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樣的溫度下,溫熱的殺菌效果比干熱好,其原因有:①蛋白質凝固所需的溫度與其含水量有關,含水量愈大,發生凝固所需的溫度愈低。濕熱滅菌的菌體蛋白質吸收水分,因較大同一溫度的干熱空氣中易于凝固。②溫熱滅菌過程中蒸氣放出大量潛熱,加速提高濕度。因而濕熱滅菌比干熱所要溫度低,如在同一溫度下,則濕熱滅菌所需時間比干熱短。③濕熱的穿透力比干熱大,使深部也能達到滅菌溫度,故濕熱比干熱收效好。濕熱滅菌法包括有:(1)煮沸法:煮沸100℃,5分鐘,能殺死一般細菌的繁殖體。許多芽胞需經煮潮5~6小時才死亡。水中加入2%碳酸鈉,可提高其沸點達105℃。既可促進芽胞的殺滅,又能防止金屬器皿生銹。煮沸法可用于飲水和一般器械(刀剪、注射器等)的消毒。(2)流通蒸汽滅菌法:利用100℃左右的水蒸汽進行消毒,一般采用流通蒸汽滅菌器(其原理相當于我國的蒸籠),加熱15到39分鐘,可殺死細菌繁殖體。消毒物品的包裝不宜過大、過緊以利于蒸汽穿透。(3)間歇滅菌法:利用......閱讀全文
在同樣的溫度下,溫熱的殺菌效果比干熱好,其原因有:①蛋白質凝固所需的溫度與其含水量有關,含水量愈大,發生凝固所需的溫度愈低。濕熱滅菌的菌體蛋白質吸收水分,因較大同一溫度的干熱空氣中易于凝固。②溫熱滅菌過程中蒸氣放出大量潛熱,加速提高濕度。因而濕熱滅菌比干熱所要溫度低,如在同一溫度下,則濕熱滅菌所需時
在同樣的溫度下,溫熱的殺菌效果比干熱好,其原因有:①蛋白質凝固所需的溫度與其含水量有關,含水量愈大,發生凝固所需的溫度愈低。濕熱滅菌的菌體蛋白質吸收水分,因較大同一溫度的干熱空氣中易于凝固。②溫熱滅菌過程中蒸氣放出大量潛熱,加速提高濕度。因而濕熱滅菌比干熱所要溫度低,如在同一溫度下,則濕熱滅菌所需時
干熱滅菌比濕熱滅菌需要更高的溫度與較長的時間。(1)干烤:利用干烤箱,加熱160~180℃2小時,可殺死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菌。主要用于玻璃器皿、瓷器等的滅菌。(2)燒灼和焚燒:燒灼是直接用火焰殺死微生物,適用于微生物實驗室的接種針等不怕熱的金屬器材的滅菌。焚燒是徹底的消毒方法,但只限于處理廢棄的污
利用化學藥物滲透細菌的體內,使菌體蛋白凝固變性,干憂細菌酶的活性,抑制細菌代謝和生長或損害細胞膜的結構,改變其滲透性,破壞其生理功能等,從而起到消毒滅菌作用。所用的藥物稱化學消毒劑。有的藥物殺滅微生物的能力較強,可以達到滅菌,又稱為滅菌劑。凡不適于物理消毒滅菌而耐潮濕的物品,如銳利的金屬、刀、剪、縫
高壓蒸汽滅菌法的注意事項第一,無菌包不宜過大(小于50cm×30cm×30cm),不宜過緊,各包裹間要有間隙,使蒸汽能對流易滲透到包裹中央。消毒前,打開貯槽或盒的通氣孔,有利于蒸汽流通。而且排氣時使蒸汽能迅速排出,以保持物品干燥。消毒滅菌完畢,關閉貯槽或盒的通氣孔,以保持物品的無菌狀態。第二,布類物
濕熱滅菌????? 在同樣的溫度下,濕熱的殺菌效果比干熱好,其原因有:①蛋白質凝固所需的溫度與其含水量有關,含水量愈大,發生凝固所需的溫度愈低。濕熱滅菌的菌體蛋白質吸收水分,因較大同一溫度的干熱空氣中易于凝固。②溫熱滅菌過程中蒸氣放出大量潛熱,加速提高濕度。因而濕熱滅菌比干熱所要溫度低,如在
干熱滅菌與濕熱滅菌是實驗操作常用的殺菌方式,那它們有何不同呢.(一)干熱滅菌???? ?1.焚燒:是一種徹底的滅菌方法,但僅適用于廢棄物品或尸體等。??? ?2.燒灼:直接用火焰滅菌,適用于微生物學實驗室的接種環、試管口等的滅菌.???? ?3.干烤:用鼓風干燥箱滅菌。一般加熱至160℃~170℃經
濕熱滅菌柜一般用于制藥工業生產中,用于耐受蒸汽的物料滅菌,如:小型瓶、大型瓶、玻璃器皿、織物、開口、閉口容器、橡膠制品、設備零部件、醫療器械、過濾器、食品等。常用到消毒滅菌設備對有關物品進行消毒滅菌處理,對藥品而言,在達到消毒滅菌效果可靠的同時,還要保證藥品不受破壞,確保其藥效的安全性、有效性
滅菌原理培養基在制備后的24h內完成滅菌工序。高壓滅菌的原理是:在密閉的蒸鍋內,其中的蒸氣不能外溢,壓力不斷上升,使水的沸點不斷提高,從而鍋內溫度也隨之增加。在0.1MPa的壓力下,鍋內溫度達121℃。在此蒸氣溫度下,可以很快殺死各種細菌及其高度耐熱的芽孢。注意完全排除鍋內空氣,使鍋內全部是水蒸氣,
影響濕熱滅菌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的種類與數量、蒸汽的性質、藥品性質和滅菌時間等。 (1)流通蒸氣滅菌法:是指在常壓條件下,采用100攝氏度流通蒸氣加熱殺滅微生物的方法,滅菌時間通常為30-60分鐘。該法適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熱制劑的滅菌,但不能保證殺滅所有芽孢,是非可靠的滅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