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衛干(中國社科院博士) 近日,荷蘭航空公司從上海進口了2000噸經粗加工的地溝油,將進一步加工提煉成航空生物煤油,供飛機作為燃料使用。飽受地溝油毒害的中國人仿佛開了眼:地溝油都能出口,都能提煉成航空燃料! 殊不知,對荷蘭航空這并不是什么新聞:2010年9月,荷蘭航空使用由地溝油提煉的生物燃油成功試航短途航班;2011年6月,使用同樣的生物燃油,成功試航了洲際航班。事實證明,飛機使用由地溝油提煉成的生物燃油飛行,在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現在需要期待的,是再利用盡快降低成本、上規模、產業化。 地溝油會帶來食品安全問題,但不為大眾所熟知的是,國內對地溝油的再利用開發一直沒有停止過,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此次荷蘭航空與上海某公司合作,便是該公司將地溝油粗煉成“0號生物柴油”,交荷蘭的燃料公司深加工成航空生物燃油。目前具備這種粗煉能力的國內公司并不在少數,每年由地溝油轉化的生物柴油年產量在30萬~50萬噸左右,廣泛運用......閱讀全文
地溝油讓老百姓深惡痛絕,如果有一種辦法能加以鑒別,可謂好事一件。正因如此,網上出現了各種鑒別地溝油的方法,有一些甚至成為“發明創造”。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云無心表示,網傳的方法目前都不能解決“不冤枉好油,也不放過地溝油”的難題。 便捷檢測法過于片面 冰箱法。上海一名高中
2017年,中國在水、固、危廢、節能減排多個環保領域都有建樹,讓人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趕緊跟隨宇墨來回顧一下今年中國創造了哪些“從無到有”的環保領域新事記,并從中收獲一些經驗啟發。圖片來源于網絡 水處理行業 電子束輻射技術成為工業廢水處理“新貴” 廢水的成分復雜,通過常規方法并不能實現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