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穩態調控系統如同精密的溫度調控系統,需要核心調糖靶器官(胰島、肝臟、腸道等)精密協作、共同發揮作用,而核心靶器官的調節作用共同依賴于在葡萄糖激酶(GK)。血糖水平發生變化時,葡萄糖激酶GK感知葡萄糖水平變化并轉換為各靶器官的調糖響應,從而維持血糖穩態。 [3] 人體血糖穩態平衡調控的感應和執行系統 機體攝取葡萄糖之后,胰島β細胞感應到血糖濃度高于5 mmol·L-1閾值時,葡萄糖激酶(GK)被激活,啟動胰島素分泌,同時腸道L細胞分泌餐后腸促胰素(GLP-1),GLP-1促進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并抑制胰島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肝臟葡萄糖激酶(GK)在血糖濃度升至10 mmol·L-1后也開始工作,啟動肝糖原合成,把多余的葡萄糖儲存起來。當血糖濃度低于4 mmol·L-1閾值時,GK活性迅速下降,啟動胰高血糖素釋放機制,促進肝糖原分解和葡萄糖輸出,維持血糖平衡。......閱讀全文
血糖穩態調控系統如同精密的溫度調控系統,需要核心調糖靶器官(胰島、肝臟、腸道等)精密協作、共同發揮作用,而核心靶器官的調節作用共同依賴于在葡萄糖激酶(GK)。血糖水平發生變化時,葡萄糖激酶GK感知葡萄糖水平變化并轉換為各靶器官的調糖響應,從而維持血糖穩態。?[3]?人體血糖穩態平衡調控的感應和執行系
中文名稱血糖穩態英文名稱glucose homeostasis定 義人體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穩定在一定水平的狀態。通常為100 mg/100 mL血液。胰島素等多種激素在血糖穩態的調控中起重要作用。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糖類(二級學科)
正常生理狀態時,人體血糖水平穩定在3.9~5.6 mmol/L(穩態平衡),以確保大腦、紅細胞等依賴葡萄糖供能的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這種狀態稱之為血糖穩態(Glucose Homeostasis)。?“穩態(Homeostasis)”這一生理學重要概念,最早于1926年被美國生理學家坎農(Walte
8月5日,國際期刊《糖尿病》(Diabete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樂穎影組的最新研究成果MicroRNA-451 Negatively Regulates Hepatic Glucose Production and Glucose Homeostasis by
維持血糖穩態的生理意義葡萄糖是人體細胞賴以生存的主要能量來源,經胃腸道攝取的葡萄糖由3類主要組織進行使用和儲備,其中將近三分之一的葡萄糖被大腦和血紅細胞等器官組織無條件使用,用以維護人體的核心生理功能,其余三分之二的葡萄糖的使用受胰島素的調控,在肝臟、肌肉和脂肪系統中進行儲備和使用,其中肝臟攝取了一
凝血級聯反應,包括內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徑并涉及多種凝血因子酶原激活的瀑布級聯反應,從而導致纖維蛋白原的激活與血栓的形成。目前已鑒定出十九種凝血因子與抗凝血因子參與凝血級聯反應并維持凝血與抗凝的穩態。它們包括纖維蛋白原家族(纖維蛋白原等)、維生素K依賴家族(凝血酶等)、接觸家族(凝血因子XII等)
根據最近由來自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的研究者們做出成果,胰島負責調控了整個機體的血糖平衡,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Cell Metablism》雜志上。這一結果對于糖尿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動物體的血糖水平需要受到精細的調控,血糖水平過高或過低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并最終
10月9日,國際學術期刊JCI Insight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李尹雄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Hypomorphic ASGR1 modulates lipid homeostasis via INSIG1-mediated SREBP signaling suppres
“管住嘴,邁開腿”是糖尿病患者的六字箴言,而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提示,“磁場照射”有可能成為糖尿病患者的新福音。 在《創新》1月6日在線發布的論文中,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張欣研究員課題組利用穩態磁場,對Ⅱ型糖尿病(T2DM)小鼠進行了研究,兩周后小鼠空腹血糖降低了23.2%。進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是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快速城市化、不健康的飲食和日益久坐的生活方式造成T2D的發病率不斷升高。T2D表現為胰島素抵抗和高血糖,但迄今為止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肝臟是機體重要的代謝器官,在維持血糖穩態中發揮重要作用。肝臟糖代謝紊亂參與T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