關于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
北京時間1月29日早間消息,阿里巴巴(BABA)股價周三下跌4.36%,至98.45美元,市值蒸發了110億美元(合687億人民幣)。淘寶與國家工商總局就網絡交易商品產生的爭議成為各界關注焦點。另一方面,屋漏逢雨,雅虎周二宣布將剝離所有阿里巴巴股份,對阿里股價施壓。 1 月28日,國家工商總局
1月28日,由國家工商總局《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引發了2015年年度第一次“大戰”: 淘寶與工商總局數次交鋒。 第一次交鋒:工商總局的報告稱淘寶網正品率為37.25% 1月23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報告顯示,2014年8月至1
人民網北京1月27日電(邢鄭 孫陽)今天下午,工商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全國工商系統開展2014紅盾網劍專項行動取得的成效,并通報了10起典型案,其中,5起涉及淘寶。與此同時,淘寶官微轉發了一條標題為“一個80后淘寶網運營小二心聲”的長微博,質疑工商總局網絡監管司抽樣檢查結果。 對此,國家
2014年9月3日,廣州,售假窩點的貨倉中,一只“聲光海馬”靜靜地立在那里。廣州警方破獲一起銷售假冒兒童玩具案。 “淘寶正品率37.25%”,工商總局表示標準統一,系委托第三方監測,結果只針對抽檢樣本 新京報訊 近期頻頻被點名曝光的淘寶網與身為網絡交易監管部門的國家工商總局“杠”上了。昨天淘
跌宕起伏的劇情真是讓人應接不暇。前天淘寶官微發表了一位80后淘寶小二的公開信,以點名工商總局網絡監管司司長劉紅亮的方式,質疑其在抽檢網售商品時存在程序失當等問題,工商總局于前晚10點發布回應。到了昨天,先是工商總局一早在官網掛出了半年前完成但未公布的《關于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
在工商總局拋出行政指導白皮書之后,淘寶似乎“更任性了”。昨天下午,淘寶在其官微發表聲明,稱正式向國家工商總局投訴網絡監管司司長劉紅亮。理由是“劉紅亮在監管過程中存在程序失當、情緒執法的行為,用錯誤的方法得到一個不客觀的結論”。隨后淘寶又宣布,成立由300人組成的“打假特戰營”,專職配合政府部門線
這兩天,淘寶和國家工商總局網監司好像真的干上了。最初看到淘寶官微炮轟工商總局網監司的新聞,還以為是假新聞,直到后者曝光《白皮書》數落阿里罪狀,再到淘寶點名網監司司長劉紅亮,要投訴其“情緒執法”,我才相信了。套用眼下時興的詞,這兩家真是都夠任性,都蠻拼的。 一、國家工商總局《2014下半年網絡交
1月29日上午消息,針對昨日淘寶網投訴工商總局司長劉紅亮一事,新浪科技今日聯系工商總局新聞宣傳處及劉紅亮本人,雙方均未就此事給予正面回復,工商總局新聞處相關人士稱,目前暫未收到淘寶網投訴劉紅亮的流程。 工商總局市場規范管理司司長劉紅亮今日以無法確認記者身份為由拒絕采訪,并表示記者有任何問題請向
國家工商總局“大戰”淘寶,這兩天引發輿論歡騰。雙方各執一詞,輿論也各有支持的一方,在事實厘清之前,各方觀點都應得到尊重。但這一事件揭出的網絡時代執法困境可以先說一說,也非常值得說一說。 淘寶和國家工商總局“有什么仇有什么怨”?據多家媒體報道,1月23日,國家工商總局公布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
1月29日上午消息,阿里巴巴與國家工商總局因“假貨”監管問題而產生的矛盾成為這兩天議論的焦點。新浪科技發起的“淘寶‘大戰’工商總局,你支持誰?”調查顯示,網友對淘寶和工商總局的支持并沒有出現一邊倒的情形。 新浪科技于昨日發起調查,截止發稿有21515人參與了調查,有10236投給了“支持淘寶
淘寶和工商總局自27日開始的“口水仗”再次升級,就國家工商總局發布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一事,淘寶網官方微博于1月28日下午三點左右發布聲明,決定向國家工商總局正式投訴其網絡監管司司長劉紅亮“在監管過程中的程序失當、情緒執法的行為。”。 一次監測結果引發的“口水仗” 23日
近日,關于《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以下簡稱《結果》)的爭議持續發酵。昨日,阿里巴巴借一封《一個80后淘寶運營商小二心聲》的公開信質疑工商總局的調查方式、抽樣結果以及抽樣程序。工商總局則發文指出阿里系電商平臺長期存在違規經營等諸多問題。阿里與工商局的“掐架”愈演愈烈。專家指出
網購食品今年納入安全監管 乳粉、嬰幼兒食品等受重點監測 方便、價廉、種類多,這些優點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網購食品,但這些食品的安全性如何,有無保證? 昨天,北京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起,網購食品首次納入本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將以乳粉、嬰幼兒食品等為重點監
淘寶和國家工商總局就日前一份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報告的爭執全面“升級”。28日,國家工商總局披露了半年前針對阿里巴巴集團召開的行政指導座談會的會議記錄,指出阿里系網絡交易平臺存在多個突出問題,并稱其“要守住底線,克服傲慢情緒”,“從自我陶醉狀態中清醒過來”。作為回應,淘寶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工商
編者按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只是人們沒有想到向阿里巴巴開出“打假”頭一炮的會是國家工商總局。就在幾 個月前,這家電商巨頭登錄美股市場,彼時投資人擔憂的焦點之一便是糾纏電商行業多年的“假貨”問題。事實上,與工商總局以保護消費者之名打擊電商售假行為 相比,來自各大品牌商的“密集開炮”或許才是真正令
淘寶投訴工商總局一事有了最新進展,今日晚間工商總局網絡商品交易監管司下發了《關于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其中指出了阿里巴巴系網絡交易平臺的5個方面突出問題。 《白皮書》稱,網監司工作人員依據《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針對阿里系網絡交易平臺淘寶網和天貓商城在主體準
央視“3·15”魚肝油事件曝光后,全球最大的膳食補充劑公司NBTY旗下品牌“自然之寶”鱈魚肝油軟膠囊也隨之下架了。 不過,跟國內被“3·15”曝光的企業比較起來,同樣未取得保健食品批號的NBTY旗下鱈魚肝油僅僅是悄然下架,而未遭到監管方的公開調查。 NBTY是誰? 公開資料顯示
1月27日下午,工商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全國工商系統開展2014紅盾網劍專項行動取得的成效,并通報了10起典型案,其中,4起涉及淘寶網上的網店。同時,工商總局網絡商品交易監管司副司長楊洪豐也回應了淘寶官微今天發出的質疑,他稱本次抽檢委托第三方進行,目的就是要找問題,并不是為了反映整個網購領
據《青年時報》報道 “點點鼠標,青海的牦牛干就能送到家”…… 網上購買零食,對于很多宅男宅女來說,或是夏天購物的好選擇。隨著網購火爆,牛肉干、臘腸等家庭自制食品在網上熱銷。 雖然價格便宜,但自制食品衛生狀況卻令人堪憂。有些自制食品只是誘人的食物圖片和店主的“信譽保證”,生產日期、保
財大氣粗的阿里看來要和國家工商總局死磕了。1月28日下午,阿里旗下網購平臺淘寶通過官方微博宣布,決定向工商總局正式投訴網監司司長劉紅亮,作為對工商總局日前公布的“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定向監測結果”的最新回應。 或許誰都不會想到,工商總局一份看似普通的例行報告,會引發名單上企業的強烈反彈。
“私家秘制豆干,自家做的特色小吃,現做現賣,今天還有少量現貨,懂吃的吃貨快來買,數量不多,不一定天天有。” 這樣的朋友圈廣告你見過沒? 朋友圈賣食品正火熱,而這樣售賣食品的方式是否合法?食品有無安全保證? 朋友圈自制美食被刷屏 自微信誕生那天起,人們便開始了在朋友圈中各種曬。除了曬幸福曬甜
2014年4月2日,北京一垃圾焚燒廠,涉嫌涂改罐底保質期的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被銷毀 今天,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將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 這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法律頒布于2009年,實施僅5年即面臨大修,無論官方還是學界,都感到“計劃趕不上變化快”。 早在
“您這個年齡一定要做護理了,只要抽空過來睡個覺就做好啦”“現在正有活動,原價幾萬元的套餐現在只要幾千元”“我們美容院使用的都是純天然產品,您看做完右半邊臉,明顯比左半邊有光澤。今天買產品有優惠,明天就截止了”“沒帶錢不要緊,您可以先交定金開個卡”……這是許多走進美容院的消費者都聽到過的話術。在今
今天上午,商務部召開發布會,對淘寶與工商總局之爭“發聲”。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工商總局通報2014年下半年網購定向監測報告,相關企業提出異議,商務部高度關注這一問題。 沈丹陽表示,設在商務部的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辦公室負責人已通過商務部網站發表看法,他在此重申,表示要對電商加大整治
直到昨天,因引起不良反應被調查的美國“5小時能量”飲料在國內的網站上仍然有售。日前,有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共收到該飲料的90多起不良報告,其中包括13起死亡報告。有消費者質疑,為何美國的問題飲料在中國仍然還在銷售。 日前,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食品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