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學藥物滲透細菌的體內,使菌體蛋白凝固變性,干憂細菌酶的活性,抑制細菌代謝和生長或損害細胞膜的結構,改變其滲透性,破壞其生理功能等,從而起到消毒滅菌作用。所用的藥物稱化學消毒劑。有的藥物殺滅微生物的能力較強,可以達到滅菌,又稱為滅菌劑。凡不適于物理消毒滅菌而耐潮濕的物品,如銳利的金屬、刀、剪、縫針和光學儀器(胃鏡、膀胱鏡等)及皮膚、粘膜,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病室空氣等均可采用此法。1. 化學消毒滅菌劑的使用原則(1)根據物品的性能及病原體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消毒劑。(2)嚴格掌握消毒劑的有效濃度、消毒時間和使用方法。(3)需消毒的物品應洗凈擦干,浸泡時打開軸節,將物品浸沒于溶液里。(4)消毒劑應定期更換,揮發劑應加蓋并定期測定比重,及時調整濃度。(5)浸泡過的物品,使用前需用無菌等滲鹽水沖洗,以免消毒劑刺激人體組織。2.常用化學消毒滅菌方法(1)浸泡法 選用殺菌譜廣、腐蝕性弱、水溶性消毒劑,將物品浸沒于消毒劑內,在標準的濃度......閱讀全文
利用化學藥物滲透細菌的體內,使菌體蛋白凝固變性,干憂細菌酶的活性,抑制細菌代謝和生長或損害細胞膜的結構,改變其滲透性,破壞其生理功能等,從而起到消毒滅菌作用。所用的藥物稱化學消毒劑。有的藥物殺滅微生物的能力較強,可以達到滅菌,又稱為滅菌劑。凡不適于物理消毒滅菌而耐潮濕的物品,如銳利的金屬、刀、剪、縫
嚴格的消毒滅菌對細胞與胚胎工程研究與應用工作極為重要,直接影響著整個實驗能否順利進行。(一)消毒滅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熱滅菌法、濕熱滅菌法、過濾除菌法、射線殺菌法等)和化學方法(消毒劑、抗生素)兩大類。1.干熱滅菌法是利用恒溫干燥箱內120 oC~150 oC的高熱,并保
實驗步驟1、來蘇:通過損傷細胞膜、滅活酶類、使蛋白質變性等機制發揮殺菌作用。配方為甲酚500g,植物油173g,氫氧化鈉27g,加水至1000ml。消毒濃度為2%,用于對地面、器具表面、皮膚等消毒。可有效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結核桿菌和滅活大部分病毒,但不能殺滅細菌芽孢,對乙肝病毒的滅活效果不肯定。
1、來蘇:通過損傷細胞膜、滅活酶類、使蛋白質變性等機制發揮殺菌作用。配方為甲酚500g,植物油173g,氫氧化鈉27g,加水至1000ml。消毒濃度為2%,用于對地面、器具表面、皮膚等消毒。可有效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結核桿菌和滅活大部分病毒,但不能殺滅細菌芽孢,對乙肝病毒的滅活效果不肯定。2、新潔
在同樣的溫度下,溫熱的殺菌效果比干熱好,其原因有:①蛋白質凝固所需的溫度與其含水量有關,含水量愈大,發生凝固所需的溫度愈低。濕熱滅菌的菌體蛋白質吸收水分,因較大同一溫度的干熱空氣中易于凝固。②溫熱滅菌過程中蒸氣放出大量潛熱,加速提高濕度。因而濕熱滅菌比干熱所要溫度低,如在同一溫度下,則濕熱滅菌所需時
一、消毒技術 (一)明確消毒的主要對象 應具體分析引起感染的途徑、涉及的媒介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種類,有針對性地使用消毒劑。 (二)采取適當的消毒方法 根據消毒對象選擇簡便、有效、不損壞物品、來源豐富、價格適中的消毒方法。 醫院診療器械按污染后可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在人體接
干熱滅菌比濕熱滅菌需要更高的溫度與較長的時間。(1)干烤:利用干烤箱,加熱160~180℃2小時,可殺死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菌。主要用于玻璃器皿、瓷器等的滅菌。(2)燒灼和焚燒:燒灼是直接用火焰殺死微生物,適用于微生物實驗室的接種針等不怕熱的金屬器材的滅菌。焚燒是徹底的消毒方法,但只限于處理廢棄的污
高壓蒸汽滅菌法的注意事項第一,無菌包不宜過大(小于50cm×30cm×30cm),不宜過緊,各包裹間要有間隙,使蒸汽能對流易滲透到包裹中央。消毒前,打開貯槽或盒的通氣孔,有利于蒸汽流通。而且排氣時使蒸汽能迅速排出,以保持物品干燥。消毒滅菌完畢,關閉貯槽或盒的通氣孔,以保持物品的無菌狀態。第二,布類物
消毒和滅菌兩個詞在實際使用中常被混用,其實它們的含義是有所不同的。消毒是指應用消毒劑等方法殺滅物體表面和內部的病原菌營養體的方法,而滅菌是指用物理和化學方法殺死物體表面和內部的所有微生物,使之呈無菌狀態。 一、物理方法 1、溫度 利用溫度進行滅菌、消毒或防腐,是最常用而又方便有效的方法。
實驗概要 消毒(disinfection)與滅菌(sterilization)兩者的意義有所不同。消毒一般是指消滅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的營養體而言,滅菌則是指殺滅一切微生物的營養體、芽孢和孢子。消毒與滅菌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分為加熱、過濾、照射和使用化學藥品等方法。 實驗步驟 一、加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