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調的南水已經進京“解渴”,然而南水北調并不足以解決華北水資源緊缺的全部問題。還有別的方法能給華北地區解渴嗎?作為一種從長遠發展來看經濟、清潔和可持續的手段,海水淡化從眾多辦法中脫穎而出。近日,河北曹妃甸日產百萬噸淡化海水項目獲批,預計將于2019年投產并向北京輸水,每年可供水超3億立方米,相當于現在北京市年用水量的10%左右―― 成本:過去15年降六成 海水淡化產業化發展需要政府扶持,應將海水淡化項目納入公益性工程項目,給予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補助和配套政策優惠 成本是海水淡化能否進入市場的關鍵因素。“近15年來,我們的海水淡化綜合成本下降了60%,今后成本下降速度也許不像前面那么快,但一定會繼續下降。”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副......閱讀全文
北京市是全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近幾年,政府每年都要從外地調水以解燃眉之急。在2010年2月北京市水務工作報告中,北京開始將海水淡化納入戰略水源,并開始調研和論證。5月9日,筆者就海水淡化進京的可行性以及海水淡化是否可以成為我國沿海近海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可依靠的新
我國淡水資源分布十分不平衡,進行海水淡化或直接利用海水,對沿海地區解決淡水資源缺乏、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世界上有十多個國家的100多個科研機構進行著海水淡化的研究,有數百種不同結構和不同容量的海水淡化設施在工作。一座現代化的大型海水淡化廠,每天可以生產幾千至幾
現建成規模23萬噸/日以上,2020年有望日超40萬噸正積極爭取國家海水淡化規模化試點示范 青島屬于資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58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值的11%,城市用水主要依靠客水。為改善淡水資源嚴重不足、客水依賴度高的狀況,青島自2010年起著力推進海水淡化項目建設。圖片來源于網絡
資料圖片 北京就要用上淡化海水了。在曾經的記憶里,大規模淡化海水成本高昂。據悉,在天津,居民自來水水價是4元/噸,工業為7元/噸,而淡化海水為8元/噸。北京海水淡化項目的實施,是否標志著國內海水淡化成本已經降到了可以工業化的地步? 3年后,北京每3人中就有1人可用上淡化的渤海海水。根據國
北調的南水已經進京“解渴”,然而南水北調并不足以解決華北水資源緊缺的全部問題。還有別的方法能給華北地區解渴嗎?作為一種從長遠發展來看經濟、清潔和可持續的手段,海水淡化從眾多辦法中脫穎而出。近日,河北曹妃甸日產百萬噸淡化海水項目獲批,預計將于2019年投產并向北京輸水,每年可供水超3億立方米,相
北調的南水已經進京“解渴”,然而南水北調并不足以解決華北水資源緊缺的全部問題。還有別的方法能給華北地區解渴嗎?作為一種從長遠發展來看經濟、清潔和可持續的手段,海水淡化從眾多辦法中脫穎而出。近日,河北曹妃甸日產百萬噸淡化海水項目獲批,預計將于2019年投產并向北京輸水,每年可供水超3億立方米,相當
研究人員正在進行相關檢測。淡化海水的味道與普通純凈水并無差別。 目前淡化海水成本每噸約7至8元 淡化海水喝起來和純凈水沒有區別 對于北京,缺水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而較硬的水質也讓許多市民深感不適。日前,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北京飲用水將使用
作為水資源的重要補充和戰略儲備,海水淡化產業也日益受到我國政府與企業的關注。近期隨著利好消息的不斷涌現,海水淡化板塊走勢趨強。業內人士表示,在國家政策扶持下,我國海水淡化行業有望步入快速成長期,對該行業中長期看好。 □背景 政策利好不斷加碼 近期,海水淡化產業利好消息不斷。
近日,馬爾代夫首都馬累海水淡化廠發生失火事故,導致全島缺水的事件,引發廣泛關注,也讓人們對海水淡化有了深刻印象。 我國不少地方也面臨水資源短缺,海水淡化前景不言而喻。記者從2014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上了解到,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迅速,總產水規模十年間增長近30倍,部分技術成果
天津石化工人在對海水淡化設備進行巡檢 天津石化乙烯及配套項目從立項開始就借助天津石化地處沿海,海水資源豐富這一優勢,引進國際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解決項目的工業用水問題。 國家海水淡化“十二五”發展規劃及項目審查會會議近日在湖北召開。會議指出,在沿海大規模
全球海水淡化產能超1億噸/日市政供水占比最高 從國際看,大規模海水淡化應用已有成功實踐。目前,沙特、以色列等國家70%的淡水資源來自海水淡化,美國、日本、西班牙等國家為保護本國淡水資源也競相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球已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利用海水淡化技術,已建
廠區及海水淡化設備全貌 蒸發器吊裝 技術人員在討論控制邏輯 彭光儀 董勝元 高騰騰 “聯鎖保護與自動投入率100%。” “制水量、造水比達到設計值。” 2013年12月26日14時58分,隨著40%—110%變負荷試驗完成,渤海灣畔河北省滄州市神華河
事件 全國聚焦海水淡化 全國首批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試點名單上共有8位成員,浙江舟山市和深圳市入選試點城市,天津濱海新區、河北滄州渤海新區入選試點園區,浙江鹿西鄉 (島)入選試點海島,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
記者昨日從“2013海水淡化與膜技術論壇”上獲悉,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的產能將達到220萬立方米/日以上,產值達300億元。不過,高成本和技術瓶頸目前仍制約著海水淡化產業的大發展,政府的支持將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值得關注的是,基于“十二五”規劃中將“關鍵設備國產化率達75% 以上”
2019年北京人有望喝到來自渤海的脫鹽淡水。作為全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北京一直謀求從外地調水,脫鹽渤海水每年供應量有多少?今年有南水北調進京,海水淡化進京是否還有必要?老百姓則關心,海水淡化后能喝嗎?水價是否很貴?近日,記者采訪了相關人士和專家,對上述疑問進行了解答。 1 淡化海
對于人類來說,圍繞著海水淡化工程,要發展還是要環保,這的確是一場關乎生存的博弈。 日前,位于加州圣地亞哥市、美國西部最大的海水淡化項目獲得批準。然而在此之前,曾經歷了長達3年的爭議。 支持者認為,該項目有巨大潛力,可減少飲用水缺乏的壓力;但批評人士則認為海水脫
高從堦 在水資源緊缺的當下,海水淡化正日漸成為社會熱點。早在2004年,北京市就解決缺水問題提出兩種方案,即南水北調和海水淡化,后者因為技術不夠成熟而被放棄。日前,北控水務集團對外表示,北京最快三年內可喝上淡化海水。 海水淡化前景如何?北控水務集團的承諾能否實現?為此
導讀:從“費”到“稅”,一字之差,不僅征收部門從水利部門改為稅務部門,更體現出“強制性”。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表示,擴大水資源稅改革試點采取差別征稅政策,既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又不影響社會基本用水需要。 2017年12月1日起,根據《擴大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財稅〔2017〕80號),
缺水,是整個京津冀共同面對的重大生態難題。即使南水北調中線和東線正式供水后,區域水資源缺口仍然巨大,海水淡化或成為破解“水困”必須考慮的遠期方略之一。而作為國內最大的海水淡化基地,濱海新區將提升海水淡化設備國產化水平,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提高海水淡化能力,擴大海水淡化水應用規模。到2020年,全市
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獲悉,時代新材已搶先涉足三沙市海水淡化項目。時代新材董秘季曉康透露,旗下華軒水務日產10噸-50噸的小型海水淡化設備將在三沙地區推廣。日前獲得政府資金支持并被列為中央節能重點工程、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示范項目的“海水淡化成套設備生產線項目”計劃在三沙地區實現突破。 除海
氣候變化和全球工農業的迅速發展使得淡水資源缺乏的問題日益嚴重,據聯合國統計,目前全球至少有10億人正面臨著淡水資源的危機,2025年,這個數字將會是18億?中國更是如此,中國人口占全球的20%,但是淡水供應量僅占全球供應量的6%?因此,如何應對全球水資源缺乏的問題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緊迫的問
據中國水網消息,國家發改委日前印發《關于公布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試點單位名單(第一批)的通知》,多個城市、工業園區及海島等入選,并提出要大力發展海水淡化產業。這是去年底國家出臺《海水淡化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后的首個配套政策。 此次入選第一批名單的城市和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簡單地說就是通過高溫、蒸餾、反滲透等工序,把普通海水變成淡水的過程。在我國,淡化水廣泛應用于沿海地區電力、石化、鋼鐵等高耗水行業及海島生產生活用水。近日,國家海洋局發布《2012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12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95個,其中最大的海水淡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根據國家海洋局,下發關于公開征求海洋行業標準《低溫多效海水淡化阻垢劑阻垢性能的測定 人工海水碳酸鈣沉積法》意見的通知文件。 海水淡化是緩解我國沿海地區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低溫多效是我國重點發展的兩大主流海水淡化技術之一,特別是在北方沿海受到重點關注。低溫多效海水淡化裝置運行
海水淡化作為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具有“不淹地、不移民、不爭水、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特點,能穩定供水、應急供水和戰略性供水,是解決沿海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 不過,目前一些公眾對海水淡化水的使用仍存在顧慮。“這主要是因為對海水淡化技術的了解不夠。”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所長
海水淡化作為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具有“不淹地、不移民、不爭水、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特點,能穩定供水、應急供水和戰略性供水,是解決沿海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 不過,目前一些公眾對海水淡化水的使用仍存在顧慮。“這主要是因為對海水淡化技術的了解不夠。”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所長
正在此間參加北京國際海水淡化論壇的專家28日說,海水淡化正成為獲取淡水的重要手段,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之一“膜法”的成本越來越低,推動了中國海水淡化產業的迅猛發展。“反滲透膜法”是通過一道道只讓淡水能通過的膜,去除鹽分及其他成分。化工分離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從堦說,膜就是一個網眼極細的濾網,這個濾網
風生海水淡化研究院的非并網風能海水淡化一體化設備“新型海水淡化技術替代了傳統海水淡化技術,實現了核心裝備一體化,體積小、效率高、成本低。并且沒有傳統的高壓泵、能量回收器和增壓泵,利用數字液壓柱塞缸將海水更高效、更穩定、更經濟地轉化為淡水。”在青島國際院士港風生海水淡化研究院展廳內,倪維斗院士團隊核心
上周末,國家發改委印發了《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產能達到220萬立方米/日以上。業內人士表示,規劃有利于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未來幾十年內海水淡化市場將有近千億元的商機,多股迎來利好。 ■規劃 日產能達到220萬立方米 規劃指出
作為淡水資源補充的重要途徑,海水淡化產業備受關注。我國大力推廣海水淡化項目,近年來催生了不少新技術、新設備以及新模式,為整個市場注入了更多活力。未來,在成本持續下降的基礎上,海水淡化相關設備和服務都將迎來更旺盛的市場需求。技術+裝備+模式三效合一 全面催熱海水淡化產業 2017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