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保健酒,自身卻患了“病”。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通告,有多達51家酒企的69種保健酒、配制酒中違法添加了西地那非(俗稱“偉哥”)等化學物質,并在產品名稱、標志、標簽上明示或暗示壯陽、性保健等功能。 消息傳出一片嘩然,有人驚呼保健酒連自己都沒有“保健”好。 保健酒陷入“偉哥門” 昨天上午,朝陽區某酒水專營店的貨架前,售貨員像往常一樣將貨架上的售出酒水一一補齊,她告訴記者:“目前還未接到任何保健酒的下架通知,店里也沒有椰島鹿龜酒的銷售。” 這位銷售員所說的“椰島鹿龜酒”,在國家食藥監總局的一紙通告中榜上有名。這次51家企業的69種保健酒卷入“非法添加門”,其中不乏知名企業,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南椰島公司,其明星產品為椰島鹿龜酒。雖然海南椰島方面第一時間懷疑抽檢的酒為假貨,不過劇情發生逆轉:最新復檢證明,涉嫌添加違禁化學物質的椰島鹿龜酒實為正品。 保健酒的瓶子里裝的到底是什么“藥”?這其中,15家企業的27......閱讀全文
中國酒業協會近日批準發布了T/CBJ5101-2019《保健酒》團體標準(下稱新標準),自2019年2月1日起實施。新標準首次對保健酒進行了明確定義,規定保健酒應取得保健食品批號或備案,并對保健酒的理化要求、污染物限量、塑化劑及其他有機化物限量等提出了重點要求。 保健酒定義明確 保健酒在我國
資料圖片 一位消費者飲用勁酒后出現不適,被醫院鑒定為“中藥材中毒”。雖然勁酒公司反復強調其產品安全性沒有問題,但消費者還是把勁酒告上了法庭。保健酒行業近年來悄然發展起來,其背后的中藥材非法添加、一味夸大保健功能而不提示不宜使用人群、產品過了保質期仍在銷售等亂象也浮出水面。保健酒行業自身應如何
專家提醒消費者選購時要先了解藥材功效再飲用 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2009~2012年中國保健酒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目前保健酒銷售額以每年30%以上速度增長,趕超白酒增速,2009年保健酒市場消費規模突破120億元。在保健酒市場繁榮的背后,是市場的亂象。數據顯示,全國有3000多
為嚴厲打擊酒類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虛假夸大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規范酒類保健食品生產經營秩序。連日來,山東蓬萊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保健酒專項檢查,提高企業質量安全保障水平,保障公眾健康安全。 一是實地查看,規范生產企業經營秩序。對全市兩家酒類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的生產記錄、生產工藝管理、原輔
“你喝的酒里可能加了‘藥’。”監管部門近期公布的69種保健酒違法添加化學物質,引發公眾對食品安全高度關注。隨著公眾對保健需求的增加,保健品市場近年來高速增長,但由于保健品缺乏行業標準,添加物質隱蔽性強,不易監管,危害性也更久遠。 多位受訪人士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解決保健品安全問題,不能依
日前,長沙一市民喝勁酒出現不適,經醫院鑒定為勁酒里面的中藥材致使中毒,勁酒廠家表示產品有保健食品批準證書。有批文的保健酒讓消費者喝過出現中毒的現象引發市場關注,有正規的批文產品為何會出現飲用后中毒,有批文是否就意味著產品生產一路都有安全保障? 獲得批號后違規添加 長沙市雨花區的郭先生
鹿鞭酒、神力酒、陽春酒、神液酒……名字充滿各種想象空間的保健酒背后,其功效或許只是西藥在“作怪”。 7月3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一份題為《關于51家保健酒、配制酒企業69種產品違法添加行為的通告》顯示,有51家企業在69種保健酒、配制酒中違法添加了西地那非(俗稱“偉哥”的藥品成分)等化學物
導讀:最近多家品牌深陷食品安全事件,而監管部門近期公布的69種保健酒違法添加化學物質,更是引發公眾對食品安全高度關注。隨著公眾需求的增加,保健品市場近年來高速增長,但由于保健品缺乏行業標準,添加物質隱蔽性強,不易監管,危害性也更久遠。 保健食品成違法添加重災區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在
近兩年來,酒企紛紛推出以“健康”為賣點的白酒產品。當白酒再次力推“健康”概念時,難免讓人聯想到10年前“喝酒能保肝護肝”的那場風波。而今,又有哪些企業再次入局?當白酒與健康這兩個話題再次碰撞,是否又成為新一輪概念炒作? “健康”或成白酒行業發展方向 2014年,深陷產業調整的白酒企業仍未走出
一直以來,中藥保健酒因為夸張的功能宣傳、酒企生產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讓消費者無所適從。甚至有人說:“中藥保健酒的保健功能只是一種傳說”。 據不完全統計,如今在市面上銷售的各種“冬蟲夏草”酒達數十種之多,價格從百元至數百元不等,大多沒有“QS”食品質量安全認證標志。如貴
吃得營養才能獲得健康,食品是營養健康產業的重要內容。專家認為,未來我國社會將全面進入營養健康時代,營養健康食品產業應抓住機遇,順勢升級。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佳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此前發布了一份溫馨提示,希望消費者在參加家庭聚會、走親訪友、外出旅行等活動時,要注意飲食安全和營養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