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臨證發現,心血管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胸悶、胸痛、頭暈眼花、氣短、動則汗出、口干咽燥等癥,符合中醫的氣陰兩虛證候。唐代孫思邈《千金方》一書中生脈散一方,由人參、麥冬、五味子組成,有益氣養陰、生津止渴、固表止汗之功,是治療氣陰兩虛的良劑。多年來,筆者在生脈散的基礎上辨證加味,用于治療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壓病、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房顫、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屢用屢驗。 生脈散基本方:人參10克,麥冬15克,五味子10克。 生脈散加味:胸悶、心前區疼痛者加蒲黃10克(包煎),五靈脂10克,丹參20克,玄胡15克;驚悸、夜臥不寧加柏子仁10克,炒酸棗仁20克,合歡皮15克,夜交藤20克;脈結代者(心律失常、多發性室性早搏或室上性早搏)加炙甘草20克,桂枝6克,阿膠15克(烊化沖服),玉竹20克;高血壓患者表現為煩躁易怒、面紅耳赤、耳鳴等,加......閱讀全文
筆者臨證發現,心血管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胸悶、胸痛、頭暈眼花、氣短、動則汗出、口干咽燥等癥,符合中醫的氣陰兩虛證候。唐代孫思邈《千金方》一書中生脈散一方,由人參、麥冬、五味子組成,有益氣養陰、生津止渴、固表止汗之功,是治療氣陰兩虛的良劑。多年來,筆者在生脈散的基礎上辨證加味,用
茶是在中國歷史悠久的飲料。它對人體的健康效果常常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近來的科學研究表明,茶不但可以飲用,還能從其它角度幫助人體健康。 在今天的這篇文章中,我們對2018年茶的重要研究做一些盤點,看看它到底有哪些神奇功用。 治療先天性代謝病 先天性代謝疾病通常是由于遺傳因素導致人體中某種
茶是在中國歷史悠久的飲料。它對人體的健康效果常常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近來的科學研究表明,茶不但可以飲用,還能從其它角度幫助人體健康。 在今天的這篇文章中,我們對2018年茶的重要研究做一些盤點,看看它到底有哪些神奇功用。 治療先天性代謝病 先天性代謝疾病通常是由于遺傳因素導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冠狀動脈鈣化對心血管疾病有較強的預測價值,目前對冠狀動脈鈣化的標準評分為Agatston積分,該積分主要是根據鈣化斑塊的密度所得出,密度越高,得分越高。但一些數據顯示,斑塊密度增加對心血管疾病或有保護作用。 研究背景: &
目前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及死亡率居全球首位,正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由此心臟病學專家及臨床工作者十分重視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研究。近年來,從分子生物水平入手對心血管疾病發病機制研究已經取得很大成就。其中細胞信號轉導通路備受關注,Akt作為信號網絡的中樞環節,對細胞增殖、分化和存活起到重要作用
在心血管病方面,男女之間確實存在顯著的差異。比如說,女性在絕經之前罹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僅為男性的七分之一左右,而絕經后這一差異在逐漸減小,到70歲左右兩性冠心病的患病幾率差不多相等。再比如,對于心房顫動的患者,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發生血栓栓塞(尤其是腦卒中)。 &
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民身體健康的重大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對心血管疾病做了大量數據工作,值得關注的一點是,男性病患者的病死率已呈下降趨勢,但女性冠心病發病率卻與日俱增。歐洲醫藥資料顯示,55%的歐洲女性的死因是心臟病,而男性則是43%.因此,充分認識到心血管疾病不同性別的差異性,有利于加
心血管疾病根據其臨床表現多屬于中醫“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疇。東漢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中有大量類似心血管疾病臨床癥狀的記載:“心下悸”、“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脈結代,心動悸”、“胸悶煩驚,譫語”、“正在心下,按之則痛”等,所描述的病癥與心血管疾病的心絞痛、心律失常表現
每到冬季,心血管疾病就會呈“井噴”模式高發,因為寒冷的天氣,人體血管容易收縮,引起血壓波動從而誘發或加重冠心病等,或導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疾病。心血管專家提醒,秋冬這樣比較寒冷的季節,心血管病人一定要更加注重自我保健和規范治療。不少心血管疾病患者會問:冬季預防心血管疾病吃什么食物好呢?答案就是棗,
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見的致死因素之一,通過監控心電、心音、脈搏等信號可達到疾病預防目的。近日,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所研究員李舟和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領導的團隊,與北京安貞醫院和朝陽醫院的專家合作,研發出無需信號放大就可藍牙傳輸、針對心血管疾病進行預警和診斷的自驅動超高靈敏脈搏傳感器。 脈搏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