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匯總!
一、用于加熱的儀器可被直接加熱的儀器有試管、蒸發皿、坩堝;需隔石棉網間接加熱的儀器有燒杯、燒瓶(圓底瓶和蒸餾燒瓶)、錐形瓶;化學實驗常用的熱源有酒精燈。1.試管主要用途:①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器。②收集少量氣體。使用注意事項:①用試管夾或鐵架臺上的鐵夾夾持試管時,應夾在離試管口1/3處,以便于加熱或觀察。②加熱前應將試管外壁的水擦干,以免試管受熱不均勻而破裂。③試管內盛放的液體,不加熱時不超過試管的1/2,以便振蕩,加熱時不超過試管的1/3,防止液體沖出。④給液體加熱時應將試管傾斜成45°以擴大受熱面;給固體加熱時,管口略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而使試管炸裂。⑤加熱時管口不準對著人,以免發生事故。⑥加熱后的試管不能驟冷,防止炸裂。2.蒸發皿主要用途:用于液體的蒸發、濃縮和結晶。使用注意事項:①根據試劑性質的不同選用不同質料的蒸發皿,防止蒸發皿被腐蝕。如強堿溶液的加熱應用鐵質蒸發皿而不應選用瓷質蒸發皿。②可直接加熱,但瓷質蒸發皿不能驟......閱讀全文
蒸發皿介紹
蒸發皿是用于蒸發濃縮溶液或灼燒固體的器皿,口大底淺,有圓底和平底帶柄的兩種。最常用的為瓷制蒸發皿,也有玻璃、石英、鉑等制成的。質料不同,耐腐蝕性能不同,應根據溶液和固體的性質適當選用。規格以直徑表示,有60~150mm等多種。主要用途是蒸發液體、濃縮溶液或干燥固體物質。蒸發皿能耐高溫。但不能驟冷
蒸發皿的作用
在一般實驗中,當需蒸發溶液體積較小時,可在蒸發皿中直接蒸發。對于非可燃性溶液,若溶液很稀,物質對熱穩定性又較好時,蒸發皿可以放置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或煤氣燈直接加熱蒸發,待溶液變濃時再轉移至水浴上加熱蒸發;對于可燃性有機溶液,若溶液較濃,物質對熱穩定性較差時,則應在通風櫥內用水浴間接加熱蒸發。
蒸發皿的用途
蒸發液體、濃縮溶液或干燥固體物質。 濃縮 濃縮是指從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劑、以提高溶液中溶質濃度的操作過程。 蒸發 蒸發是指利用溶質和溶劑揮發度的差異,通過加熱使溶液沸騰,使其中一部分溶劑汽化除去的過程,是溶液濃縮的方法之一。 升華 某些物質在固態時具有相當高的蒸氣壓,當加熱時,不經過液
蒸發皿的作用
在一般實驗中,當需蒸發溶液體積較小時,可在蒸發皿中直接蒸發。對于非可燃性溶液,若溶液很稀,物質對熱穩定性又較好時,蒸發皿可以放置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或煤氣燈直接加熱蒸發,待溶液變濃時再轉移至水浴上加熱蒸發;對于可燃性有機溶液,若溶液較濃,物質對熱穩定性較差時,則應在通風櫥內用水浴間接加熱蒸發。
關于蒸發皿的概述
蒸發皿是可用于蒸發濃縮溶液的器皿。 一般為瓷制品,也可用玻璃、石英、鉑或銅等制成。質料不同,耐腐蝕性能不同,應根據溶液和固體的性質適當選用。 蒸發皿是用于蒸發濃縮溶液或灼燒固體的器皿,口大底淺,有圓底和平底帶柄的兩種。最常用的為瓷制蒸發皿,也有玻璃、石英、鉑等制成的。質料不同,耐腐蝕性能不同
蒸發皿的作用及用途
作用 在一般實驗中,當需蒸發溶液體積較小時,可在蒸發皿中直接蒸發。對于非可燃性溶液,若溶液很稀,物質對熱穩定性又較好時,蒸發皿可以放置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或煤氣燈直接加熱蒸發,待溶液變濃時再轉移至水浴上加熱蒸發;對于可燃性有機溶液,若溶液較濃,物質對熱穩定性較差時,則應在通風櫥內用水浴間接加熱蒸
蒸發皿的注意事項
(1)能耐高溫,加熱后不能驟冷,防止破裂。 (2)應使用坩堝鉗取放蒸發皿,加熱時用三腳架或鐵架臺固定。 (3)液體量多時可直接加熱 ,量少或黏稠液體要墊石棉網或放在泥三角上加熱。 (4) 加熱蒸發皿時要不斷的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局部受熱四處飛濺。 (5)加熱完后,需要用坩堝鉗移動蒸發皿
平底蒸發皿的應用特點
平底蒸發皿敞口、淺壁、具嘴的半圓形的皿。分平底、圓底二種。 敞口,淺壁,主要是為溶劑的蒸發而設計的。可增大液體表面,加快蒸發速度。具嘴,主要便于皿內物質的傾出。用硬質或特硬玻璃料生產,可以直接加熱。平底,放置平穩。但缺點是受熱面小,在邊角的蒸干物質不易刮取,洗刷不便。圓底,受熱面大,可加快蒸發速度,
瓷蒸發皿與坩堝區別
1、用途不同 坩堝可以加熱不含水的物質,比如熔化非腐蝕性鹽類、灼燒沉淀、碳化或灰化某些復雜試樣等;蒸發皿一般用于蒸發溶液。 2、材料不同 坩堝的材料必須耐高溫,陶瓷的坩堝使用的溫度上限約為800度;而石英的坩堝可以在1000度以上的高溫使用,蒸發皿通常為普通玻璃制,也有用陶瓷的,使用溫度應
有關蒸發皿的內容和作用介紹
蒸發皿介紹 蒸發皿是用于蒸發濃縮溶液或灼燒固體的器皿,口大底淺,有圓底和平底帶柄的兩種。最常用的為瓷制蒸發皿,也有玻璃、石英、鉑等制成的。質料不同,耐腐蝕性能不同,應根據溶液和固體的性質適當選用。規格以直徑表示,有60~150mm等多種。主要用途是蒸發液體、濃縮溶液或干燥固體物質。蒸發皿能耐高
簡介蒸發皿的主要用途
蒸發液體、濃縮溶液或干燥固體物質。 濃縮 濃縮是指從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劑、以提高溶液中溶質濃度的操作過程。 蒸發 蒸發是指利用溶質和溶劑揮發度的差異,通過加熱使溶液沸騰,使其中一部分溶劑汽化除去的過程,是溶液濃縮的方法之一。 升華 某些物質在固態時具有相當高的蒸氣壓,當加熱時,不經過液
使用蒸發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1)能耐高溫,加熱后不能驟冷,防止破裂。 (2)應使用坩堝鉗取放蒸發皿,加熱時用三腳架或鐵架臺固定。 (3)液體量多時可直接加熱 ,量少或黏稠液體要墊石棉網或放在泥三角上加熱。 (4) 加熱蒸發皿時要不斷的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局部受熱四處飛濺。 (5)加熱完后,需要用坩堝鉗移動蒸發皿
使用蒸發皿的注意事項介紹
(1)能耐高溫,加熱后不能驟冷,防止破裂。 (2)應使用坩堝鉗取放蒸發皿,加熱時用三腳架或鐵架臺固定。 (3)液體量多時可直接加熱 ,量少或黏稠液體要墊石棉網或放在泥三角上加熱。 (4) 加熱蒸發皿時要不斷的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局部受熱四處飛濺。 (5)加熱完后,需要用坩堝鉗移動蒸發皿
表面皿和蒸發皿的區別
表面皿和蒸發皿之間是有一定的區別,它們的形狀不同、材質不同以及用途也是不一樣的。通過這幾個方面就可以將表面皿和蒸發皿區分來,其方法也是比較的簡單。 1、形狀不同: 表面皿的形狀是球的一部分,而蒸發皿的形狀和碗相似。 2、材質不同: 表面皿是玻璃制成的,而蒸發皿是由陶瓷制成的。 3、用途
試管的用途
(1)盛取液體或固體 試劑 (2)加熱少量固體或液體 (3)制取少量氣體反應器 (4)收集少量氣體 (5)溶解少量氣體、液體或固體的溶質。 (6)離心時作為盛裝的容器 (7)用作少量試劑的 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
什么是試管
試管,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儀器,用作于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加熱之前應該預熱,不然試管容易爆裂。)使用。試管分普通試管、具支試管、離心試管等多種。普通試管的規格以外徑(mm)×長度(mm)表示,如15×150、18×180、20×200等。[1]
試管的簡介
試管分普通試管、 具支試管、離心試管等多種。 [1] 普通試管的規格以外徑(mm)×長度(mm)表示,如15×150、18×180、20×200等。離心試管以容量毫升數表示。 [1] 材質:玻璃 [1]
試管的造型
(1)平口試管是一根圓底的平口玻璃管,管口熔光。平口,便于消毒殺滅管口細菌 試管? (2)卷口試管是一根口部具有卷邊(或圓口)的圓底玻璃管。卷口(或圓口)用以增加機械強度,同時便于夾持不易脫落。? (3)發酵試管它是一根口徑細而短(口徑6mm ,長30mm )的平口、圓底試管。? (4)
試管凝集試驗
實驗概要顆粒性抗原與相應抗體直接結合,在一定條件下,出現肉眼可見的凝集現象。試管法是用定量抗原懸液與一系列倍比稀釋的待檢病人血清混合,置37℃過夜靜止。根據每管內顆粒抗原凝集的程度,以判斷待檢血清中有無相應抗體及其效價。是一種半定量試驗。主要試劑1.診斷菌液:生物制品所有商品供應,包括傷寒沙門氏菌H
實驗室檢驗檢測工具蒸發皿
蒸發皿(mǐn)可用于蒸發濃縮溶液或灼燒固體的器皿。口大底淺,有圓底和平底帶柄的兩種。最常用的為瓷制蒸發皿,也有玻璃、石英、鉑等制成的。質料不同,耐腐蝕性能不同,應根據溶液和固體的性質適當選用。對酸、堿的穩定性好。可耐高溫,但不宜驟冷。分無柄蒸發皿和有柄蒸發皿兩種,規格以直徑表示,有60~150mm
鉑金坩堝,鉑金蒸發皿使用注意事項:
鉑金坩堝,鉑金蒸發皿使用注意事項: 1. 鉑坩堝熔點為1773.5℃,使用溫度高不可超過1200℃,不能在明火上直接加熱。 2. 取用坩堝時勿太用力,以免變形或致凹凸,切不可用玻璃棒尖頭取堝內物質。 3. 不得在鉑坩堝內加熱或熔融堿金屬的氧化物、氫氧化物、氧化鋇、硫代硫酸鈉,含
蒸發皿與坩堝有哪些不同之處?
1、用途不同 坩堝可以加熱不含水的物質,比如熔化非腐蝕性鹽類、灼燒沉淀、碳化或灰化某些復雜試樣等;蒸發皿一般用于蒸發溶液。 2、材料不同 坩堝的材料必須耐高溫,陶瓷的坩堝使用的溫度上限約為800度;而石英的坩堝可以在1000度以上的高溫使用,蒸發皿通常為普通玻璃制,也有用陶瓷的,使用溫度應
蒸發皿的用途及在注意事項
主要用途 蒸發液體、濃縮溶液或干燥固體物質。 濃縮 濃縮是a指從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劑、以提高溶液中溶質濃度的操作過程。 蒸發 蒸發是指利用溶質和溶劑揮發度的差異,通過加熱使溶液沸騰,使其中一部分溶劑汽化除去的過程,是溶液濃縮的方法之一。 升華 某些物質在固態時具有相當高的蒸氣壓,當加
螺蓋試管促銷
螺蓋試管(圓底培養管) 標準圓底培養試管,設計符合ASTM E982 Type Ⅵ Class A要求 硼硅酸鹽玻璃材質,管壁厚度均勻,可最大程度承受熱傳遞 石炭酸蓋子,硅橡膠/PTFE墊片 可高溫滅菌,有白色標記區 廣泛適用于組織、細菌培養,水解反應等貨
試管加倍的定義
中文名稱試管加倍英文名稱test-tube doubling定 義在無菌條件下將獲得的幼小植株放在加入一定化學物質的培養液上培養,在化學物質的作用下,幼小植株細胞的染色體數可加倍的技術。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培養與細胞工程(二級學科)
試管選擇理論介紹
艾根等在研究遺傳密碼起源時進行試驗:在試管里沒有任何酶和模板的參與下,僅僅依靠鋅離子的催化,將核苷酸單體聚合成寡核苷酸,并通過彼此互為模板的復制、擴增,最終在不同條件的繼代培養下,優選出不同的tRNA克隆,然后形成RNA分子的準種群。這個實驗被稱為“試管選擇性理論”,證明在無生命力作用的情況下,自然
火鶴試管苗移栽
一、材料試驗材料為經增殖培養(MS+6-BA0.2+IBA0.1+糖3%)和生根培養(1/2MS+6-BA0.15%+糖2%)的試管苗。苗高3cm以上,具有3片以上完全葉。二、方法(一)培育壯苗 ?將經生根培養40d后的幼苗,轉移到壯苗培養基上,培養基配方為1/2MS+6-BA0.05 +IBA0.
試管架簡介
化學實驗儀器的一種。木制架子或竹制架子,有6孔和12孔兩種。試管架是用來放置(有時也可以將試管放置于試管架上,觀察某個實驗的現象)、晾干試管用的化學實驗室的最基本的實驗儀器。試管架中附有相應數目的小木柱和小孔。有小孔的可將試管豎放待用或以便繼續觀察反應的進行。有柱的可將洗凈試管倒放,以便晾干。
試管授精的概念
中文名稱試管授精英文名稱test-tube fertilization定 義在無菌條件下,將未受精的雌蕊、胚珠或子房和花粉同時放在人工配置的培養液上生長,使花粉萌發產生的花粉管進入胚珠,在試管內完成受精過程而獲得有生活力的種子的技術。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培養與細胞工程(二級學科)
試管嫁接的定義
中文名稱試管嫁接英文名稱test-tube grafting定 義在無菌條件下,用顯微操作法將僅帶1~3片葉原基的莖尖取下,然后將此莖尖嫁接于在試管中培養的砧木上的技術。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培養與細胞工程(二級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