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科技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863計劃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2008年度專題課題申請指南》。 “十一五”863計劃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戰略目標是:突破若干前沿和關鍵技術,建立和完善生物技術創新體系,全面提升我國生物和醫藥技術的整體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以重大疾病為重點,加強生物技術與臨床資源的系統集成,攻克若干重大疾病預防和診治的關鍵技術;以醫藥和工業發酵為突破口,強化生物技術向產業的應用輻射,支撐和引領生物產業的快速發展;大幅度提高生物和醫藥技術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貢獻率,為2020年實現生物技術強國、生物產業大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根據以上總體部署,本指南設置了“基因操作和蛋白質工程技術”、“新一代工業生物技術”、“生物信息與生物計算技術”和“現代醫學技術”4個專題,共支持8個研究方向均為目標導向類課題,計劃安排支持經費1億元。 詳情請見:863計劃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2008年度專題課題申請指南......閱讀全文
近日,央視CCTV 13新聞聯播推出《領航科技 創新中國》專欄,講訴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創新創業、報效祖國的精彩故事。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國家創新之魂。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強大的創新力量。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一群踏踏實實在科研一線奮斗的科學家們。 5月21日,首期《領航科技 創新中國》
上月月底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生物仿制藥高峰論壇上,衛生部醫藥衛生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青透露,由發改委牽頭制定的《生物產業“十二五”規劃》在數月前已經送審國務院,基本上已經獲批,“最近補充過一些名詞解釋的資料,其他沒任何問題。如果沒什么意外,11月就將公布。”此外,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和衛
來自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裴端卿課題組近日在新研究中發現H3K9甲基化是體細胞重編程為iPSCs的一個重要障礙。相關論文“H3K9 methylation is a barrier during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 into iPSCs”發表在
人體每天排出的一些廢物有可能成為強大的腦細胞來源用于研究疾病,甚至有一天還可能用于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相對簡單的方法將人體尿液排出的細胞誘導生成有價值的神經元。 研究論文在線發布于本周的《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雜志上,Nature官網第一時間對相
來自健康報的消息,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人獸共患病與比較醫學團隊博士生周俊芳、碩士生錢華冬等,在華修國教授指導下,率先從患胰腺炎的鴿子身上分離出冠狀病毒并加以鑒定。該論文《胰腺炎鴿冠狀病毒的分離與鑒定》繼2006年在美國獸醫學會會刊《美國獸醫研究》雜志發表后
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腫瘤血管生成機制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揭示了DNA損傷修復相關基因Gadd45通過抑制mTOR/STAT3信號通路,控制了腫瘤血管形成。相關論文發表在1月17日的《生物化學雜志》(JBC)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Qimin Z
【導讀】在2012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授予干細胞研究科學家兩個月后,中國一個在6年前獲準進入臨床試驗的三個干細胞藥物之一完成了 Ⅰ期臨床試驗,而就在2012年,國外已有三個干細胞新藥被批準生產進入市場。從干細胞藥物來看,中國的干細胞產業已經落后于其他干細胞研究強國。 在2012年諾貝
我國世界最大的“基因工廠”目前的技術可一次性檢測508個腫瘤相關基因,解讀88種腫瘤藥物,全面、精準地解讀腫瘤藥物和基因的關系,根據患者的基因信息,協助醫生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為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國際:已公布超過1萬個癌癥基因組數據 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案例——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
國務院出臺《關于發展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實現中國醫藥產業的升級,未來生物醫藥將成為醫藥產業發展的主流。而發展生物醫藥并不意味著拋棄化學藥品和中藥等傳統醫藥產業,但傳統醫藥產業必須盡快實現產業升級。 發展生物醫藥實現走出去的目標 “國家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將整體提升中國醫
2016年5月19日至20日,由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生物谷主辦,杭州市高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浙江省藥學會協辦的"2016創新藥物發展與合作論壇"在杭州和達希爾頓逸林酒店隆重開幕。此次會議邀請了國內外生物醫藥研發領域的眾多專家學者,以及杰出的企業家代表。大會為行業內的專家和參會代表提供了
一、生物醫藥研發產業發展特征 1、研發產業投入大且周期長 生物醫藥研發產業與其他產業最大的不同,是其昂貴的研發費用及研制時間,研發新藥的耗時非常長,從開始研發到產品最終成功上市,一般需要12年左右的時間,從單一新藥角度來看,一種新藥從最初研發到最終研發成功,平均需耗費約9億美元左右。即便一個
“你們這臺儀器的進展情況如何?” “這是我們瑞典公司生產的高能直線加速器(LA45),利用該加速器產生的射線激發靶向藥物形成單態氧,可以殺死人體任何部位的癌細胞。這項技術填補了國際空白,放射動力治療開啟醫療新時代。北京公司已經生產出樣機,中國可以生產45MV高能加速
詹啟敏 詹啟敏,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首席專家,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 擔任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微循環學會副理事
業界人士翹首以盼的第十八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19)將于2019年10月23-26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展會將繼續堅持“分析科學 創造未來”的方向,圍繞“生命 生活 生態——面向綠色未來”的主題組織學術報告會、專題論壇和儀器展。 同期將舉辦“BCEIA·
著名學術打假網站 PubPeer 這次盯上了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 近日,有網絡消息指出:著名學術質疑網站 Pubpeer 陸續刊登了詹啟敏的 25 篇論文涉嫌學術造假,這些陸續被曝光的論文涉及將相同圖片 PS 后應用于不同實驗甚至不同文章中、捏造實驗數據和嚴重違反動物倫理
12月16日,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寧夏分中心在寧夏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正式掛牌,這意味著我區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技術將進一步提升。 生物芯片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類高新技術。它通過縮微技術,根據分子間特異性的相互作用原理,將成千上萬個與生命相關的信息分子及生命科學領域中不連續的
2016年11月26~27日,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動物細胞與組織工程研究室舉辦了隆重的30周年成立慶祝活動,研究室主任、華東理工大學張江現代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上海倍諳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文松教授以及周燕教授、蔡海波教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溫志友教授、美國禮來公司生物工
為進一步推動天津濱海新區國家863計劃產業化伙伴城區試點工作,促進863計劃成果交易和轉移轉化,科技部與天津市政府于2013年5月18日正式啟動了“天津濱海新區國家863計劃成果展示交易平臺”。 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天津市市委常委朱麗萍出席啟動儀式。科技部相關司局、中心,以及天津市科委、濱
11月30日,國內外生物醫藥領域著名專家學者齊聚深圳,以“生物醫藥領域的國際前沿進展“為主題的“第二屆生物醫藥及醫學前沿論壇(深圳)”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辦,先進院師生聆聽了來自該領域不同角度的9個精彩主題演講。會議由先進院醫工所副所長王立平主持,先進院院長樊建平、深圳
近日,蘇州工業園區專為生物醫藥產業打造的生物納米園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公共檢測中心獲得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成為了江蘇省僅有的兩個國家級生物醫藥公共技術平臺之一。而獲得CNAS認可,相當于加入了全球生物醫藥實驗室的“WTO”:超過43個國家的相關實驗室都將認可園區
——記錄行業的點點滴滴 【導語】光陰似水,歲月如梭,2013年已悄然離去;回望2013年,有欣喜、有榮耀、有失落、有彷徨。“霧霾”“鎘大米”“轉基因食品”“單獨二孩”“土豪”“中國大媽”“嫦娥三號”“比特幣”“斯諾登”“房姐”等被評為十大網絡熱詞。還有更多熱點事件,中國新領導班子
“中國人類蛋白質組計劃(CNHPP)”第一次工作部署會日前在北京舉行,來自科技部、總后勤部的部分相關負責人和全國40多家科研單位的70余名院士、專家出席會議。 中國科學院院士、人類蛋白質組計劃國際執委、亞太蛋白質組組織主席、CNHPP首席科學家賀福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CNHPP是在系統總
在7月18日舉行的天津濱海新區國家863計劃產業化伙伴城市啟動儀式上,首批90個國家863計劃項目進行了簽約,這些項目涵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以及新能源技術等領域,項目總投資27.8億元,項目完成后,總產值可達到107.1億元。 科技部在歷年國家863計劃成果中選取了2
記者從3月13日舉行的“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果公開交易發布會上獲悉,我國“科技重大專項”“科技支撐”等國家科技計劃取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將首次嘗試通過拍賣等方式進行公開交易,這將為我國探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新模式。 據介紹,首批進行公開交易的國家重大科技成果共有26項,分別是國家“
記者從3月13日舉行的“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果公開交易發布會上獲悉,我國“科技重大專項”“科技支撐”等國家科技計劃取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將首次嘗試通過拍賣等方式進行公開交易,這將為我國探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新模式。 據介紹,首批進行公開交易的國家重大科技成果共有26項,分別是國家“
【導語】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2014年即將結束,回首昨天依然歷歷在目。時代在進步,每一年都有著新的熱點出現,”整個人都不好了”“也是蠻拼的”“畫面太美不敢看”“你家里人知道嗎?”“也是醉了”“就這么任性”“約不約
科技創新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3月9日,科技部對“十一五”期間國家支持完成的數百項重大科技成果進行了公開推介。項目類型包括“863”、“973”、“國家科技支撐”、“科技重大專項”等科技專項,主要涵蓋生物醫藥、節能減排、農業科技、新能源與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
3月12日,由華東理工大學信息學院、梅斯醫學主辦,主題為“開放?鏈接?服務”的2016生物醫療大數據研討會暨華理-梅斯生物醫藥開放鏈接大數據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華東理工大學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聯合生物統計中心、中科院系統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曙光醫院、萬達信息等高校、科研機構、醫療機
前不久,由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上海綠谷制藥聯合研發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癥新藥“甘露寡糖二酸”(GV—971)順利完成臨床Ⅲ期試驗,在新藥研制上邁過了最關鍵的一步。該藥物是從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類分子,其新穎的作用模式與獨特的多靶作用特征,為阿爾茨海默癥藥物研發開辟了新路徑。 像
前不久,由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上海綠谷制藥聯合研發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癥新藥“甘露寡糖二酸”(GV—971)順利完成臨床Ⅲ期試驗,在新藥研制上邁過了最關鍵的一步。該藥物是從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類分子,其新穎的作用模式與獨特的多靶作用特征,為阿爾茨海默癥藥物研發開辟了新路徑。 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