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診斷支氣管肺炎?
據急性起病、呼吸道癥狀及體征,一般臨床診斷不難。必要時可做X線透視、胸片檢查,或咽拭子、氣管分泌物細菌培養或病毒分離。其他病原學檢查包括抗原和抗體檢測。白細胞明顯升高和粒細胞增多、血清C反應蛋白升高時有助于細菌性肺炎的診斷。白細胞減低或正常,則多屬病毒性肺炎。......閱讀全文
如何診斷支氣管肺炎?
據急性起病、呼吸道癥狀及體征,一般臨床診斷不難。必要時可做X線透視、胸片檢查,或咽拭子、氣管分泌物細菌培養或病毒分離。其他病原學檢查包括抗原和抗體檢測。白細胞明顯升高和粒細胞增多、血清C反應蛋白升高時有助于細菌性肺炎的診斷。白細胞減低或正常,則多屬病毒性肺炎。
如何診斷支氣管擴張癥?
1.幼年有誘發支氣管擴張癥的呼吸道感染史,如麻疹、百日咳或流感后肺炎病史,或肺結核病史等。 2.出現長期慢性咳嗽、咳膿痰或反復咯血癥狀。 3.體檢肺部聽診有固定性、持久不變的濕啰音,杵狀指(趾)。 4.X線檢查示肺紋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亂,其中可見到卷發狀陰影,并發感染出現小液平,CT典型
支氣管肺炎臨床路徑
? 一、支氣管肺炎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支氣管肺炎(ICD–10:J18.0)。???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小兒內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一般臨床表現:起病或急或緩,常伴有發熱,熱型不定,新生兒或體弱兒亦
怎樣檢查支氣管肺炎?
1.血象 細菌性肺炎患兒白細胞總數大多增高,一般可達(15~30)×109L,偶可高達50×109L。粒性白細胞達0.60~0.90。但在重癥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革蘭氏陰性桿菌肺炎,白細胞可不高或降低。病毒性肺炎時,白細胞數多數低下或正常。 2.細菌檢查 肺穿刺細菌學檢查最可靠而被認為是“黃金
如何診斷毛細支氣管炎?
一、臨床表現 1.初起有發燒、惡寒、頭痛、咽干等。 2.主要癥狀為咳嗽、咳痰。 二、疾病類型 1.急性支氣管炎初期為干咳,痰量逐漸增多,漸成粘液膿性痰。 2.慢性支氣管炎以持續性咳嗽為主,多月不愈,早晚加重,尤以夜間為明顯。痰量或多或少,以咳出為快。癥,狀在夏季較輕,冬季易出現急性發作
支氣管肺炎的基本介紹
支氣管肺炎又稱小葉肺炎,是小兒的一種主要常見病,尤多見于嬰幼兒,也是嬰兒時期主要死亡原因。肺炎多發生于冬春寒冷季節及氣候驟變時,但夏季并不例外。甚至有些華南地區反而在夏天發病較多,患病后免疫力不持久,容易再受感染。支氣管肺炎由細菌或病毒引起。 支氣管肺炎多發生于冬春季節及氣候驟變時,有些華南地
如何診斷過敏性肺炎?
盡管過去認為血清沉淀抗體陽性即可明確診斷,但血清抗體的存在既不敏感也不特異。診斷依據環境接觸史,有關臨床特點,胸部X線和肺功能測定及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作出。接觸病史可提供線索(如工作時接觸過抗原的人可無癥狀,或癥狀可在再次接觸后48小時重新出現)。接觸致病抗原的病史并不易查出,尤其是“空調肺”(加
如何診斷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的診斷依據為臨床癥狀及x線改變,并排除由其他病原體引起的肺炎。確診則有賴于病原學檢查,包括病毒分離、血清學檢查以及病毒抗原的檢測。呼吸道分泌物中細胞核內的包涵體可提示病毒感染,但并非一定來自肺部,需進一步收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或肺活檢標本作培養分離病毒。血清學檢查常用的方法是檢測特異性Ig
小兒支氣管肺炎常規治療方式
【一般資料】女性,2歲2個月,幼兒【主訴】發熱5天、咳嗽4天【現病史】患兒于5天前受涼后起病出現反復發熱,體溫不詳,無畏寒、抽搐,次日出現咳嗽,呈陣發性,無痰,氣促不伴喘息,輕微流涕、打噴嚏,無嘔吐及腹瀉,精神食納佳,大小便正常,我院門診治療(6.30頭孢西丁、7.1頭孢替唑)后仍反復發熱,咳嗽明顯
治療支氣管肺炎的相關介紹
1.一般治療 (1)護理環境要安靜、整潔。要保證休息,避免過多治療措施。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使空氣比較清新,并須保持一定溫度、濕度。 (2)飲食應維持足夠的入量,給以流食如人乳、牛乳、米湯、菜水、果汁等,并可補充維生素C、A、D、復合維生素B等。對病程較長者,要注意加強營養,防止發生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