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SCI論文寫作文章各個部分應注意的問題及一些固定模式和套路。 Abstract 整體要求簡練,言簡意賅,因為絕大部分journal對Abstract都有字數限制,一般150~250words. 先簡單描述一下自己工作的前沿背景,幾句話,然后引出自己的實驗(“In this paper….”; “Herein..” or “Here, we…”),主要陳述實驗結果,可稍帶提一下所用到的重要方法的名稱,然后說明你的結果的意義“There data suggest….”;最后總結拔高“In a word….”or “in summary…..”。 Introduction 描述跟你的實驗相關的領域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自然的過度到你的實驗意義和重要性。“Although…..there are still… so far”“Here, for the first time, we have used…..”。如果你前......閱讀全文
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曝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涉嫌論文“造假”。在詹啟敏遭到質疑的25篇論文中,大體可分為三類:實驗圖像重復,違反動物實驗倫理以及實驗結果或存在常識性錯誤,還有個別為引物無效或缺失。 在PubPeer上,目前詹啟敏團隊對四篇論文進
異煙肼滅犬論文作者回應爭議 “異煙肼滅犬”論文作者:實驗僅限實驗室,沒推廣 日前,一篇名為《遛狗要拴繩,異煙肼倒逼中國養狗文明進步》的文章在網上熱傳, 文中提出一種“黑科技”——用治療人類結核病的藥物異煙肼(音同“井”)毒殺犬類。 該文章還借此建議,人們可以在小區內撒播這種對人類無害的處
今天,由國內外二十家實驗室負責人聯名撰寫的一篇名為“Questions about NgAgo”的學術論文在Protein Cell雜志上發表(Burgess et al., 2016),首次公開以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的形式提出無法重復韓春雨的NgAgo實驗,將針對韓春雨的NgAgo技術的爭論推入了
“實驗可控性非常高,重復率在我的實驗室達到了90%。”半年前,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正春風得意。那是2016年6月2日,浙江大學醫學院報告廳內,座無虛席,過道都擠滿了學生,韓春雨在介紹新發現的一種基因編輯技術,講述過程中,他愉快地抖了很多“包袱”,基本都響了——人們報以陣陣笑聲。 5月2日,
對韓春雨研究成果的質疑一波接一波,利益相關者和機構也逐漸浮出水面 “實驗可控性非常高,重復率在我的實驗室達到了90%。”半年前,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正春風得意。那是2016年6月2日,浙江大學醫學院報告廳內,座無虛席,過道都擠滿了學生,韓春雨在介紹新發現的一種基因編輯技術,講述過程中,他愉快地
8月8日,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向非營利性質粒共享信息庫Addgene提交新版的詳細實驗方法,并補充了數項應當注意的問題。 此前,韓春雨領導的課題小組發明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被國內媒體譽為做出“諾獎級”實驗成果。然而,論文發表兩個月后,全球仍沒有一家實驗室對外宣布能夠完全
2013年10月,Richard Young收到了一封措辭禮貌,但態度強硬的郵件。寄信人是“調查癌癥生物學領域近期一些論文可重復性的研究者團隊”中的一員。Young是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生物學家,他于2012年在《細胞》(C
2013年10月,Richard Young收到了一封措辭禮貌,但態度強硬的郵件。寄信人是“調查癌癥生物學領域近期一些論文可重復性的研究者團隊”中的一員。Young是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生物學家,他于2012年在《細胞》(C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室印發 《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嚴查科研不端行為。不久前,神經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為研究生開講 《科研誠信上的不端行為和灰色地帶問題》。這是六年來蒲慕明第三次主講這門課。作為神經所研究生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室印發 《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嚴查科研不端行為。不久前,神經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為研究生開講 《科研誠信上的不端行為和灰色地帶問題》。這是六年來蒲慕明第
63歲的祝國光博士至今還記得,當初在海外頂級醫學期刊上看到有關中藥和西藥對治療心肌梗塞疾病具有同等療效的學術論文時,那種難以言狀的興奮之情。 時隔數月,他卻驚訝地發現,那些看起來水平非同尋常的學術論文大都是編造的,而且論文的作者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著名中藥藥理學家李連達
8月3日,韓春雨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上的那篇著名論文正式撤稿,但是圍繞這件事情的議論和反思,顯然還會繼續下去。 人們很容易由此聯想到此前日本女科學家小保方晴子的學術造假事件。但這兩起事件的最大不同在于,小保方晴子論文中的關鍵實驗結果圖曾被人為修改,而目前無人指出韓春雨論文的圖片存在“PS
“如果最后證明文章的東西是虛構的,我表示非常遺憾,我參與到里面了,我不會逃避這個責任。”針對目前各方對于NgAgo技術的質疑,浙江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研究員、韓春雨論文的共同專利申請人、論文的另一合作者沈嘯回應,“這次事件無論結果如何,是個標桿性事件,對各界都有很大的啟迪。政府、媒體、科研單位以
“如果最后證明文章的東西是虛構的,我表示非常遺憾,我參與到里面了,我不會逃避這個責任。”針對目前各方對于NgAgo技術的質疑,浙江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研究員、韓春雨論文的共同專利申請人、論文的另一合作者沈嘯回應,“這次事件無論結果如何,是個標桿性事件,對各界都有很大的啟迪。政府、媒體、科研單位以
近年來,由于細胞系污染、實驗技術本身存在問題而有待改進、實驗結果無法重復和研究人員存在學術不端等缺陷,不少論文的實驗結果廣受質疑,甚至論文慘遭撤回。基于此,小編針對近期這方面的相關新聞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1.PLoS ONE:HeLa細胞幽靈---細胞系污染導致大約3.3萬篇論文存在問題
在過去幾個月里面,我幫助不少研究生修改過學術論文。其中有一些人的論文的研究內容和結果非常好,但是,在他們論文撰寫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現在回國了,我想應該是時候把這些問題總結一下,希望將來研究生們能夠避免這些問題,提高科研論文寫作效率。 問題(1):摘要與結論幾乎重合。這一條是我見過研究生論文中
河南日報退休高級編輯,大河健康報退休總編,河南農大兼職教授,中國新聞獎獲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經常來圖書館借書、看書的讀者,如今喜歡看書的人真是難能可貴。看年齡,大家多數是60后、50后,少數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專業的大學生,但是大家在中學階段都學過化
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基因編輯實驗結果,引發13名學者質疑一事又有新進展。河北科技大學向媒體做出書面回應,稱已有獨立于該校之外的機構運用韓春雨團隊的NgAgo技術實現了基因編輯,該機構與韓春雨團隊的合作正在洽談中,具體信息該校會適時向社會公布。 全文如下: 關于輿論質疑韓春雨成果情況的回
雖然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早已成為歷史,但王方定為其所做的貢獻卻留下永恒的印記——60多年來,這位放射化學家帶著極大的責任心和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無比熱愛,投身到我國核工業創業者的行列,為我國核工業事業上下
一、前言 原先我是準備等到畢業的那一天,痛痛快快地哭過了之后,一口氣寫掉這篇文章的。其實一直在零散時間打腹稿,差不多已經煲熟了。剛才有同樣讀博士讀得凄凄慘慘切切的師兄表示期待,于是一橫心決定現在就寫了。何況,早點讓更多還沒上博士這條船的弟妹們看到,提醒他們讀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能多挽救一個像我
前言 原先我是準備等到畢業的那一天,痛痛快快地哭過了之后,一口氣寫掉這篇文章的。其實一直在零散時間打腹稿,差不多已經煲熟了。剛才有同樣讀博士讀得凄凄慘慘切切的師兄表示期待,于是一橫心決定現在就寫了。何況,早點讓更多還沒上博士這條船的弟妹們看到,提醒他們讀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能多挽救一個像我們哥
“論文造假”的輿論風暴又起。 12月12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召開的2016年“捍衛科學道德反對科研不端”通報會上,曝出2015年國際著名學術刊物撤銷論文的重磅消息。 據通報,自2015年3月開始,《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出現
隨著疫情形勢穩定,高校學子們度過的無比悠長的假期即將進入尾聲。截至目前,公布具體開學時間的省市,包括江蘇、山西、廣西、寧夏和四川等地。 例如,江蘇在3月宣布高校以4月13日為開學起始時間做好開學準備;山西則給出了本碩博畢業年級按4月10日開學準備,高職、高專畢業班按4月15日做開學準備;廣西也
備受關注的韓春雨基因編輯論文爭議事件近日有了結果,韓春雨團隊在英國著名學術刊物《自然》子刊《自然?生物技術》網站上發表撤稿聲明。“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安諾杰告訴新華社記者:“此次撤稿展現并證明了科研群體對于維護科學發現過程基本規律的承諾。” 確實,這次撤稿首先證明了科學界的“自凈”
備受關注的韓春雨基因編輯論文爭議事件近日有了結果,韓春雨團隊在英國著名學術刊物《自然》子刊《自然·生物技術》網站上發表撤稿聲明。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安諾杰告訴新華社記者:此次撤稿展現并證明了科研群體對于維護科學發現過程基本規律的承諾。 確實,這次撤稿首
劃重點:2018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公布了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未發現主觀造假情況,撤回榮譽稱號及相關科研經費和獎勵。 9月1日,韓春雨通過校方對處理結果表態:撤稿論文的實驗設計存在缺陷、研究過程存在著不嚴謹,面對質疑未能冷靜對待,對此致歉。 8月31晚,河北科技大學官網
不久前,從第26屆ACM國際多媒體會議(ACM Multimedia)傳來喜訊,大連理工大學國際信息與軟件學院2015級本科生次元政的論文《基于條件對抗網絡的深度用戶引導線稿上色方法》被大會全文錄用。ACM國際多媒體會議是中國計算機學會認定的計算機圖形學與多媒體領域的A類會議,這也是該校迄今為止
1 先說幾句題外話吧。 你可能還記得,2019年12月份,中國學術界出過一個大新聞——中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指控學術論文造假。短時間內,他實驗室發表的數十篇論文被人指出,可能存在圖片拼接、一圖多用等問題。這個話題,我在巡山報告里也有所涉及。 引用一段: “我仔細閱讀
方舟子公開發文質疑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成果存在“不可重復復制操作”的問題,暗指韓春雨科研成果的真實性,并批評韓春雨對質疑的回應態度。 今年5月2日,《自然》系列頂級刊物《Nature Biotechnology》(中文名《自然生物技術》)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河北科技大學生物科學與
方舟子發文質疑韓春雨“諾獎級”實驗成果 近日,方舟子公開發文質疑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成果存在“不可重復復制操作”的問題,暗指韓春雨科研成果的真實性,并批評韓春雨對質疑的回應態度。 今年5月2日,《自然》系列頂級刊物《Nature 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