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部在答復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提案時指出,下一步,轉基因重大專項將圍繞專項目標,在轉基因動植物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基因克隆與功能驗證、規模化轉基因操作技術、轉基因生物安全技術研發等方面予以支持。 這份提案涉及到轉基因研究、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轉基因作物產業化應用、轉基因標識管理及轉基因科普宣傳等問題,農業部稱將進一步采取措施做好相關工作。 毫無疑問,產業化是其中最顯眼的名詞。關于轉基因作物產業化應用問題,農業部提出,產業應用的原則是堅持分類指導、分步推進,綜合評估科學、經濟、貿易、社會和文化等因素,按步驟審慎推進產業應用。 上述提法與農業部副部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張桃林今年4月份在《黨委中心組學習》刊出的《科學認識和利用農業轉基因技術》一文所述一致,即綜合評估科學、經濟、貿易、社會和文化等因素,將按照“非食用→間接食用→食用”的步驟推進產業應用。他在文中特別指出,這種推進順序不是基于安全性考量,而是綜合考慮......閱讀全文
農業部在其網站上發布了《關于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506(農業水利類388號)提案答復的函》,全文如下: 關于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506(農業水利類388號)提案答復的函 王路等10名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強轉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提案收悉。經商質檢總局、食品藥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令2016年第7號 《農業部關于修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的決定》已于2016年5月3日經農業部第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部長 韓長賦 2016年7月25日 農業部關于修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的決定 農
據農業部網站消息,農業部關于修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的決定今日公布。農業部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作如下修改: 一是將第五條第一款修改為:“根據《條例》第九條的規定設立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負責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評價工作。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由從事農
關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從國外到國內從來都是爭論不休。 10月17日,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知識產權處處長寇建平稱,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檢測與評估是由權威機構來進行,不是“隔壁王大媽說了算”。但權威機構到底是什么樣的建構?以及如何檢測?是否真正權威?這些問題就如神秘的生物科技
編者按: 農業是人類最早開展的改造自然大型生產活動之一。在農業漫長的發展歷史中,人類不斷面對新的問題。盡管隨著科技的進步,今天我們已經能夠回答大部分的農業生產疑問。然而,新的挑戰總是層出不窮:有的因為科學家尚未理清原因而不為人所知,有的因為傳播手段不力而令人誤解,還有的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引發溝通
“我國對轉基因成分檢測的精度可達到0.1%,也就是說如果1000顆玉米中混雜了一顆轉基因玉米都能被檢驗出來。”近日,在與科技日報記者談到轉基因安全時,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黃昆侖打了這個比方。 轉基因安全一直牽動著國人敏感的神經。通過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入生物體基因組中,轉基因技術帶
國內有關轉基因大豆、水稻、玉米等轉基因作物濫種的說法一直頻繁出現。其中水稻和玉米雖然有品種已經取得了農業部頒發的轉基因安全證書,但是一直沒有批準商業化種植,而國內并沒有研發轉基因大豆種子。目前我國批準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 據了解,農業部都每年開展安全監管執法工作,指導各地農
近期關于轉基因農產品的爭論可謂一波三折。8月8日,國務院在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明確表態,要加大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發力度,引發業界諸多關于轉基因農產品商業化的思考。而就在此前的8月1日,國家農業部網站公布今年
轉基因生物安全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問題,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人們的預期,那種希望僅靠科學技術的完善來解決人們對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疑慮和不安的想法顯然過于純真。 有觀點認為,轉基因技術本身比其他作物育種技術,如傳統育種帶來的遺傳信息的變化更明顯,因此轉基因產品可能存在安全問題。這個風
根據轉基因重大專項總體實施方案和“十二五”實施計劃,為更廣泛地凝聚和整合國內優勢力量,進一步推進各項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現安排一批重點課題,采取自由申請、專家評審、擇優支持的方式遴選承擔單位。 一、申報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申報內容必須在指南范圍之內,超出指南范圍的不予受理
根據轉基因重大專項總體實施方案和“十二五”實施計劃,為更廣泛地凝聚和整合國內優勢力量,進一步推進各項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現安排一批重點課題,采取自由申請、專家評審、擇優支持的方式遴選承擔單位。 一、申報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申報內容必須在指南范圍之內,超出指南范圍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事關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農業部高度重視,不斷健全制度,強化監管。目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規范有序,總體可控,但在一些地方偶有發生違規擴散現象,引起社會關注。各級農業部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事關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農業部高度重視,不斷健全制度,強化監管。目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規范有序,總體可控,但在一些地方偶有發生違規擴散現象,引起社會關注。各級農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事關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農業部高度重視,不斷健全制度,強化監管。目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規范有序,總體可控,但在一些地方偶有發生違規擴散現象,引起社會關注。各級農業部門要充
2014年5月16日,湖北省第十四屆科技活動周開幕式在宜昌市夷陵廣場舉行,來自華中農業大學的科技人員展示的轉基因水稻。 8月17日,中國轉基因水稻僅有的2張安全證書、轉基因玉米唯一的一張安全證書全部到期。如果續申請沒有成功,則意味著中國將沒有一種轉基因主糧擁有安全證書,更不必說商業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強調,要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盡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 3月2日10時,國務
食品標法圈之前介紹了中國、歐盟、美國、澳新和加拿大的轉基因食品監管及標識要求。本文將繼續為大家介紹東南亞國家對轉基因食品的監管及標識要求,包括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其中只有馬來西亞對轉基因食品有標簽標識要求,菲律賓和新加坡對轉基因食品沒有標簽標識相關要求。 1.馬來西亞 1.1 馬來西亞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11家單位違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規定處理情況的通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各有關單位: 為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強化科研單位主體責任,2016年農業部派出10個督導組赴除西藏外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業部2015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 農辦科〔2015〕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為貫徹落實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履行好《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賦予的職責,切實做好農業轉
日前有媒體刊文稱,有人實驗證實轉基因食品與腫瘤、不孕不育等具有高度相關性,且西方轉基因大國絕不對自己的主糧搞轉基因。轉基因食品是否不如非轉基因食品安全?各國轉基因作物的生產和消費情況如何?針對此,國家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林敏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凡是通過安全評價上市的轉基因
在一群人看來,“它”不過是一個新的物種,但在另一群人看來,“它”是一個危害人類健康的魔鬼; 在一群人看來,“它”是解決糧食危機、減緩氣候變暖的良藥,但在另一群人看來,“它”的背后存在著利益集團不可告人的滅絕人性的巨大陰謀。 無論是在科學領域,還是在政府決策
科學而健全的轉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包括轉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及其有效實施將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這些現實的或者潛在的負面影響。 自1985年人類首次試種成功轉基因作物以來,世界轉基因農作物種植總面積已占到世界總耕地面積的2%,轉基因生物已達120種左右,其中主要的4種是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籽。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農業轉基因生物的標識管理,規范農業轉基因生物的銷售行為,引導農業轉基因生物的生產和消費,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簡稱《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家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實行標識制度。實施標識管理的農業轉基因生物目錄,由國務
無論轉基因的支持聲和反對聲哪個大,都已無法左右轉基因日漸普遍的應用。中國轉基因的進程按著進口轉基因大豆、種植轉基因木瓜和棉花在不斷向前。 “轉基因技術在爭議過程中飛速發展,現在新產品在不斷推出。”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知識產權處處長寇建平在前段時間舉辦的全國媒體記者轉基因報道研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農業轉基因生物的標識管理,規范農業轉基因生物的銷售行為,引導農業轉基因生物的生產和消費,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簡稱《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家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實行標識制度。實施標識管理的農業轉基因生物目錄,由國務院
2009年8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牽頭研發的“華恢1號”和“Bt汕優63”率先獲得我國第一張轉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證書,讓中國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邁出了關鍵一步。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100多名學者聯名上書全國人大,“要求立即停止轉基因水稻和玉米商業化生產問題”;隨后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業部2015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 農辦科〔2015〕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為貫徹落實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履行好《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賦予的職責,切實做好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農業轉基因生物的標識管理,規范農業轉基因生物的銷售行為,引導農業轉基因生物的生產和消費,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簡稱《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家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實行標識
3. 慎重向環境釋放未經事先批準的轉基因植物是不能夠釋放到環境中去的。在歐洲,2001/18 號歐盟指令( 見注 7 ) 專門規定了慎重向環境中釋放轉基因植物。該指令涵蓋了兩種類型的環境釋放: 實驗釋放 ( B 部分)和投放市場的商業釋放( C 部分)( 見注 8) 。對于每個授權的 B 釋
自轉基因技術出現的那一天起,圍繞它的爭論就一直不絕于耳,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是力挺發展轉基因技術的專家之一,在剛剛閉幕的第五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黃大昉又一次指出:“轉基因技術是科學發展的必然,大勢所趨,不可逆轉。” “從1996年轉基因作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