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研究人員在經歷了10多年的挫折和丑聞后終于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但是實用性、倫理和法律障礙依舊難以逾越。 衍生自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胚胎干細胞。 近日,干細胞研究人員在經歷了10多年的挫折和丑聞后終于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兩個研究小組分別利用克隆成年人皮膚細胞衍生出了人類胚胎干細胞。該技術的承諾十分誘人:用于患者自身細胞相匹配的替代組織治療從糖尿病到帕金森氏癥等多種疾病。 但是研究人員還無法放松下來。實用性、倫理和法律障礙依舊難以逾越。而且,該方法還必須證明自己的價值可以打敗強大的競爭對手:一種不涉及胚胎的個性化干細胞制造法。 邁進一步 這個名為體細胞核移植的克隆技術曾因18年前的克隆多利羊而名聲大噪。科學家很快便學有所用,使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克隆了牛、老鼠、狗和其他動物。之后,急切的研究人員開始著手克隆人類細胞——雖然大多數科學家極力反對,但毋庸置疑的是,該方法產生的早期人類胚胎能夠被“收割”。......閱讀全文
干細胞的另一個名字叫“萬能細胞”,它們通常能夠成為受損組織與器官的“個性化”替代品。身體里有個類似于女媧的“干細胞”。女媧是摶土造人,干細胞的任務就是分化出各種功能細胞。然后這些細胞再進行特定的組合,行成我們身體內的各個組織和器官。故稱為讓生命延續的干細胞。我們的皮膚劃破了,過兩天自己就會愈合,又或
由胚胎干細胞分化而來的神經群,在培養基中聚集成球狀。圖片來源:Brivanlou Lab/Rockefeller University 胚胎干細胞(ES)為生命的早期發育提供了豐富的信息。類似于天文學家們回顧宇宙大爆炸,生物學家們也傾向于在這類細胞中尋找生命起源的秘密。科學家們將
獲準進入臨床研究 實現組織器官的修復和再生是臨床醫學研究人員和生物學家多年來夢寐以求的事情。1996年,當英國科學家利用動物體細胞克隆技術制造出克隆羊“多莉”時,人們看到這一夢想實現的可能。但隨后由于“體細胞克隆技術”備受爭議,政策等因素的限制,“人的體細胞克隆技術”在近十余年進展緩慢。
胚胎干細胞,是一種具有持久更新能力的細胞,它能夠或發育成幾乎所有人類的各種組織或器官,故其在醫學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與應用前景。 人胚胎干細胞是在人胚胎發育早期——囊胚(受精后約5—7天)中未分化的細胞。囊胚含有約140個細胞,外表是一層扁平細胞,稱滋養層,可發育成胚胎的支持組織如胎盤等。中
不用創建一個胚胎,而將成體細胞還原為胚胎狀態是一件棘手的事情。科學家們現已能重置一個成熟體細胞中的DNA,使該細胞能成長為人體內的任何細胞類型,如心臟肌肉細胞、神經細胞和膀胱細胞等。 一個病人到醫院診斷病情,醫生告知其診斷結果不太好,必須進行手術治療。 于是,醫生從病人的頭上拔出一根
北京時間4月6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研究組關于長非編碼RNA的最新研究成果“Distinct processing of lncRNAs contributes to non-conserved fun
通過把人源干細胞注入經過基因改造的豬胚胎,再將胚胎移殖到代孕母豬子宮內發育3~4周,科學家已經能夠培育長著人體器官的豬胎。未來幾十年,用動物胚胎生產人類器官或將成為現實,移植器官的來源將不再像今天這樣匱乏。 每年,全球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接受器官移植。雖然器官移植技術發展迅速,然而有限的捐獻器官數
小保方晴子學術做偽的新聞在全球整整火了一年,從這就可以看出,干細胞在醫學研究中有多么炙手可熱!還好,關于干細胞的研究的確有不少成果。20年前發現了胚胎干細胞,8年前有了誘導多能干細胞,可到底什么時候我們才能真的靠它們治病?各類研究和臨床試驗的回答是:馬上! 日本美女科學家小保方晴子2014年在
作為一名科學界的名人,Shoukhrat Mitalipov在過去的這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就已經體驗過了一番過山車式的大起和大落。Shoukhrat Mitalipov是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 in Beave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報道,少年性黃斑變性是一種罕見且常規療法無法治愈的眼病,在患病少兒步入成年時會導致失明。不過,患此病的病人有望成為世界上首批從一種胚胎干細胞療法獲益的人。 少年性黃斑變性,于1990年由斯特格(stargardt)首先報道,因此又名斯特格病,是一種原發于視網膜上皮層的
中國試管嬰兒已走過30年。但隨著規模擴大,醫院里的無主胚胎越來越多,醫院“不忍扔、也不敢扔”。如何破解這一困局? 今年是全球首個試管嬰兒誕生40年,中國首個試管嬰兒誕生30年。目前,中國每年出生的試管嬰兒高達20萬,位居世界第一。 試管嬰兒輔助生殖技術給無數家庭帶來了幸福和喜悅,但隨著其規模的不
“領跑”背后的監管難題 2009年5月,衛生部首次將干細胞治療技術歸為第三類醫療技術范圍,但具體監管標準并無細化 在北科位于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的寬敞辦公室里,胡祥侃侃而談,英文時常夾雜其中。2006年,北科被深圳市政府認定為高新技術產業;2009 年,深圳政府發布《深圳生物產業振
11月16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試點專項2016年度第一批項目申報指南正式在科技部門戶網站對外公布,“干細胞及轉化研究”名列其中。“十二五”期間,我國累計支持干細胞相關的重大科研項目近170項,支持經費超過24億元。在這場新興的研究熱潮中,中國沒有缺席。 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
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的黃禹錫教授因干細胞研究論文造假被揭發而從事業的巔峰跌至谷底。時隔兩年,造假風波也早已經塵埃落定。但是,最近的一項追查黃禹錫當時所有的干細胞來源的研究卻讓人再次感嘆其一時的疏忽導致與另外一項重大成果失之交臂。 由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和哈佛干細胞研究所研究人員公布在8月2日的
11月27日,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研究院李天晴團隊在《細胞報告》上發表論文,揭示了靈長類動物多能干細胞的嵌合障礙以及胚胎和干細胞作用的機制。 此前的研究證明,如果將猴子傳統培養的胚胎干細胞轉變成具有小鼠樣隆起形態的胚胎干細胞,就能整合到桑椹胚中形成嵌合體胚胎,進而產生嵌合體猴。 盡管證明了
細胞是構成人體組織器官的基本單位,人體大約由200多種類型的60萬億個細胞構成。在人的一生中,身體內各種細胞需要不斷地更新,而這些新陳代謝的任務就是由一類特殊的細胞——干細胞來完成。 揭秘干細胞 干細胞的“干”譯自英文stem,有“樹干”和“根源”之意。
對于細胞治療來說,春天似已到來;因頂層明確鼓勵開放和創新,實施層醫院渴望規范開展工作已蓄勢待發,然而,具體實施細則猶抱琵笆半遮面,遲遲沒有出臺,導致細胞治療的現狀與上述重大國家新政策發布前幾無二致。中國臨床細胞治療創新路在何方?實施細則不能出臺的障礙是什么?如何化解? 國務院今年5月14日宣布
在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兩項干細胞研究成果——“哺乳動物多能性干細胞的建立與調控機制研究”和“成體干細胞救治放射損傷新技術的建立與應用”,分別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是我國的干細胞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研究首次同膺國家科技獎。這不僅再一次將人們的眼球聚焦到干細胞
在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兩項干細胞研究成果——“哺乳動物多能性干細胞的建立與調控機制研究”和“成體干細胞救治放射損傷新技術的建立與應用”,分別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是我國的干細胞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研究首次同膺國家科技獎。這不僅再一次將人們的眼球聚焦到干細胞
《Science》剛剛公布的十大科學突破中,占據首位就是細胞重新編程技術(iPS,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這一才初初“面世”一年的干細胞 技術引發了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極大震動,引用《科學》雜志負責新聞的副主編Robert Coontz的話就是“這項研
近日,一則關于“兩顆卵子產健康幼鼠”的消息受到了關注,有些人認為此類研究改寫了生殖規則。那么改寫生殖規則的研究到底是怎樣的研究?該技術是否能在實驗室以外的地方用? 國際頂級期刊關注中國科學家建立的“類精子細胞”單倍體細胞系 悉知,被稱為改寫生殖規則的研究實際上是中國科學家目前研究的“類精子細
首個正式發表論文的帶頭人盛慧珍因多種原因離開團隊 最近英國原則上批準了一類人獸混合胚胎實驗。其實類似的研究在中國早已進行,并發表了論文。但由著名科學家盛慧珍領導的這一工作目前已基本中斷,整座大樓顯得空空蕩蕩。 9月5日,英國“人工受精與胚胎學管理局”(HFEA)原則上批準了一類人獸混
《Cell Stem Cell》雜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兩名新成員之一(另外一個雜志是Cell Host & Microbe),這一雜志內容涵蓋了從最基本的細胞和發育機制到醫療軟件臨床應用等整個干細胞生物學研究內容。這一雜志特別關注胚胎干細胞、組織特異性和癌癥干細胞的最新成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來源于胚胎干細胞的組織可對免疫系統產生作用,進而防止病患產生排斥反應。在4月11日于愛丁堡召開的英國國家干細胞網絡科學年會上,與會代表聽取了研究成果報告,認為該成果可能意味著會在細胞層面上發現新的治療方法。報告相關內容發表在4月13日的“每日科學”網站。 干細胞本身
21世紀,干細胞技術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限于干細胞來源、制備規模、倫理問題,以及用于個體化治療或通用性治療的干細胞種類和治療標準等問題產生了巨大的分歧,干細胞技術研究和開發將何去何從? “2011年以來,全球已有5種干細胞藥物獲得所在國家藥監局的批準進入市場,其中2種系圍產期干細胞。”在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12月12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有近四成美國科學家在獲得人類胚胎干細胞用于研究時遇到困難,超過四分之一的科學家則根本無法獲得研究所需的人類胚胎干細胞。 領導研究的佐治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阿倫·萊文說,調查結果提供的數據證實了此前的擔心——遲遲拿不到或根本無法獲
“盡管是作假所得,但如果這個成果確實像美國實驗室所證明的那樣,那么科學界還要給黃禹錫一個積極的定位” 干細胞都是假的!“這意味著,在世界范圍內經過7年的努力,沒有任何一個人在‘治療性克隆’技術及其臨床應用方面取得決定性的進展。” 2006年1月,針對黃禹錫作假事件,韓
胚胎干細胞具有體外培養無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無論在體外還是體內環境,胚胎干細胞都能被誘導分化為幾乎所有的細胞類型。因此,胚胎干細胞是細胞移植治療中非常重要的細胞來源。但是,胚胎干細胞治療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即成瘤風險,移植細胞中存在的未分化的胚胎干細胞會在被移植體內成瘤
以“干細胞生物學與克隆”為主題的第313次香山科學會議11月20日~22日在北京舉行。同濟大學教授裴鋼、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裴雪濤、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周琪、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擔任會議執行主席。 全球干細胞研究方興未艾 重要進展令人振奮
科研人員向細胞中加入“魔法藥水”。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供圖 如何又快又好地誘導多能干細胞,最近有了新方法。科研人員們開發了一套“魔法藥水”,用它依次為細胞“洗澡”,便可又快又好地實現多種體細胞類型的“返老還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