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17年11月22日02:11,美國中部時間2017年11月21日12:11,加注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空煤油的海南航空HU497航班波音787型客機從北京起飛,跨越太平洋,平穩降落在美國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這標志著中國自主研發生產的1號生物航煤首次跨洋商業載客飛行取得成功。 本次用于跨洋商業載客飛行的生物航煤由中國石化下屬鎮海煉化公司生產,以餐飲廢油為原料,并以15:85比例與常規航煤調合而成。11月21日12:00,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煤產品加注到波音787型飛機上,11月21日14:31,由海南航空總裁、本次航班機長孫劍鋒駕駛的這架“綠色”航班由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起飛,共搭載186名乘客和15名機組人員,航班全程6100海里,飛行11小時41分。 據介紹, 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的航空煤油,原料主要包括椰子油、棕櫚油、麻風子油、亞麻油等植物性油脂,以及微藻油、餐飲廢油、動物脂肪等。與傳統石油基航空煤......閱讀全文
應對能源緊缺 改善生態環境 從今年6月1日開始,我國規定塑料購物袋的厚度不能小于0.025mm,國家產業政策也開始支持生物降解和生物基材料的發展,歐洲各國紛紛出臺政策推動生物降解塑料的應用。在全球能源緊缺、環境退化的壓力下,生物基與生物分解材料的開發和應用因此格外受到期待。 10月13至15日,
閔恩澤(1924 ~ ), 四川成都人。石油化工催化專家,中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 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中國綠色化學的開拓者。1980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 世紀60 年代參加磷酸硅藻土疊合、鉑重整
確保生物柴油的質量 ——Imperium Renewables可再生資源公司選擇Thermo Scientific 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 2010年1月6日,英國劍橋 — 服務科學,領先世界的賽默飛世爾科技于近日宣布,美國最大的生物柴油生產商----Imperium Renewables可再生
在9月3日舉行的海南—東盟經貿合作推介會上,我省成功引進一島外企業與省內企業在海口合作建設海南生物塑料產業園項目,將用植物淀粉生產生物塑料制品。 會上簽下的海南生物塑料產業園項目由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海南興偉塑膠科技有限公司等簽訂,一期投資3.5億元,年產值4.5億元,產品為生物基塑
2019年9月19日,英國食品標準局(FSA)發布新聞,在為英國食品標準局制作的新報告中已經對生物基食品接觸材料安全性進行了審查。 生物基食品接觸材料是由生物可再生資源制成的。它們來源是可持續的,通常是可生物降解或可堆肥的,是一種受歡迎的化石燃料材料的替代品。英國食品標準局的Prof. Ric
一家荷蘭生物燃料公司將從中國采購“地溝油”生產生物燃料的新聞,讓對“地溝油”回流餐桌憎惡已久的公眾拍手稱快。然而,盡管西方“地溝油上天”已經成真,但就此期待中國“地溝油”找到合理歸宿并不現實。 首先要澄清的是,東西方的“地溝油”有很大差別。西方食用油用得最多的是煎炸,“地溝油”成分相對簡單
歐盟委員會研究與創新總署生物技術部主任羅曼尼洛斯(Alfredo Aguilar Romanillos)日前表示,歐盟正密切關注生物經濟的發展,一些成員國已經對此形成了國家戰略,歐盟“Horizon2020計劃”將為此直接投入 47億歐元的經費,并將細化成多種行動計劃。 羅曼尼洛斯
每年超過930億個塑料飲料瓶最終在美國垃圾場填埋。 塑料,它們是耐用的,柔性的,并長久存在的。它們也是無處不在的。 對于這些普遍存在的聚合物,它們有哪些不被人喜歡的地方呢?它們是由碳和其他材料組成,然后經加熱、分解并成為可被塑造成幾乎任何形狀的塑料樹脂。 然而,碳通常來自石油,一種對環境有
生物燃料需求擴大,非洲引發“奪地”大戰。環保組織發布的研究報告表示,目前在非洲,至少有15個跨國公司在11個非洲國家的500公頃土地上種植生物燃料作物,以得到生物燃料的原材料。 該研究發現,歐洲和亞洲公司與當地政府簽訂協約,在非洲土地上種植甘蔗、麻風樹和棕櫚樹以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游淳研究員團隊在ACS catalysis雜志(IF=11.384)在線發表了題為“Stoichiometric Conversion of Cellulosic Biomass by in Vitro Synthetic Enzymatic Biosyst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閔恩澤吳征鎰兩院士獲獎;胡錦濤頒發獎勵證書 中共中央、國務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 (新華社記者李濤攝)
纖維素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可再生資源,可以被用來生產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學品。相對于傳統微生物發酵法利用纖維素進行生物制造,體外多酶系統可操作性強、產品得率高、反應速度快,已經被成功應用到催化纖維素完全轉化生產肌醇中。但在利用纖維素產電或產氫的體外多酶途徑中,由于反應途徑活化能高、關鍵酶比酶活低、下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4月24日宣布,當日清晨,加注中國石化生物航空煤油的東方航空空客320型飛機經過85分鐘飛行后,平穩降落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標志著中國自主研發生產的生物航空燃料在商業客機首次試飛成功。 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芬蘭之后第4個擁有生物航空燃料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國家,中
瑞士科學家在24日的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報告了一種生產塑料聚合物的新方法,可以獲得與傳統塑料特性相似、但是更可持續的生物塑料,且過程僅需30分鐘。這項研究表明,基于可再生資源的生物塑料——瓶級聚乙烯呋喃酸酯,已能夠在超短時間內獲得。 2018年,聯合國環境署首次聚焦一次性塑料污染問題,并
民航局徐超群副司長向中石化頒發項目批準書。 昨日下午,中國民航局在北京正式向中石化頒發1號生物航煤技術標準規定項目批準書,我國生物航煤也由此正式邁入產業化和商業化階段,成為繼美國、法國、芬蘭之后第四個擁有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國家,中石化則成為國內首家擁有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企業
??根據PRESCIENT & STRATEGIC INTELLIGENCE網最新市場預測,2017年全球生物復合材料市場價值達41.672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84.743億美元,預測期內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2.8%。市場增長受到諸如汽車行業對綠色復合材
中國民用航空局12日向中國石化頒發了我國首個生物航煤技術標準規定項目批準書,標志著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航煤產品獲得了商業化應用的“門票”。 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的航空煤油。此次獲得適航批準的1號生物航煤以棕櫚油和餐飲廢油為原料。 “地溝油”上天是否足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英國工程與自然科學研究理事會(EPSRC)及英國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NERC)的合作協議,2018年中英雙方在“低碳制造”領域共同征集和資助中英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共收到項目申請50項,經初步審查并與英方核對清單,確定47項申請通過初審,現將通過初
關于印發十二五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1〕58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加
2010年5月25日――波音和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簡稱“青島生物能源所”)宣布將組建一個聯合實驗室,以加快微藻生物燃料的研究并促進航空業可持續生物燃料的產業化進程。 該實驗室命名為“可持續航空生物燃料聯合研究實驗室”,將由波音與青島生物能源所共同出資和管理,后者是中科
近日,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高分子事業部功能膜團隊,首次研發出生物基聚合物中空纖維血液透析膜,該膜材料具有良好的血液透析性能、生物相容性及可控降解性能,有望用于血液透析領域,替代目前傳統的石油基聚合透析膜材料。 血液透析是維持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而透析膜是血液透析器性能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24日宣布,當日清晨,加注中國石化生物航空煤油的東方航空一架空客320型飛機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起飛,經過85分鐘技術飛行測試后,平穩降落。這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生物航空燃料在商業客機首次試飛成功。 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芬蘭之后第4個擁有生物航空燃料自主研
記者從中國民用航空局官方網站獲悉,該局12日向中國石化頒發了我國首個生物航煤技術標準規定項目批準書,而獲得適航批準的1號生物航煤乃是以棕櫚油和餐飲廢油為原料。“地溝油”煉航油飛上天引發關注,羊城晚報記者獲悉,南航等多家航空公司都有意合作。 _acK({aid:1807,f
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近日獲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復成立,建成天津首家中科院序列研究所,將成為中科院服務天津經濟社會發展的“橋頭堡”。該研究所的成立,將進一步加快我國工業生物技術體系建設,為天津市以及全國的工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2009年3月,天津市與中科
自從我國的經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人們對產品蛋白質含量有了進一步的要求,一些科學家已經在不斷的研究如何提高動植物體內的蛋白質方法,并且使用一些相關的儀器像全自動定氮儀來準確的了解蛋白質的含量。我們主要還是需要對蛋白質的性能特點進行了解的,主要包括拉伸度
9月2日,由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與波音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可持續航空生物燃料聯合研究實驗室”揭牌儀式在青島舉行。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所長王利生(第一排左一)、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張惠(第一排左二)、波音中國公司總裁王建民(DavidWang)(第一排右
工業上常見的副產品纖維素晶體被發現能夠增加材料的凝結強度,意味著這種可再生資源可被用于提高建筑材料的性能。 納米微晶纖維素(CNCs)是一種可再生資源,能從生物能源、農業和紙漿工業等領域的副產品中得到。CNCs是從一種叫做素微纖維的結構中提取出來的,它能讓植物的枝干更加堅挺、輕質和有彈性。普
德國政府17日發布生物經濟戰略,提出通過大力發展生物經濟,以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增加就業機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提高德國在經濟和科研領域的全球競爭力。 生物經濟是一種以可再生資源和生物技術為基礎的經濟形態。戰略指出,人類在21世紀面臨食品安全、氣候變化、土壤退化、生物多樣性等多重挑戰,生物
“乘坐加注了生物航煤的飛機,你不會有任何不同的感覺。”杭州石化副總經理莫國紅說。他在今年4月24日親身體驗了加注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空煤油的東方航空空客320型飛機試飛全過程。 經過85分鐘的飛行,飛機平穩降落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飛行過程中動力很足,與使用傳統航空燃料沒有區別
北京時間2017年11月22日02:11,美國中部時間2017年11月21日12:11,加注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空煤油的海南航空HU497航班波音787型客機,跨越太平洋,平穩降落在美國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這標志著中國自主研發生產的1號生物航煤首次跨洋商業載客飛行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繼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