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排放量大、農業和農村水污染防治問題突出、飲用水水源地存在安全隱患……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一場嚴重的水污染危機擺在了國人面前。 面對嚴峻的挑戰,中國加快水體污染治理的步伐異常堅定。自修訂環保法、頒布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后,今年5月至6月間,一場水污染防治法實施以來最大規模的執法檢查全面展開。 張德江委員長對此次執法檢查高度重視,作出重要批示:“水是生命之源。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水污染的情況相當嚴重。防治水污染,保障水生態安全,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事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要通過執法檢查,督促落實水污染防治法,進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推動形成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 ......閱讀全文
《廣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2019年5月14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 為了保護和改善水環境,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
關于征求《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修改意見建議的公告 為了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保障人民群眾積極有序參與立法活動,現將《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并于2019年1月14日前將修改意見和建議反饋至省人大常
日前,中國固廢網獲悉,《北京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規劃》已經印發。規劃指出:到2020年,土壤環境質量在總體良好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穩定。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再開發利用的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文如下:
導語:目前,我國大力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創新治污模式,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相關政策文件,激發企業第三方治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推進第三方治理市場建設,助推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發展迎來新的高潮。 環境保護第三方治理的本質是政府打破市場壁壘,將促使過去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防治水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保證水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等地表水體以及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另由法律規定,不適用本法。 第三
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領域之一,水污染防治正進入攻堅期。為此,各地近期正加快出臺水污染防治攻堅路線圖,同時強化水污染防治考核和督查的工作。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水十條”加壓以及中央環保督察的扎實開展下,各地在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同時,也加快了水環境綜合治理市場需求的增長。 地方水污染
財政部 環境保護部關于推進水污染防治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 財建〔2015〕9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兵團財務局、環境保護局: 切實加強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國家水安全,關系國計民生,是環境保護重點工作。在水污染防治領域大力推廣
“日產液態奶80噸,產生污水近200噸”,天津津河乳業投資350萬元進行第三次污水處理技術升級改造,今年解決了這一難題。經過處理后排出的清水可用于灌溉農田、澆花種草等。“不僅節約了水資源,也使企業走上了科學發展的路,這錢花得值。”公司負責人說。近年來,天津不斷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近日,天津出臺貫
15日下午,自治區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場記者會,主要就公眾關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水污染防治條例(草案)》(下文簡稱條例草案)的有關情況答記者問。15日下午,自治區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場記者會。廣西新聞網記者 冼妍杏/攝 廣西水環境保護形勢嚴峻 水污染防治條例夯實法制基礎 廣西水
近日,《海南省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正式印發,《計劃》規定了2017年海南省水污染防治的年度目標以及重點工作安排,具體詳情如下: 海南省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 為貫徹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海南省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海南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和《海南省城鎮
記者今天從全國人大常委會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了解到,為全面了解水污染防治法的貫徹實施情況,進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張德江委員長對此次執法檢查作出重要批示。 張德江指出,水是生命之源。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
國務院印發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采取環境績效合同服務、授予開發經營權益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加大水環境保護投入。但是,在當前水污染防治項目投資回報率普遍偏低的大環境下,政府和社會資本如何聯姻? 財政部、環境保護部近期印發的《關于推進水污染防治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給出了什
進入2015年以來,各省區市陸續召開了地方兩會,從各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環境污染治理成為2015年地方兩會的一大焦點。各省區市在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紛紛出臺了重磅措施,打響了環境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未來“美麗中國”的實現應該不會太遠。 大氣污染防治成為工作重中之重 近年來,以迅猛態勢席卷
近年來,我國環保投入逐年增加,但為何環境質量仍未得到明顯提升?有專家認為,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很多環保設施并未真正發揮作用,因缺乏社會責任和有效監管,工業企業自覺控污減排的意識淡薄,我國污染治理“誰污染、誰治理”的思路已很難行得通。大力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新模式,確立“污染者付費、專業化治理”新思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在國內七大水系中,遼河污染位居首位。經過大力治理,遼河提前摘掉污染的“帽子”。但由于眾多因素,遼河治理任重道遠 不久前記者獲悉,2014年,在遭受62年來最嚴重旱災的不利情況下,遼寧省遼河流域經受住了歷時一整年的“摘帽”國家復檢的考驗。遼河“摘帽”已無任何懸疑。 據國家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這些曾經真實的存在,現在卻成為淮河流域人民的期盼。 伴隨著《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的出臺,淮河治理又翻開了新的篇章。在諸多剛性指標的引領下,讓淮河變清還有多少路要走?帶著這一問題記者走訪了沿淮各省。 歷史:多措并舉綜合施策 “50年代淘米洗菜,6
水污染是我國主要的環境問題之一,直接影響公眾健康和環境安全。雖然我國高度重視水環境保護,采取了各種措施防治水污染,但近年來,水污染事件仍頻頻見諸報端,水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水污染事件為何頻發?如何破解水污染防治難題?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在紀念水污染防治頒布實施30周年座談會上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上午,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即通俗所說的“水十條”。 “通知”內容顯示,今后,國家將加強包括飲用水、地下水、湖泊流域水以及排放污水等水體的全面監測。全文內容如下: 附: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
“河北水污染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部分地區水環境質量不升反降,水環境保護任務十分艱巨。”在日前召開的河北省水污染防治百日會戰動員會上,河北省副省長張杰輝如此判斷河北水環境現狀。據了解,去年,河北七大水系中劣Ⅴ類水質約占三成。 像治理大氣污染一樣鐵腕治理水污染,橫下一條心、拿出硬舉措。河北水
我國水環境面臨著水量衰減、水質惡化的雙重壓力,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經黨中央領導小組一致審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簽發,頒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將作為未來幾十年水污染防治的行動綱領。 1、水污染防治面臨的形勢 早在20世紀70年代,北京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官廳水庫
8月29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參加審議和詢問。張德江在詢問結束時說,解決水污染防治問題時不我待,必須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下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8年,是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關鍵之年。這一年,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法規體系逐步建立,常態化、制度化、滾動式環保督察行動不斷加碼,以及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環保正在步入“強監管”時代。同時,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霧霾天氣多發、城市
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之后,我國又一項重大污染防治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將全面實施。這項總投資預計超過兩萬億元的計劃草案已報請國務院審議。 不少網民稱,近年來,民眾因水污染而引發的焦慮揮之不去,水污染的預防與治理已刻不容緩。水污染防治,要有頂層設計,更要有具體落實。加大投入、
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之后,我國又一項重大污染防治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將全面實施。這項總投資預計超過兩萬億元的計劃草案已報請國務院審議。 不少網民稱,近年來,民眾因水污染而引發的焦慮揮之不去,水污染的預防與治理已刻不容緩。水污染防治,要有頂層設計,更要有具體落實。加大投入、完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國務院今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
2016年5月28日,國務院印發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這一計劃的發布可以說是這個土壤修復事業的里程碑事件。這是繼去年(2015年)年發布“水十條”以來的又一重要舉措,二者的順利實施將為我國水環境保護事業做出重大 貢獻。筆者去年曾寫過兩篇有關“水十條”的評述文章,由于種種原因
浙江省浦陽江的水,曾經一度呈現出綠色、黃色、黑色,甚至粉色和乳白色,不能飲用、不能洗滌、不能灌溉、甚至不能觸碰,幾乎喪失了水的所有功能。面對觸目驚心的水污染狀況,當地政府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 2015年共實施“五水共治”項目30個,使全縣流域水質得到徹底改善。 浦江水污染治理只是全國水污染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