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云南省按照構建環境保護工作“八大體系”總體要求,采取多種措施,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全省環境監測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為更有針對性地打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促進全省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加快建設監測大數據平臺 2018年,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覆蓋全省國土空間 前不久,云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云南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 據云南省環保廳廳長張紀華介紹,云南省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將此項工作作為全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予以推進,并制定了工作計劃。省環保廳結合全省實際,在廣泛征求省編辦等23個省直有關部門和單位意見,充分借鑒外省(區)已印發的工作方案或實施方案基礎上,編制完成《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經省委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第八次會議、省政府第103次常務會議以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閱讀全文
2016年以來,云南省按照構建環境保護工作“八大體系”總體要求,采取多種措施,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全省環境監測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為更有針對性地打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促進全省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加快建設監測大數據平臺 2018年,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覆蓋
云南省林業廳消息,目前已出臺《云南濕地生態監測規劃(2015—2025 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未來10年,將擬投資13806.84 萬元,建設32個濕地生態建設站(點)覆蓋六大濕地生態區輻射16個州市,掌握全省濕地資源消長變化、生態特征及其生態演變過程,為濕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提供決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頒布了關于印發《2016年國家環境監測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要點》的通知。分別對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監督檢查、水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土壤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生態監測質量監督檢查、城市噪聲監測質量監督檢查、環保系統國家級資質認定與監測
昨天發布的《云南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明確,到2018年,初步建成覆蓋全省國土空間,全面涵蓋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和生態環境狀況各要素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到2020年,全面建成各環境要素統籌、信息共享、統一發布、上下協同的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全面構建生態環境監測網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國家發布“土十條”,土壤安全再引關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開會,決定2018首屆全國土壤大會將于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網消息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全國土壤大會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啟動大會上獲悉,由甘肅臨澤縣人民政府、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在此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組織,海南大學、廣西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安徽大學、深圳仙湖植物園、生態環境部南京生態環境研究所、越南植物保護中心(CPC)等多家科研單位共同完成的“中國和越南苦苣苔科分類”專輯在PhytoKeys發表。 該專輯共收錄19篇文章,相關研究利用分子手段恢復了1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組織,海南大學、廣西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安徽大學、深圳仙湖植物園、生態環境部南京生態環境研究所、越南植物保護中心(CPC)等多家科研單位共同完成的“中國和越南苦苣苔科分類”專輯在PhytoKeys發表。 該專輯共收錄19篇文章,相關研究利用分子手段恢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這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總要求和根本遵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不久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同時提出要研究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 長江
國發〔2016〕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5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
細分領域為監測打開新空間,水與大氣監測覆蓋面增加;智慧環保方案將帶來更多訂單,引導企業向整體服務商轉型,提升城市在環境監測治理方面的需求……隨著國家對環保工作的日益重視,種種利好因素都促進了環境監測市場的發展。 新增監測指標提升行業預期,需要開展儀器設備安裝、數據質量控制、專業人員培訓等一系列
2015年2月5日,環境保護部發布的《關于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的指導意見》提出全面放開服務性監測市場;財政部、環境保護部聯合印發《關于支持環境監測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也提到,未來除敏感環境數據外,原則上將采取政府購買服務下第三方專業公司托管運營。 在環境稅以及排污權交易背景下,監測將成為衡量
云南省、貴州省、四川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生態環境(環境保護)廳(局): 為落實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精神,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進一步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我部組織制訂了《長江
2013年,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稱《大氣十條》)。根據《大氣十條》相關要求,中國工程院組織50余位相關領域院士和專家,對《大氣十條》進行中期評估。評估認為,《大氣十條》確定的治污思路和方向正確,執行和保障措施得力,空氣質量改善成效已經顯現。全國城市細顆粒物
2013年,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稱《大氣十條》)。根據《大氣十條》相關要求,中國工程院組織50余位相關領域院士和專家,對《大氣十條》進行中期評估。評估認為,《大氣十條》確定的治污思路和方向正確,執行和保障措施得力,空氣質量改善成效已經顯現。全國城市細顆粒物(PM2.5)、可吸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5月31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7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全年,全國大氣和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土壤環境風險有所遏制,生態系統格局總體穩定。圖片來源于網絡 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介紹說,2017年,在大氣環境質量方面,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99個城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研究員王克林團隊在西南喀斯特區域生態恢復評估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西南喀斯特地區是全球碳酸鹽巖集中分布區面積最大、人地矛盾最為尖銳的地區,以石漠化為特征的土地退化嚴重。圍繞喀斯特地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恢復,國家先后在喀斯特地區實施了天然林保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研究員王克林團隊在西南喀斯特區域評估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西南喀斯特區域生態恢復成效評價 西南喀斯特地區是全球碳酸鹽巖集中分布區面積最大、人地矛盾最為尖銳的地區,以石漠化為特征的土地退化嚴重。圍繞喀斯特地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恢復,國家先后在喀
根據土地類型的不同,土壤修復可分為場地修復、礦山修復和耕地修復。圖片來源于網絡 綜合中國產業信息網、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報告及多家券商的行業市場分析報告信息,結合2017年化工產業十余省市90%的企業關停轉移現狀,和國家政策相關所提出的指標:到2020年現有位于城鎮內人口密集區域的危化品生產企業
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國引進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并逐漸在玉米、棉花等作物中推廣應用,這一技術使我國農作物的產量得到大幅提高,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被人們譽為農業上的“白色革命”。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年來,由于增產效果明顯,地膜覆蓋技術在中國農業生產中迅速普及。然而,一些農業生態專家指出,殘膜的“
海口濕地。資料照片 2018年,各地、各部門(系統)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總目標,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態需求為總任務,以增綠增質增效為主攻方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組織動員全社會力量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國土綠化事
中石油集團公司近日發布2014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這家能源巨頭的資產總額再攀高峰,達到39384億元,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綜合排名中位居第三,在《財富》雜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位居第四,分別比2013年上升了一個名次。 “可持續發展是一個目標,是一種發展方式,也是中國
過去30多年來,中國經濟經歷了快速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此同時,環境污染、資源短缺、能耗高企的問題突出,既制約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違背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十八大以來相繼出臺了各項環保政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圖片來源于網絡 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著力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剛剛過去的一年,空氣質量改善的情況讓很多人感到驚喜、“知足”:“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圖片來源于網絡 讓百姓多享受藍天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
2007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獎項目202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1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科研管理處提出。 &
2015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授獎項目證書編號獎種獲獎等級項目名稱/獲獎人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工作單位2015-091自然科學獎2新穎電化學能源材料的可控制備、儲能機理及其性能研究童葉翔,李高仁,盧錫洪,李奇,翟騰,于明浩,王子龍,鐘錦輝中山大學2015-092自然科學獎2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