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前生物醫學科學家Dong-Pyou Han助理教授,因在HIV疫苗試驗中偽造數據被判入獄57個月并罰款720萬美元。 2013年,愛荷華州立大學認定Dong-Pyou Han在NIH資助的HIV疫苗研究項目中偽造數據,隨后Dong-Pyou Han被迫辭職。此前,Dong-Pyou Han給愛荷華州立大學寫過一封懺悔信,信中辯稱自己在幾年前搞混了實驗中的部分樣品。 美國負責調查NIH基金學術不端的科研誠信辦公室,禁止Dong-Pyou Han在未來三年接收聯邦基金資助。美國議員 Charles Grassley 給美國科研誠信辦公室寫信稱此處罰過輕。 經媒體廣泛報道及Charles Grassley對此事的態度,聯邦檢察官對Dong-Pyou Han提出控告。2015年2月,Dong-Pyou Han對兩項重罪指控認罪。 此案件引起了一些科學家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擔憂。Charles Gra......閱讀全文
施一公:國內學術界的潛規則,改變不了我幾十年形成的人格和做事方式 “溫總理,您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中國大師級人才求賢若渴的心情。但是沒有世界一流的大學,就不可能培養世界一流的人才,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應該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2010年1月26日,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第一會議室聽取科教文衛體
“大牛”歸來不是一個傳說 “施一公要回來啦!”從2006年起,清華大學就流傳著這樣的“爆炸性消息”。 “就科研環境來講,國內大學無法與普林斯頓比肩。國內學術圈的規則,也往往讓海外學者無法再適應。”這是很多海外學者的共識。 何況,那時的施一公在普林斯頓如日中天:除學校給予他穩
美國政府對聯邦政府全額或部分出資購置、由政府科研機構和高校或其它非營利機構運營的大型科研儀器平臺要求建立共享機制。這些科研儀器平臺可以分為合同采購類平臺和撥款合作類平臺兩大類,二者的政府出資方式、資助目的、出資額度、平臺所有權都不相同,所適用的法律規定、制度保障和運行機制也存在較大差異,但是總體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工程院院士李寧涉嫌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被批捕,引發公眾對科研經費腐敗的關注。其實,在美國科研經費腐敗同樣是一個問題,美國西北大學教授查爾斯·貝內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003年至2010年間,貝內特用從聯邦政府申請到的癌癥研究經費來支付自己、家人和朋友的旅
今年9月,北大海歸教授饒毅和清華大學海歸教授施一公聯合在美國《科學》雜志撰文,對中國科研基金分配體制提出商榷,聲稱“在中國,為了獲得重大項目,一個公開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與官員和他們賞識的專家拉關系重要”,并認為這種體制的缺憾,使得中國近年來研究經費盡管以每年 20%的幅度遞增,但未能促
任何國家的科研成長和發展都與研究經費的投入成正比。近年來,我國對科學研究的經費投入越來越多,已經占到全球科研投入的20%,數量僅次于美國。僅2015年,我國在研發方面就投入了1.4萬億元人民幣,占GDP的2.1%。同時,我國還擁有370多萬全職科研人員,絕對總量已經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不斷
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編譯的《科研誠信》一書,將成為眾多高校科研誠信課程的教科書,第一版印刷定數就突破了3萬冊。這本書詳細討論了師生關系、署名與同行評議、合作研究、科學記錄保存等科學道德規范的細節問題,與人體在生物醫學實驗中的應用等科學倫理問題。在我國,科學道德規范缺乏系統全面的培養和教育
11月12日,美國科學院院士Tilahun Yilma拿出手機,給自己在中科院微生物所的講座海報拍了張照片,然后把照片傳給了遠在美國的10歲的兒子。“不錯。”很快,Yilma接到了回信。 Yilma是美國反芻疫苗專家,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曾研發出有效且安全的牛痘病毒重組疫苗,包括牛瘟、羊
Tilahun Yilma。圖片來源: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官網 11月12日,美國科學院院士Tilahun Yilma拿出手機,給自己在中科院微生物所的講座海報拍了張照片,然后把照片傳給了遠在美國的10歲的兒子。“不錯。”很快,Yilma接到了回信。 Yilma是美國反芻疫苗專家,加州大學戴維斯分
由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細胞系和小鼠模型中證實代謝性蛋白丙酮酸激酶M2 (PKM2)通過磷酸化作用和核易位促進了腫瘤Warburg效應。研究成果發表在11月25日的《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雜志上。
隨著國家對科研投入越來越大,向科研人員提供支持的項目也越來越多。不過,大量的科研項目對申請人有年齡方面的限制。錯過了,即使其他條件達到了也沒辦法。圖片來源:網絡 比如青年科學基金要求申請人當年1月1日未滿35周歲,青年人才項目含金量最高的“四青”(青年拔尖、優青、青年長江、青年千人)中的兩個—
今年3月份,科學網置頂一篇博客文章——《發生在哈佛醫學院的一起嚴重學術造假》,點擊量超過兩萬次,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和討論。文中揭示,一項重大的科學發現,竟是實驗方法缺陷所致的非特異的假象,卻能在美國迅速得到領域內同行的認可與跟進。科學網是一家博客實名制的網站,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浙江大學教授郭磊。近
科技部新聞發言人11月8日表示,今年9月,美國《科學》雜志刊登的“中國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中國基礎研究科研經費分配問題,科技部認為與事實不相符合。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今年9月在美國《科學》雜志發表“中國的科研文化”一文,討論目前中國科
對于許多科研工作者來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的杰青基金帶來的不僅是科研資金,更是一個研究興趣得以延續的平臺。這個平臺使他們獲得了開拓學術領域的機遇以及完善科研版圖的條件。 1996年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科院院士陳小明在做實驗。 有一群人,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成為研究領域內的佼佼者
漫畫:科研經費催生多少富翁? 科研經費的使用和監管,決定了資源配置的效率,影響一國競爭力的提升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現。沒有系統的預防和懲治措施,任何一個神圣的學術殿堂都可能淪為碩鼠的樂土 美國 監管機制未能完全堵死漏洞 弄虛作假,將面臨巨額罰款 去年1月
2002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高自友教授的研究成果“基于行為的城市交通流時空分布規律與數值計算”獲201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7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教授(左3)團隊慶賀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2009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潘建偉教授在
熒光蛋白標記神經細胞是研究大腦的一項重要的工具,帶動了腦彩虹等技術的發展。剛剛去世的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則為改造綠色熒光蛋白做出了重要的工作,改變了熒光蛋白分子的一個氨基酸,使其發光更強、更穩定。 美國喬治城大學吳建永教授曾在2014年介紹腦彩虹技術時著重介紹了熒光蛋白的故事。為紀念錢永健博士對科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自然基金(NSF)首次披露了基于科研誠信以及對國外勢力影響基礎科研的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過去兩年,因研究人員未能披露與國外的聯系,有16-20個NSF項目的資助被重新分配資金、暫停或終止資助。在這些被調查的案件中,只有2個案件與中國沒有關系,盡管被調查的科學家大多數是美國公
我國科研體制中一個痼疾是人才部門所有制,由此造成束縛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只“唯上”“唯書”的氛圍,強化科研人員與單位領導人身依附關系,及部門領導雖然毫無貢獻卻“自動”在下屬科研人員論文上署名等一系列問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
選擇重臨床,還是重科研?對于臨床醫生來說,臨床與科研本來可以是水到渠成、互相依賴的兩項工作,如今卻成為現實中我們很多臨床醫學生以及醫生必須做出的選擇。 長久以來,重科研、輕臨床已經成為臨床醫學界的一種惡性趨勢。因此出現很多怪現狀:醫院里沒有下過一天臨床的臨床醫學博士和副主任醫師比比皆是;很
你為什么做科研? 作為一項在過去只有獲得權貴支持才能玩的高端游戲,科學研究在現今社會已經變得不那么高高在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科研也逐漸從興趣愛好轉變為不少人的謀生工具。 在不少人眼中,“讀博士”是做科研不可缺少的第一步。筆者在與不少博士生交流時發現,博士期間發文章較多或者文章較好的學生往往
作者: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 趙晶人們常說的過敏,事實上學術名稱為變態反應(Allergy)。而學術上的過敏反應(Anaphylaxis)特指I型變態反應,是一種嚴重的、危及生命的、全身型變態反應。麻醉藥物誘發的嚴重過敏反應是一類可危及生命的圍術期嚴重并發癥,可出現皮膚、消化、呼吸和循環等系
2013年2月底,曾經在浙江大學主導一系列改革的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調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上任伊始,楊衛就提出“拓探索之淵,浚創新之源,延交叉之淵,遂人才之愿”的基金委職能和定位。《國家科學評論》(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 陳宜瑜 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值此節日之際,我代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向全國廣大女性科研人員致以節日的問候!作為國家支持基礎研究的主渠道之一,科學基金始終高度重視女性科研人員培養工作,積極探索扶持女性科研人員的有效機制,努力營造有利于女性科研人員成長的良好環
陳哲宇被抓后,實驗室陷入癱瘓。 擁有長江學者、山東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山大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主任等多個頭銜,陳哲宇卻被50萬元“絆倒”了。2016年年底,濟南市天橋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他及3名同事犯貪污罪,陳獲刑4年、被處罰金25萬元。 按照陳哲宇的說法,為了報銷一些程序繁瑣而又合理必要的費用,以
“松綁”滋生腐敗,“收緊”引發爭議——當前,我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科研經費管理緣何陷入收緊還是松綁的“惡性博弈”? 花不動:“彩票”變負擔,預算、報銷繁瑣而勞心 田武(化名)在某985大學擔任副教授,最近在申報一個社科類課題時碰到了麻煩,預算將課題經費列入“設備資料
據Retraction Watch網站消息,因發現作者學術不端,《神經學》撤銷了前美國韋恩州立大學Teresita L.Briones教授一篇論文。 該論文主要研究維生素D在大腦能量代謝中的作用。《神經學》發出通告稱,美國科研誠信辦公室調查發現,Teresita L.Briones在論文中偽造
“觀天巨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主體工程的順利完工,意味著我國又增添了一項突破性的科技成果。據央視報道,中國目前在研發上的投入已經超過GDP的2%,高于歐盟,并且有望在2020年前達到2.5%,超越美國。在舉國為“天眼”的順利完工歡慶之余,也摻雜著一些質疑的聲音,比如有人
來自佐治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在禁食或限制卡路里時產生的分子對血管系統具有抗衰老作用,這能用于減少與血管相關的人類疾病的發生和嚴重程度,例如心血管疾病。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6日的Molecular Cell雜志上,由佐治亞州立大學的鄒明輝教授領導完成,鄒明輝教授研究心血管生物學及糖尿病
最近,有關部門下決心破除“唯論文”頑瘴難疾,打出一套組合拳,發布一系列文件,改革科技評價體系中備受詬病的論文“SCI至上”,為此,傳統的科研資源分配方式也面臨重大轉變... 破“SCI至上”,科研資源配置方式面臨重大轉變 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聯合下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