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核子能中心LHCb探測器內部,質子撞擊形成轉瞬即逝的不穩定粒子。 在粒子物理學家中間,Sheldon Stone有著高標準和極其真誠的聲譽。他為人所知的一件事情是,在一位同事講話過程中,喊叫著打斷人家的話,指出其中缺乏證據。所以當Stone討論自己和一位同事近期作出的觀察時,他的話應該有一定分量。“我確實認為這有機會成為一項大突破。”他說。 Stone的工作涉及一臺巨大的粒子探測器LHCb(大型強子對撞機底夸克實驗),它是由全球最大的原子加速器、位于瑞士歐洲核子中心(CREN)粒子物理實驗室的大型強子加速器(LHC)提供支持的4臺探測器之一。他和同事說,他們已經觀察到了構成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的“神秘新表親”。質子和中子由其他叫作夸克的粒子構成,被強大的核子力不可分開地束縛在一起。通過用巨大的能量撞擊粒子的方式,物理學家已經可以生成數千個轉瞬即逝的強子——由夸克構成的粒子。它們可以分成兩類:一種是包括質子和中子在內的重子,......閱讀全文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底夸克探測器(LHCb)實驗組宣布發現雙粲重子,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專門進行了新聞發布。而中國研究團隊在新發現中作出關鍵性貢獻。 什么是雙粲重子,為什么科學家要尋找這種粒子,它的發現有何重要意義? 雙粲重子含有兩個c夸克(“粲夸克”)和一個u
丁肇中 我向大家介紹的是我所經歷的實驗,講我所做的實驗,我的實驗包括兩種,第一種,探索宇宙中最基本的結構,另一種是尋找宇宙的起源,在國際空間站上。 我小時候在重慶長大,那個時候常常有日本飛機徘徊在上空,所以我沒有機會上學,同時,那個時候我對上學特別沒有興趣。今天,我們正享受著由人們對基礎學科的
發現“新粒子”好比發現新大陸,出乎尋常又令人興奮。因為半個多世紀以來,粒子物理學家們精心繪制了一張擁有61個成員的“粒子譜”,目前實驗中發現的所有粒子都能在這張譜上找到對應的身份。 比如,W玻色子、Z玻色子、膠子、頂夸克以及魅夸克還沒有被發現之前,理論物理學家們已根據“粒子譜”預測到它們的存
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網消息,大型強子對撞機底夸克實驗(LHCb)團隊近日報告稱,他們通過分析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獲得的數據,發現了3個新的“奇異”粒子并證實了第四個“奇異”粒子的存在。這些“四胞胎”粒子全由4個夸克組成,但擁有不同的質量和屬性。 1964年,美國物理學家默里·蓋
近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底夸克探測器(LHCb)實驗組宣布發現雙粲重子,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高原寧、楊振偉、張黎明和朱相雷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發現新粒子中作出重要貢獻。 底夸克探測器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上的粒子物理實驗裝置之一,專門進行含有重夸克粒
近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LHCb實驗發現了D介子的正—反物質不對稱性,并表示這項發現“絕對會被寫進粒子物理的教科書”。這一發現被CERN研究和計算主任Eckhard Elsen稱為“粒子物理學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科學家到底發現了什么?這次發現為什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內部 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比利時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以表彰他們提出希格斯機制并成功預測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對諾貝爾獎花落希格斯玻色子該如何解讀?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對人類認識宇宙有什么重大意義?中國科學家對發現該粒子做出了哪些
為了加深人們對復雜而廣袤無垠的宇宙的理解,科學家們正在制造越來越龐大的科研工具,開展越來越有野心的科學實驗。然而,要做到這些并非易事,因為這些科學實驗和工具動輒耗資數億美元,而且需要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專業的科研人員群策群力才能完成。但是,所有這些實驗給我們帶來了令人驚喜的結果,讓
在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憑借其對我國粒子物理的巨大貢獻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此次實驗的成功填補了我國在中微子這個基礎物理研究領域的空白,提升了我國物理學家的國際影響力。首次嘗試中微子振蕩研究就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這在國際上都是十分罕見的。那么,什么是中微
“科學研究已經成為我的生活方式,我感覺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做事情,能實現科研夢想。” 這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副主任王貽芳研究員接受媒體采訪時最常說的一句話。 作為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的得意弟子,王貽芳曾在歐洲工作11年、在美國工作5年。2001年12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2月4日報道,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擬讓金原子核以接近光速發生對撞,制造出模擬宇宙大爆炸后就產生的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粒子湯”,從而更好地厘清宇宙的演化歷程。 目前,這項實驗正在準備當中,科學家剛剛開始將液體氦注入1740個超導磁鐵內,以將磁鐵冷卻到接近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4月24日報道,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今天在《物理評論快報》上提交了一份報告稱,大型強子對撞機底夸克實驗(LHCb)首次在B0s粒子的衰變中觀察到物質—反物質的不對稱性。這是已知的第四個亞原子粒子表現出了這種行為。 LHCb是LHC上的六個探測器之一,主要目標是測量在b強子中的C
5日,當今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持續幾小時以低能量撞擊質子束,撞擊產生的亞原子碎片噴薄而出,灑落在巨大的探測器內。這是LHC重啟后首次進行粒子撞擊實驗。 這次撞擊向更高能量的實驗邁進了一步。此前,LHC經歷了大約兩年的停機維護和升級,改造升級后其最大功率將提升一倍,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近日在著名論文預印本網站arxiv.org上發文稱,該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底夸克實驗組(LHCb)發現了一種新的5粒子系統,而其最獨特之處在于,這5個粒子分別處于不同的能態。 LHCb捷報頻傳,各種重要物理實驗結果層出不窮。僅最近幾個月,該實驗組就頻頻宣布一系列重大發
據英國廣播網(BBC)與《每日電訊報》在線版等近日報道,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項目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由LHC制造的極端環境中,在某種程度上模擬出宇宙大爆炸后幾微秒的狀態,再現當時超高的溫度、壓強和密度以及存在于當時的物質,堪稱開拓了全新的物理研究領域。 本次成果的出現
自從1985年2月13日記錄下第一次碰撞以來,物理學家們在Tevatron上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 9月30日,高能物理學家將關閉位于美國伊利諾伊州巴達維亞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作為這個國家最大的粒子加速器,Tevatron始建于1983年8月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找到了與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高度吻合的新粒子,消息在上月初一經發布,立即引起全球關注。現在,該發現的可信度又進一步增大。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8月2日(北京時間)報道,ATLAS(超環面儀器)實驗組進行了更為完整的分析,從統計學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2008級博士研究生羅曉峰與美國、印度科學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確定了從強子物質到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相變溫度約為175百萬電子伏特(相當于2萬億攝氏度)。6月24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以“量子色動力學相圖的標度”為題,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羅曉峰為論文第二作者,是5位作者中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11月26日發表公報說,該中心進行鉛離子對撞項目不足3周,大型強子對撞機三大探測器實驗對宇宙形成之初可能存在物質的探測已有新發現。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公報說,在鉛離子對撞實驗開始僅幾天時,ALICE大型探測器已經發表兩篇論文。目前,ATLAS和CMS兩大探測器都首次直接
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高能物理實驗室的科學家與波蘭克拉科夫大學、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同行合作研制成功能夠高精度確定粒子運行軌跡的新型超靈敏探測器。 這種粒子可穿透的新型探測器可以在高密度粒子流的條件下確定直接靠近粒子誕生點(流峰)的粒子軌跡。在這種峰值探測器誕生以前,上述過程從未得到過跟蹤記錄
編者按: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下,一大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科研成果脫穎而出。本報從今天起開設“走基層 看創新——重大科研成果見聞”欄目,報道介紹一批2013年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下產生的重大成果。 人們對于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粒子的探索,總是永無止境。 在很長一
如果把一個東西切得越來越小,會發生什么?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在以莊子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樸素唯物觀中,物質可以被無窮盡地分割。不過,這種觀點一直未獲實驗證明。那么,物質的最小單元究竟是什么? 為探索這一問題,物理學家提出了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這個模型對已知基本粒子進行了分類,
11月7日,83歲的美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在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國際戰略研討會上,回顧了40年來與中國科學家合作的物理學研究成果。 “中國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實驗物理科學家。他們有想象力、有發展新技術及領導國際合作的經驗和能力。他們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實驗物理研究,繼續為人類知識作出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與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3月19日在一個國際物理學會議上聯合宣布,科學家們通過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實驗與美國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實驗,已成功測出目前最為精確的頂夸克質量。 夸克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由比質子、中子更微小的物質組成。頂夸克則是科學家最后發
科學家認為此舉標志著粒子物理新時代的到來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3月30日宣布,跨越日內瓦市郊瑞士法國邊界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簡稱LHC)上,總能量為7萬億電子伏特的兩個束流對撞,在發生兩次故障后最終獲得成功。這是世界上目前能量最高的對撞
動蕩的政治變革將在新的一年塑造科學的進程。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領導的政府預計將繼續致力于廢除基于科學的環境法規。英國離開歐盟的決定已在研究資助和科學家遷移方面引發了難以解決的問題。中國立志成為科學和經濟領導者的決心肯定會影響研究將以何種方式以及在何處開展。隨著這些大趨勢展現出來,《科學》雜志預
在高能物理研究領域,BEPC是陶—粲物理能區最先進的正負電子對撞機,實時觀測基本粒子對撞產生的“碎片”,研究、探索粒子的性質和相互作用規律,發現新粒子。與此同時,這個大科學裝置還在生物、材料、物理、化學、環境、能源等科學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正負電子輸運線。 北京市玉泉路上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目前處于長期停機狀態,正在進行大規模升級,無數科學家迫切期待“王者”早日歸來。據CERN官網近日報道,該機構管理層12日向理事會提交的新日程表顯示,LHC將于2021年5月重啟,并一直運行到2024年底。2025年將再開啟新一輪升級,直到“高
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項目科學家通過使鉛原子核迎頭對撞,成功在實驗室中創造出迄今溫度最高、密度最大的核材料。迷你版宇宙大爆炸 工業爐窯的最高溫度達一千度,不過,與粒子在接近光速的速度時相互撞擊產生的溫度相比,簡直不值一提。12月2日,歐洲核子研究中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23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國際合作組的科學家,首次觀察到了新型反物質反氦-4,這是迄今科學家觀察到的最重反物質。 高能對撞能形成夸克膠子等離子體,這種熾熱、稠密的物質包含數量大致相當的夸克和反夸克粒子。夸克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