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農業轉基因生物的標識管理,規范農業轉基因生物的銷售行為,引導農業轉基因生物的生產和消費,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簡稱《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家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實行標識制度。實施標識管理的農業轉基因生物目錄,由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商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調整和公布。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列入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目錄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必須遵守本辦法。 凡是列入標識管理目錄并用于銷售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應當進行標識;未標識和不按規定標識的,不得進口或銷售。 第四條 農業部負責全國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的審定和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的監督管理工作。 國家質檢總局負責進口農業轉基因生物在口岸的標識檢查驗證工作。 第五條 列入農業......閱讀全文
國內有關轉基因大豆、水稻、玉米等轉基因作物濫種的說法一直頻繁出現。其中水稻和玉米雖然有品種已經取得了農業部頒發的轉基因安全證書,但是一直沒有批準商業化種植,而國內并沒有研發轉基因大豆種子。目前我國批準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 據了解,農業部都每年開展安全監管執法工作,指導各地農
近年來,我國轉基因農產品的進口量和消費量節節攀升,每年已達上千萬噸。不少消費者都很關心,自己每天的食物中,有哪些屬于轉基因食品。為了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我國早在2001年就出臺法規,確立了轉基因標識管理制度。但筆者在調查中發現,由于種種原因,明確的標識至今仍難見于轉基因食品之上。 “轉基因
中國大陸和臺灣都強制要求標識轉基因。中國香港執行自愿標識原則,中國澳門沒有明確規定。 1.中國大陸 1.1 中國轉基因食品監管 農業農村部負責轉基因相關的監管,對轉基因生物實行安全評價管理,批準后方可進行生產活動。從事轉基因生物生產加工的,需要取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許可證。銷售、經營轉基因
農業部在其網站上發布了《關于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506(農業水利類388號)提案答復的函》,全文如下: 關于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506(農業水利類388號)提案答復的函 王路等10名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強轉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提案收悉。經商質檢總局、食品藥品
昨日,宣武門一超市內的兩款調和油,均用小字標注轉基因字樣(圓圈內)。昨日,宣武門一超市內的兩款調和油,均用小字標注轉基因字樣(圓圈內)。 連日來,轉基因食品安全受到關注。據了解,我國實行轉基因標識制度,列入轉基因標識目錄并在市場上銷售的轉基因生物均需標識。但記者在天津、北京等地調查發現,目前轉
“一共起訴了11件,目前有9件已經被部分管轄地的法院受理了。”云南同潤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思龍最近忙著收集有關轉基因的資料,準備法院的庭審。 因為質疑生產商在轉基因食用油標識上做得不夠清晰醒目,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許思龍等71名律師,提起訴訟,免費給消費者打官司,狀告生產商存在不規范經營行為。
8月26日,農業部公布了對“加強轉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提案的答復函。 從“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規”“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轉基因生物的安全監管”“轉基因食品標識管理”四個方面,答復函梳理了中國監管轉基因生物及轉基因食品已采取的措施。 該答復函一出,立即引起廣泛關注。那么,各國對轉基因產品的標識
近期關于轉基因農產品的爭論可謂一波三折。8月8日,國務院在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明確表態,要加大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發力度,引發業界諸多關于轉基因農產品商業化的思考。而就在此前的8月1日,國家農業部網站公布今年
“我國對轉基因成分檢測的精度可達到0.1%,也就是說如果1000顆玉米中混雜了一顆轉基因玉米都能被檢驗出來。”近日,在與科技日報記者談到轉基因安全時,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黃昆侖打了這個比方。 轉基因安全一直牽動著國人敏感的神經。通過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入生物體基因組中,轉基因技術帶
科學而健全的轉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包括轉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及其有效實施將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這些現實的或者潛在的負面影響。 自1985年人類首次試種成功轉基因作物以來,世界轉基因農作物種植總面積已占到世界總耕地面積的2%,轉基因生物已達120種左右,其中主要的4種是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籽。
日前,一則關于多名律師針對市場上轉基因食用油普遍存在標識不清的問題,向全國多個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商家“欺詐”的消息引發公眾關注。此事“牽頭人”———云南同潤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許思龍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該活動響應者共87個人,其中有71名律師,部分律師已在全國各地提起民事訴訟,目前已有9件
全球轉基因研發發展勢頭強勁。研發對象更加廣泛,已涵蓋了至少35個科、200多個種,涉及大豆、玉米、棉花、油菜、水稻和小麥等重要農作物,以及蔬菜、瓜果、牧草、花卉、林木及特用植物等。到目前為止我國只批準轉基因抗蟲的棉花和轉基因抗病毒的番木瓜兩個農作物商業化應用,批準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包
轉基因食品是否應該全面標識以確保公眾知情權和選擇權?前日,農業部負責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官員寇建平在武漢公開表示,國際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對所有轉基因產品進行標識。他同時表示,轉基因食品標識管理的趨勢,是從我國目前采用的按標識目錄定性強制標識,發展到定量強制標識,最終是自愿標識。 農業部官員
編者按: 農業是人類最早開展的改造自然大型生產活動之一。在農業漫長的發展歷史中,人類不斷面對新的問題。盡管隨著科技的進步,今天我們已經能夠回答大部分的農業生產疑問。然而,新的挑戰總是層出不窮:有的因為科學家尚未理清原因而不為人所知,有的因為傳播手段不力而令人誤解,還有的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引發溝通
近日,家住湖北的徐女士向有關部門投訴,自己的孩子在食用了由上海江崎格力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菜園小餅”之后,出現了全身紅癢的過敏癥狀。想到之前有報道稱“菜園小餅”含有轉基因成分,徐女士不由得開始懷疑是“轉基因”導致了孩子出現全身過敏的癥狀。而在購買的餅干的包裝袋上,徐女士沒有
自轉基因技術出現的那一天起,圍繞它的爭論就一直不絕于耳,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是力挺發展轉基因技術的專家之一,在剛剛閉幕的第五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黃大昉又一次指出:“轉基因技術是科學發展的必然,大勢所趨,不可逆轉。” “從1996年轉基因作物商
近日,農業部在答復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提案時指出,下一步,轉基因重大專項將圍繞專項目標,在轉基因動植物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基因克隆與功能驗證、規模化轉基因操作技術、轉基因生物安全技術研發等方面予以支持。 這份提案涉及到轉基因研究、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轉基因作物產業化應用、轉基因標識管理及轉基
轉基因食品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根據我國實行的轉基因標識制度,被列入農業轉基因標識目錄并在市場上銷售的轉基因產品均需標識,但記者走訪市內幾家大型超市發現,除食用油、醬油制品以及部分豆奶粉、豆制品有標示外,其他大部分商品的包裝上并沒有明顯的“轉基因或非轉基因標識”. 非轉基因:門口拉“橫幅”
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就“扎實深化農村改革,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問時表示,農業部對轉基因問題的態度是一貫的,是明確的。“簡言之,就是兩條:一是在研究上要積極,堅持自主創新;二是在推廣上要慎重,做到確保安全。” 香港衛視記者:請問關于轉基因食物
昨日,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二審稿增加了關于食品貯存和運輸、食用農產品市場流通、轉基因食品標識等方面內容。二審稿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標識。 食品安全法 修訂草案有何變化? 【貯存運輸】 增加規定,非食品生產經營者從事食品貯存、運輸
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尚是未知數。 從食用油到豆奶再到玉米,以及“黃金大米”人體試驗,轉基因食品屢掀爭議熱潮。6月13日,新華網消息“中國農業部批準發放3個轉基因大豆進口安全證書”,再次將轉基因食品安全話題引入公眾視野。 此消息稱:“日前,根據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評審結果,農
轉基因食品是否存在潛在的健康風險以及環境風險一直為人們所熱議,基于社會公眾對轉基因食品潛在風險的擔憂,聯合國和世界大多數國家政府均要求對轉基因食品建立標識制度。 早在2001年5月,國務院就出臺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明文規定國家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實行標識制度。此外,衛生部《轉基因
根據即將于今年11月起施行的新版《出入境人員攜帶物檢疫管理辦法》,攜帶農業轉基因生物入境的,攜帶人應當向檢驗檢疫機構提供《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和輸出國家或者地區官方機構出具的檢疫證書。 為了防止人類傳染病及其醫學媒介生物、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和植物危險性病、蟲、雜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經國
近日,海口市民王女士反映:“前幾天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說,圣女果是轉基因食品,吃多了會致癌,嚇得我現在都不吃了,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對此,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得到的答案是:海南所有圣女果都是通過常規育種培育出來的,不是轉基因水果。 市民疑慮:圣女果到底是不是轉基因水果? 每年二、三
“此次公告主要是規范食品生產企業商家的市場行為,糾正市場上食用油標識亂象。”5日,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姜韜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有的企業借反轉基因活動造成的社會不安,擅自標識“非轉基因”,實際上,像花生油、橄欖油等都沒有該種轉基因作物及其加工食品,標識“非轉基因”屬于不正當的炒作。 標
近日,有媒體對湖北省有部分地區非法銷售轉基因稻種作了報道,引起社會關注。我國進口和種植了哪些轉基因作物?我國對于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情況如何?對此,《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有關負責人。 “迄今為止,我國批準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僅有棉花和番木瓜,批準進口用作加
轉基因食品:到底安全還是不安全 ——訪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林敏 關注轉基因 在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上已有共識 科技日報:目前在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上,國際上是否已經達成共識? 林敏:目前,有轉基因安全無定論的說法,是因為混淆了轉基因技術、研發中的轉基因產品與通過安全評價
9月初,在雀巢公司在中國銷售的一種嬰兒食品中,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現了潛在的導致過敏的轉基因成分。 “綠色和平”要求雀巢立即停售這種轉基因食物,并立即停止其對中國消費者與其他國家消費者執行的雙重標準,并向中國消費者作出不使用轉基因原料的承諾。 相關專家表示,依據《農業轉基因生物
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于4月24日出臺,其中第69條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顯著標示。根據新法,對于未按規定進行標示的,沒收違法所得和生產工具、設備、原料等,最高可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但是,對于上述規定的可行性,質疑聲音漸起,
此次公告主要是規范食品生產企業商家的市場行為,糾正市場上食用油標識亂象。”5日,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姜韜告訴記者,有的企業借反轉基因活動造成的社會不安,擅自標識“非轉基因”,實際上,像花生油、橄欖油等都沒有該種轉基因作物及其加工食品,標識“非轉基因”屬于不正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