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啊!”、“準備卸甲歸田了”,8月11日晚間,某醫藥研發微信群里炸開了鍋。 引起群成員集體恐慌的是藥企生產工藝核查傳言成真。CFDA組織起草了《關于開展藥品生產工藝核對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見稿)》,11日正式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時間截止到2016年9月10日前。 這意味著,目前已經上市的藥品,不論是中藥、化藥還是生物藥,口服藥還是制劑,國產藥、原研藥還是進口藥,都必須進行生產工藝自查,并接受CFDA飛檢。 生產工藝自查,不一致必須停產 據悉,為加強藥品生產工藝管理,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07年8月部署開展了注射劑類藥品生產工藝和處方核查工作,各省局對企業申報登記的生產工藝等相關資料進行了審查,初步建立了注射劑生產工藝等資料檔案。2007年10月修訂實施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規定批準藥品上市前應進行生產現場檢查,保障了技術審評部門核定的生產工藝的可行性。 不過,“近年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監督檢查中......閱讀全文
1月22日,CFDA公布了關于停止進口腦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等4個藥品的公告。CFDA表示在近日開展的對進口藥品生產現場檢查的過程中,發現: 奧地利艾威特藥品有限公司(EVER NeuroPharma GmbH)的腦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商品名:施普善)實際生產工藝與注冊工藝不一致,實際處方中添加的1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于6月4日發布了銀杏葉藥品的補充檢驗方法,按照該檢驗方法,銀杏葉藥品生產過程中改變提取工藝、非法添加等違法行為將被檢出。6月9日,總局再次召開新聞通氣會,要求使用銀杏葉及提取物做原料的保健食品企業要立即開始自查。 近期,總局通過飛行檢查發現,部分醫藥生產企業為降低生產
此次開通的注冊審批綠色通道的8大類新藥,主要是公共衛生領域和應對重大疾病的創新藥。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CFDA)全面發力,加大了對新藥臨床試驗數據造假的懲處力度,將“大刀”揮向了一批在自檢環節中尚存僥幸心理的企業,對青島百洋制藥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11個藥品的注冊申請不予批
問題銀杏葉提取物流向21家企業,無限極、如新等啟動召回程序 問題銀杏葉提取物的波及面正在擴大,除了被要求批量自查并公布召回舉措的制藥企業之外,一批以該提取物為原料的保健品生產企業也未能“幸免”。 有接近國藥控股的人士昨日向南都記者表示,植物提取物和動物提取物相繼被嚴查,表明新一輪針對投料
經歷2015年的風風雨雨后,迎來了2016年,心中有疑慮有不安,但也充滿了希望。 2015年是高速變化的一年,各種法規、公告不斷出臺,各種征求意見稿也在不斷頒布,尤其是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牽動行業各個崗位從業人員的心。2016年是政策落地的一年,臨床試驗行業關注哪些政策?行業會出現哪
上周,我國首個中藥新藥上市許可持有人申請獲批,引發業內再燃對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制度的關注。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方案自2015年發布征求意見以來,已近兩年時間,推進情況如何? 9 月 6 日, 浙江康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丹龍口服液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批準取得了新藥生產批
在CFDA當晚披露的“黑名單”中,一家創業板新丁博濟醫藥就牽涉其中。而另一家A股公司上海醫藥亦受波及。 我國藥品注冊申請黑幕的冰山一角正在被揭開。 一般而言,最終賣到患者手中的新藥產品,都要經過層層試驗把關,所有數據都符合相關標準才能面市。但人們很難想得到,負責把關的機構也會弄虛做假。
10月1日后,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正式進入實施和過渡階段。日前,食安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在眾目期待中由國務院法制辦向公眾公開征求意見,食安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為“條例送審稿”)強化了包括嬰幼兒配方食品在內的特殊食品的監管,對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工作具
報告要點:全球CRO市場快速增長: 2014 年全球 CRO市場規模達 270億美元,預計 2017 年達 320億美元,2020 年達 590億美元。2014-2020年,CRO全球市場快速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 13.91%。研發投入、創新藥、政策驅動,中國CRO市場空間巨大:中國CRO市場于
從9月12日CFDI提供的企業參比試劑備案可以看出,截至2016年6月30日,共942個廠家產品參與了備案,其中508個廠家產品在289個仿制藥目錄內。 無論是國家目前所要求的第一期仿制藥目錄內產品,還是國家未要求開始啟動一致性評價但在國內已上市的產品,對于是否啟動一致性評價,需要考慮的是該產
湖南金浩等茶油致癌物超標 政府與企業秘密召回 湖南金浩等公司茶油產品被查出致癌物超標,但政府與企業選擇了秘密召回,消費者至今茫然無知,召回效果存疑。 8月21日,在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金浩公司)一天前公告“澄清被查出致癌物超標6倍的傳言”之后,
隨著國際競爭的日益加劇,我國把新藥研發及科技醫療項目作為重點扶持發展對象,建立優先審評綠色通道以加速新藥新技術的問世。在政策的支持下發展創新合作模式,國內醫藥產業迎來新投資新融合新技術浪潮,使我國醫藥產業與創新發展步入了國際梯隊。 1、國家食藥監局暫停執行藥品電子監管規定 2月20日,國家食
近日,CFDA正式印發了《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條件和備案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提出,按照《國務院關于修改〈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80號)的要求,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由資質認定改為備案管理。 附《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條件和備案管理辦法(征求意
國際巨頭重金加碼細胞治療國際巨頭紛紛布局CAR-T業務,諾華、吉列德(KitePharma)、新基(JunoTherapeutics)三巨頭領跑。自從賓夕法尼亞大學CarlHJune教授實現CAR-T細胞治療后,國際上已有多家公司開展CAR-T療法的進一步探索。最早進行CAR-T細胞治療開發的三家公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對使用銀杏葉提取物生產保健食品的企業開展執法檢查的通告》精神,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日前下發通知,通過督促企業自查自糾、全面開展監督檢查、組織開展專項抽檢監測并依法處置違法違規行為等,開展對使用銀杏葉提取物生產保健食品企業的執法檢查。 在督促企業自查自糾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6月4日發布《銀杏葉提取物、銀杏葉片、銀杏葉膠囊中游離槲皮素、山柰素、異鼠李素檢查項補充檢驗方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測試百科網注)。按照該檢驗方法,銀杏葉藥品生產過程中改變提取工藝、非法添加等違法行為將被檢出。 近期,總局通過飛行檢查發現,部分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謀
為加強藥品生產監管,進一步指導和規范藥品生產企業科學系統地開展除菌過濾技術及應用、無菌工藝模擬試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除菌過濾技術及應用指南》,作為實施《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的指導性文件,現予發布,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附件:除菌過濾技術
而與這個法規同時上線的,是九項與藥品和醫療器械相關的公告通告,其中包括廣受行業關注的《中國上市藥品目錄集》,第一批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藥品等。 圖1:2017年12月29日CFDA發布的公告,來源丨CFDA網站 在即將過去的一年,這種現象已經成為了常態。密集發布的新政策、新法規和新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除菌過濾技術及應用指南》等3個指南的通告。 通知中說明為加強藥品生產監管,進一步指導和規范藥品生產企業科學系統地開展除菌過濾技術及應用、無菌工藝模擬試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除菌過濾技術及應用指南》《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指南(無菌原料藥
2017年12月22日,CDE發布《已上市化學仿制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2018年9月1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除菌過濾技術及應用指南》《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指南(無菌原料藥)》《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指南(無菌制劑)》;小編看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征求意見稿很快就要轉正了,
除菌過濾技術及應用指南 1. 目的 為指導和規范除菌過濾技術在無菌藥品生產中的應用,保證無菌藥品的安全、有效和質量穩定,依據《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及附錄,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不具有法律約束性,僅作為藥品生產企業、工程設計、設備制造以及藥品監管單位的人員參考使用。本指南是
作為一項個性化細胞免疫療法,CAR-T引領了癌癥治療未來的重要方向,也成為點燃2018年醫藥產業和投資圈的一把烈火。 2017年,諾華和Kite Pharma的兩款CAR-T療法相繼獲批上市,商業化大門順利開啟。令中國患者和產業人士驚喜的是,中國CAR-T療法在上市進程上與美國的距離并不遙
第十章 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 第一節 質量控制實驗室管理 第二百一十七條 質量控制實驗室的人員、設施、設備應當與產品性質和生產規模相適應。 企業通常不得進行委托檢驗,確需委托檢驗的,應當按照第十一章中委托檢驗部分的規定,委托外部實驗室進行檢驗,但應當在檢驗報告中予以說明。
在熱衷于“純天然”、“植物提取”等概念的保健食品行業,國家食藥總局此次“刮地式”查處銀杏葉提取物行業亂象的風暴,無疑給大小企業帶來傾覆性的危機。 國家食藥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約有203家使用銀杏葉提取物生產保健食品的企業。其中在產企業129家,停產74家。初步查明,在產企業中,有12家
這兩天,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相關政策密集出臺,11月18日CFDA發布了關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231號文,這個月該局還發布了227號文和230號文(具體文件名太長,諸位可以去官網查看)等系列政策。對于231號文,大家吵得沸沸揚揚,類似于“藥企死期來臨”的說法不絕于耳,弄得大家的小心肝跳啊跳的。其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0月19日,由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BMAP主辦,美中醫藥開發協會(SAPA)支持的PharmaCon2017醫藥生產與質量管理論壇在上海寶龍艾美酒店展開。本次會議圍繞計算化系統驗證、數據可靠性、GMP科學監督、綠色環保、清潔驗證等熱點話題,共同研討國際標準,分享最
新聞聯播視頻-國家藥監局負責人介紹長生疫苗案件有關情況 根據舉報提供的線索,7月5日,國家藥監局會同吉林省局對長春長生公司進行飛行檢查;7月15日,國家藥監局會同吉林省局組成調查組進駐企業全面開展調查。7月15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了《關于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違法違規生產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通
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2019年6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疫苗研制和注冊 第三章 疫苗生產和批簽發 第四章 疫苗流通 第五章 預防接種 第六章 異常反應監測和處理 第七章 疫苗上市后管理 第八章
仿制藥 仿制藥是指與商品名藥在劑量、安全性和效力、質量、作用以及適應癥上相同的一種仿制品(copy)。在仿制藥品許可中,其生物利用度是指仿制藥品經測試反應具有原研發產品的利用度的+/-20%。因此仿制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難以得到完全的保證。 很多仿制藥品成分中含不同添加劑及內在成分物質,此有別
2017年,藥審中心完成審評審批的注冊申請共9680件,其中完成審評的注冊申請8773件,完成直接行政審批的注冊申請907件。排隊等待審評的注冊申請已由2015年9月高峰時的近22000件降至4000件,藥品審批積壓的“堰塞湖”基本疏通。 “20年前我們新藥報審批的時候,沒有對應的相關政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