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應對大氣污染形勢嚴峻,替代化石能源的任務繁重,隨著新型城鎮化進展加快,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清潔能源體系勢在必行 《生物質能“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生物質年利用量超過5000萬噸標準煤,其中生物質發電要達到130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780億千瓦時,生物質成型燃料1000萬噸,生物液體燃料500萬噸。然而,從生物質各產業的具體政策和實施成效來看卻差強人意。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營造生物質能發展的大環境 “新型城鎮化的‘新’體現在不再靠重、化工業,不趕農民上樓,農民不再背井離鄉即可就業,中小城鎮保留田園風光……”在2014中國國際生物質能大會暨展覽會上,中國農業大學生物質工程中心教授程序表示,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就是實現新型城鎮化可以依賴的支柱型產業。程序解釋說,生物質能產業產品不愁“賣”,有氣、固、液態多種能源形態和電能,可形成多種產業,容納大量就業,“農民就業、增收,城鎮建設需要的資金,都有了......閱讀全文
當前,生物質發電產業業發展舉步維艱。 據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發電分會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近70%的投運生物質電廠“燃料費用即時支付及燃料收儲運困難,基本抵消了生物質發電產業的天 然優勢”,甚至有些電力集團以少虧損作為對生物質發
北京7月3日電,2018年6月11日,《關于公布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第七批)的通知》,將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排除在補貼范圍外,使行業對6月17日印發的《關于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試點項目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期待熱情有所減少。 有業內人士綜合分析,“
中國生物質能資源豐富,可利用的生物質包括農業秸稈剩余物、林業生產和加工剩余物、能源植物和作物、有機垃圾和人畜糞便等,據統計可作為能源利用的總量約為4億至5億噸標準煤。 在筆者看來,在中國開展農林業生物質發電產業,可以提高農村能源應用水平、帶動農業機械化裝備發展、拓展農業產業領域、穩定并增加
2017年11月上旬,黑龍江省部分地區由于秸稈焚燒治理不力導致空氣質量爆表。11月28日,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和哈爾濱、佳木斯、雙鴨山、鶴崗4市政府更是因空氣污染問題被環保部約談。秸稈露天焚燒直接污染大氣環境,對重污染天氣的形成和加重起到推波助瀾作用。尤其是秋冬季節秸稈焚燒,對PM2.5日均濃度影
保存量對產業的危害 目前對于生物質發電產業來說,國補大門似乎已經開始關閉。于是業內便出現了一種聲音,那就是要力保已投建項目補貼不失,對于新增項目則從熱電聯產轉向清潔能源供熱和生物質天然氣工業化。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種聲音貌似看上去很有道理,也是一種對現實的無奈選擇。但是將它解剖開了一看,其中卻
隨著全球化石能源供應逐漸緊張,生物質作為一種原料來源廣泛、污染性低、可再生性強、運輸和儲存都更加方便的清潔能源,吸引了人們的目光。近年來,人們對生物質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研究,逐漸發現了生物質能源的多種利用方式。在諸多生物質利用技術中,生物質發電技術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利用技術之一。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強和規范生物質發電項目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規范生物質發電產業的發展。對于一些生物質發電廠普遍存在的摻燒問題,《通知》提出,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嚴禁摻燒化石能源。《通知》要求,加強對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運行的監督,依據職責分工,能源、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強和規范生物質發電項目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規范生物質發電產業的發展。對于一些生物質發電廠普遍存在的摻燒問題,《通知》提出,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嚴禁摻燒化石能源。《通知》要求,加強對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運行的監督,依據職責分工,能源、
進入6月,對于燃煤生物質耦合發電來說,真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6月21日,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下發了國能發電力[2018]53號文件《關于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試點項目建設的通知》,正式公布了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試點名單,84個項目涵蓋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憂的是,6月11
發展新能源是實現低碳經濟的行之有效的途徑,對保護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目前新能源面臨著財政補貼不及時、缺乏新能源發電配額標準以及融資困難等因素,制約了它的發展。尤其是面對美國、歐盟等國家采取雙反政策,我國新能源財政補貼環節以及手段應有所改善。根據發達國家新能源財政補貼政策現狀,結合我國新能源
在新能源發電領域,生物質發電有后來者居上的態勢。但是,當前生物質發電中存在一些實際問題,急需引起有關部門和相關領域人士的高度重視。 第一,生物質發電的投資和發電成本遠高于火力發電。一是生物質電廠建設投資成本較高,相當于同等規模火電廠的兩倍左右。二是生物質發電對成本的控制力不強。燃料供應不論在數
隨著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多和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看上去很美”的“碳零排放”生物質能源,為何一直長不大?從7月4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大會上獲悉,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農業部正多方推進生物質能利用。 據介紹,國家發改委將繼續以秸稈綜合利用為核心,實施秸稈氣化、秸稈清潔能源運營、秸稈固
近日,國家能源局和環保部發布的《關于開展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為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加強固廢和垃圾處理,將開展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試點工作。 為此,業內專家認為,開展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試點,利用既有燃
——為編制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元春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1月初在北京宣布啟動全國人民為編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作者謹以此文相獻。我國需要新的國家能源戰略 近年全球氣候變暖和化石能源資源漸趨枯竭的壞消息頻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
在新能源發電領域,生物質發電有后來者居上的態勢。截至2012年底,全國累計核準容量達8781MW其中并網容量5819MW,在建容量2962MW,并網容量占核準容量的66%。根據中國銀行課題組對相關企業的實地調研,當前生物質發電存在的幾個實際問題須引起高度重視。 (1)生物質發電成本遠高于火電:
生物質能源是世界公認的繼煤、石油、天然氣后第四大能源庫,發展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成為全球共識,生物質能正成為國際上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選項。總體來看,截至2014年年底,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終端市場占比18.6%,其中總的生物質能占比為73%,扣除傳統生物質能比例也達到30%。圖片來源于網絡
短短兩個月內,國家發改委已兩度出臺有關生物質發電的扶持政策。而在此前后,相對風能電廠、太陽能電廠等要低調得多的生物質電廠正在改變試探的姿態,業內多家企業明顯加快了市場布局步伐。記者10月中旬到我國規模最大且擁有自主技術的綠色能源企業之一―――武漢凱迪控股投資有限公司
5月過后,炎炎夏日隨即到來,環保市場的熱度也繼續上升。各環保公司項目中標、投資公告接連不斷,永清環保、東方園林、鐵漢生態等多家公司更是單月拿下數個項目。根據點綠小編的統計,5月份環保公司投資中標工程項目50多個,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 永清環保:單月簽署項目最多 根據統計,永清環保5月份共簽署
2012年12月29日,國務院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
生物質能產業已初具規模,據《生物質能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到2015年,我國生物質能年利用量超過5000萬噸標準煤。其中,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1300萬千瓦,生物質年供氣220億立方米,生物質成型燃料1000萬噸,生物液體燃料500萬噸,生物質能產業將新增投資1400億元,年銷售收入可達到10
生物質發電兼具經濟、生態與社會等綜合效益,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被外界普遍看好,且已被各類資本鎖定,看似將要面臨一個快速發展期。但是業內普遍認為各種不確定因素正在增多,如環保、電價、政策、資金及技術方面。最為重要的是,作為主要原材料的秸稈在使用上至今未有顛覆性突破,是該行業發展的硬傷
11月17日,2015中國清潔燃料發展論壇在青島召開。中節能(宿遷)生物質能發電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高偉表示,現代生物質能的發展方向是高效清潔利用,將生物質轉換為優質能源,生物質發電是主流利用方式之一。 據高偉介紹,現代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誕生于丹麥,該國BWE公司率先研發秸稈等生物質直燃發電技
業內人士認為,21世紀是化石能源逐漸向可再生清潔能源轉型的世紀。除傳統的水能外,新興的可再生能源中一馬當先的是生物質能。中國是生物質資源的大國富國,且生物質能源技術成熟,可與農業現代化、綠色城市化、生態環保建設和發展循環經濟、減少油氣對外依存度等協同推進 生物質能專業論壇于日前在京召開,業內眾
霧霾圍城之下,作為清潔可再生的生物質能源成為關注熱點。業內期望生物質能源在消除城市霧霾,改進城鄉能源結構,甚至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因為缺乏缺少技術標準與產業標準體系,生物質能源產業化程度和產業規模弱于其他可再生能源,而且市場亂象頻出,一些發電
滬府發〔2011〕90號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現將《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
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日前發布《2013中國生物質發電建設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累計核準容量達到1222.6萬千瓦,其中并網容量779萬千瓦,占核準容量的63.72%。報告預計,截至2014年底,生物質發電裝機將有望達到1100萬千瓦,上網電量有望達到500億千瓦時。 據
一邊是夏秋季節秸稈焚燒禁而不止,一邊卻是生物質發電廠“餓著肚子啃樹皮”。 據江蘇省電力行業協會日前透露,江蘇省已建成投運的13家生物質發電廠,出現了家家虧損的局面。其中,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從 2006年至今累計投資超過10億元,在如東、淮安、泗陽、鹽城建成投運的4座生物質發
發展新能源是實現低碳經濟的行之有效的途徑,對保護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目前新能源面臨著財政補貼不及時、缺乏新能源發電配額標準以及融資困難等因素,制約了它的發展。尤其是面對美國、歐盟等國家采取雙反政策,我國新能源財政補貼環節以及手段應有所改善。根據發達國家新能源財政補貼政策現狀,結合
“我們公司由此前的連續四年平均虧損5000萬元降到今年只虧損2000萬元了,我們在明、后年做到微虧、持平、微盈都是有希望的。”內蒙古毛烏素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京陸對記者表示,經過上一次摔跤后,生物質發電行業的腳步會扎實,這個行業也一定會再度興起。 作為新能源之一的生物質發電,生物質發
一、轉變發展方式破解資源環境危機 人類工業文明走到今天,已面臨著資源、生態環境、全球氣候變暖為表現的危機。各種危機的集中爆發預示著工業文明的化石經濟發展模式已經走到盡頭。美國未來預測大師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這樣寫道:“我們正處于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石油世紀的最后階段,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