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啊!”、“準備卸甲歸田了”,8月11日晚間,某醫藥研發微信群里炸開了鍋。 引起群成員集體恐慌的是藥企生產工藝核查傳言成真。CFDA組織起草了《關于開展藥品生產工藝核對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見稿)》,11日正式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時間截止到2016年9月10日前。 這意味著,目前已經上市的藥品,不論是中藥、化藥還是生物藥,口服藥還是制劑,國產藥、原研藥還是進口藥,都必須進行生產工藝自查,并接受CFDA飛檢。 生產工藝自查,不一致必須停產 據悉,為加強藥品生產工藝管理,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07年8月部署開展了注射劑類藥品生產工藝和處方核查工作,各省局對企業申報登記的生產工藝等相關資料進行了審查,初步建立了注射劑生產工藝等資料檔案。2007年10月修訂實施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規定批準藥品上市前應進行生產現場檢查,保障了技術審評部門核定的生產工藝的可行性。 不過,“近年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監督檢查中......閱讀全文
2016年8月9日,CFDA在其官網發布關于開展藥品生產工藝核對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見稿),一石激起千層浪。 業內普遍認為,始于去年7月22日針對藥企進行的臨床試驗自查核查風暴是監管趨嚴的發端,之后又出臺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大招,現如今又開始了針對藥企生產工藝的核對。這是想置藥企于死地的節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