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罩華北的大范圍重度霧霾剛走,預測新一輪霧霾又將來襲。關于霧霾是怎么來的,有關方面和專家竟莫衷一是。缺乏權威科學的說法,加重著公眾的疑慮,也損害著相關方面的公信。 以北京等地近期的重度霧霾為例,環保部門專家認為與采暖燃煤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密切相關。住建部門有關官員則認為,其主要原因是汽車尾氣,不是供暖。中國氣象局專家認為,主要是外來輸送。而北京市環保局不久前剛發布報告認為,霧霾成因中北京本地產生約占七成。 霧霾成因說法相互“打架”,由來已久。以眾所關注的機動車與霧霾的關系來看,中科院研究員張仁健幾年前認為,汽車尾氣對北京PM2.5的貢獻不足4%;但北京相關部門則認為,機動車排放、燃煤和工業生產位列前三。更有專家甚至認為,連“廚房做飯”都是導致霧霾的重要原因,引起爭論。 面對霧霾,公眾急切需要權威的說法,也急切想知道相關部門采取了哪些科學的措施來應對。在霧霾成因應該由誰來發布沒有明確的前提下,誰都急急忙忙站出來說話,其......閱讀全文
【因為霧和霾是兩種完全不同性質的天氣現象,霧是水滴,霾是固體顆粒;而且從形成原因看也大不同:霧主要是自然形成,而霾則主要是人類活動所引起。把霧和霾無科學根據地合稱“霧霾”,這算怎么一回事?】 從2012年前后開始,由于煤炭等化石燃料大量燃燒,我國大氣污染開始嚴重起來,尤其冬季天空常常不再湛藍,
江蘇、浙江、上海……剛入12月,中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再次遭遇持續性霧霾天氣。據中央氣象臺統計,截至12月4日,我國已有25個省(區、市)不同程度地出現過霧霾天氣。 為了應對霧霾天氣,一系列防治規劃相繼出臺。繼國務院公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兩個月后,中國氣象局印發《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
隨著一股較強冷空氣的抵達,華北、黃淮等地持續多日的霧霾天氣將趨于結束。但17號、18號京津冀等地將再次遭遇霧霾天。(10月12日中國廣播網) 從近幾年的霧霾形勢來看,霧霾無論從爆發頻率還是地域范圍上都已呈現出常態化。其首先警示的當然是治理的加速,但隨著霧霾的越來越常見,更要防止從防治部門到大眾
隨著一股較強冷空氣的抵達,華北、黃淮等地持續多日的霧霾天氣將趨于結束。但17號、18號京津冀等地將再次遭遇霧霾天。(10月12日中國廣播網) 從近幾年的霧霾形勢來看,霧霾無論從爆發頻率還是地域范圍上都已呈現出常態化。其首先警示的當然是治理的加速,但隨著霧霾的越來越常見,更要防止從防治部門到大眾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今天在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地級以上城市都有氣象部門和環保部門合作發布的空氣質量預報。為順應公眾和社會發展需求,力爭今年年內空氣質量預報覆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 近年來,我國霧霾天氣呈現多發趨勢。
此次監測旨在尋找霧霾影響人體健康的確鑿證據 昨天,記者從北京市疾控中心獲悉,北京霧霾與健康監測工作計劃于本周啟動。屆時,北京市疾控中心將在各區縣的居民小區選點設立11個霧霾監測站,同時監控全市醫院門急診量及患者疾病數據,對比分析霧霾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為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對策和干預措施提供依據。
北京連日來的霧霾再次引發了全民對于節能環保領域的關注度。 而11月29日,商務部副部長高燕出席在日本東京舉辦的第九屆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上時提及,“十三五”時期節能環保全社會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7萬億元人民幣。占據資本優勢的上市公司們,是否能在此輪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呢? “潛在的市場空間巨大,但
本市霧霾與健康監測工作將于本周正式啟動。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將在全市選擇11個居民小區設立空氣監測站點,派專人定期采樣、做空氣成分檢測。同時還要收集醫院門診病患數據,尋找霧霾影響健康的確鑿證據。 市疾控中心環境所所長魏建榮介紹,本周市疾控中心將召開霧霾與健康監測啟動大會部署具體任務,會后
近期,全國許多省市都受到霧霾侵襲。日前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我國要借助“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啟動建設“霧霾監測與數值預報模式系統研究”,預計未來3到5年,最終實現用模型精確預報霧霾的發生和形成,此項研究將實現全國、區域、城市聯動的霧霾預報與預警。 快速——計算提速百倍 追霾從輪廓到點位
一道作業題:柴靜的“霧霾調查”將霧霾治理不力的成因歸咎于石油企業的壟斷是對的嗎? 某媒體要就柴靜的“霧霾調查”視頻采訪我,于是我上網找來看了一遍,一邊看一邊感嘆:真是經典——是 經典的煽情之作!我都要努力把持自己的靈臺清明以免被煽得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看完后在紙上寫了個評論大綱,一 轉眼間該
昨天,北京出現繼國慶假期過后最為明顯的霧霾天氣,多地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級別。部分學校因此取消了室外活動,環衛部門延長了清掃時間,市環境應急指揮部啟動了空氣污染藍色預警。據悉,這是上周《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正式發布后,本市首次啟動應急預警。同日,衛生計生委發布了《2013年空氣污染(霧霾)
俗語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將霧、霾預報產品比作是一份大餐的話,那么針對各種空氣污染物監測而得來的珍貴數據則是制作佳肴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霧、霾監測數據如何得出?氣象和環保部門的數據有何側重呢? 近日,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監測網監測顯示,京津冀大部分地區大氣細顆粒物PM2.5日
隨著北方各地陸續開始供暖,霧霾再次席卷而來。近年來,為治理霧霾,政府制定了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各地也制定了相關執法部門聯勤聯動方案。從形式上看,政府不可謂不重視,措施有力,分工明確,但為什么面對日益頻繁的霧霾總感力不從心? 筆者認為,問題關鍵在于某些政府部門對治理霧霾認識不足,“一個和尚挑水喝,
以下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主編的權威雜志《大氣科學進展》對柴靜是否造假的回應。原帖可見其新浪官方微博@大氣科學進展 近日,有不少對《穹頂之下》的質疑。 鑒于霧霾問題的復雜性,從片后的致謝里可以看到有非常多的專家都為片子提供了數據、建議和咨詢。很多科研人員不但作科研,也一直努力在作科普
各地省級兩會連日來陸續召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是各地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特別是圍繞打贏藍天保衛戰,代表委員們各抒己見,紛紛建言獻策。 空氣質量整體趨好,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過去五年,上海PM2.5年均濃度從2013年的6
這個冬天,霧霾時不時席卷大半個中國,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都已經痛下決心對霧霾展開一場殲滅戰。正當我們感慨問題已經得到重視很快就能找到治“霾”良方的時候,最近上演的一幕幕和霧霾相關的科學鬧劇,又將這一問題拉回到打口水仗的階段。 拉開鬧劇帷幕的是一篇學術論文。 2013年歲末,一篇含有
“堅決向污染宣戰”為大氣污染治理開拓新局面。記者從北京市環保局獲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環保部門提出,要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共同治理霧霾。 六省區市環保部門提出,建立區域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及應急聯動工作機制、區域重污染預警會商與應急響應機制,開展區域聯合執法,建立協作小組共享信
霧霾襲擾我們很多年了。我國很多地區和很多政府相關部門也為了霧霾治理推出了不少舉措。有控制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有拆遷煉鋼廠、水泥廠的,有停建燃煤發電廠的,有進行煤改氣工程改造的,還有對汽車進行限行的,最近更傳出有禁止燃放煙花的。各地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但是,通過陸續發布的
“就北京而言,機動車是城市PM2.5的最大來源,約占1/4;其次是燃煤和外來輸送,各占1/5;餐飲、工業和地面揚塵總占近30%。因此,北京嚴重的霧霾天氣多是人為原因造成的。”2月21日,在由中國氣象局組織召開的霧霾天氣成因分析與預報技術研討會上,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躍思直言不諱地說
2.4億輛的機動車總量,1.2億輛的汽車保有量,每年汽車產銷量的平均增速都超過10%以上,這就是中國當下的機動車總體情況。汽車銷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長的同時,伴隨著霧霾天氣的“經久不散”,汽車尾氣排放到底“貢獻”了多少比例的PM2.5,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話題。 “近幾年,大排量的SUV車型受歡
昨天(10月28日),游客在景山俯瞰故宮。霧霾籠罩,能見度很差。 昨天(10月28日),北京出現繼國慶假期過后最為明顯的霧霾天氣,多地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級別。部分學校因此取消了室外活動,環衛部門延長了清掃時間,市環境應急指揮部啟動了空氣污染藍色預警。據悉,這是上周《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近日召開的霧霾天氣成因分析與預報技術研討會上獲悉,針對霧霾天氣,中國氣象局已建立常規霧霾天氣網絡化監測體系,主要包括能見度、相對濕度、霧霾天氣現象等觀測,是氣象部門基本觀測預報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近些年來也開展對霧霾有重要影響的大氣氣溶膠的觀測,初步形成了業務化的運行保
霧霾,霧霾,還是霧霾!為了大氣治理,2月份以來有關部門已連發6道令牌。 昨天,是2月的最后一天,我國東部地區再次被霧霾籠罩。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陳振林昨日表示,2月以來的霧霾天數比常年同期偏多0.7天,與1990、2007年并列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三多。 為從根本上治理空氣污
記者從今天召開的中國氣象局例行發布會上獲悉,據往年資料統計,春運期間亦是災害天氣頻繁的階段。氣象部門對霧霾天氣加強了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氣象部門將加強霧霾信息發布。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表示,針對大范圍持續性高污染的霧霾天氣,國家
記者昨天從部分區縣安監部門獲悉,北京2013年煙花爆竹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資格考核工作正在進行,2014年煙花爆竹銷售、儲存和燃放等安全工作管理實施方案已出臺。記者從相關安監部門及花炮企業獲悉,馬年花炮零售網點原則上不增加數量,發布霧霾橙色預警時停售花炮。 零售點須繳抵押金 為提高
霧霾影響中國,但霾從何而來? 困擾人們已久的關于重點地區和城市的霧霾源解析,即將有權威的說法。5月15日,環保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召開全國重點地區城市大氣污染物來源研究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以下簡稱“第一次會議”),對全國重點地區城市大氣污染物來源研究工作進行部署安排。 此次會議審
從昨晚開始,一份“各地氣象部門被要求停止霾預警預報工作”的通知在網上迅速流傳開來。之后,中國氣象局證實此通知為真。 官方的解釋是,因為之前氣象局與環保部門在發布霾相關信息時經常會出現不一樣的情況。這次將要出臺一個聯合工作機制,以后霾預警該怎么發,由誰來發,會有一個會商機制,會商之后統一由一個部
記者從環保部網站獲悉,11月份以來的重污染天氣,有媒體導向罪在黑龍江秸稈焚燒。黑龍江省環保和氣象部門認為,霧霾的首要原因是燃煤而不是秸稈,另外黑龍江出現霧霾時風往北吹,污染轉移的說法也不靠譜。 黑龍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站使用顆粒氣溶膠飛行質譜儀、激光雷達等相關儀器設備,在距哈爾濱西南30公里的上風
連日來的霧霾天讓人們不禁感嘆“連呼吸都是痛”,近日,杭州市環保局發布的杭州市區AQI空氣質量指數在300以上。不過,這也讓人們心中綠色節能觀念越來越深入,隨著國際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很多塑機企業都將控制、節約成本列為首要任務,目前大部分塑料機械都已實現節能改造。霧霾正當時 持續數日的霧霾天,讓上
“合肥要高度警惕,霧霾治理不能坐等。不論是工地停工、車輛限行,總得有個具體措施。”在今年2月25日的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省環保廳廳長繆學剛如是說。半年多過去了,當霧霾再次襲來時,合肥出了哪些招? 三大原因導致霧霾不散 近日,記者梳理了合肥自10月15日以來的天氣,除了11月2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