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2015年,全球將有年銷售額約500億至600億美元的生物專利藥到期,為生物仿制藥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歐美日韓等已相繼出臺政策鼓勵生物仿制藥產業快速發展.有關專家建議,我國宜緊抓生物仿制藥大發展期,培養產業轉型升級,縮小我國生物醫藥領域與國外的差距,實現跨越式發展. 重磅專利藥到期將助推我國生物仿制藥產業大發展 生物仿制藥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生物仿制藥是指與生物專利藥“高度相似”的生物制品.其非活性成分與被仿藥可能有微小差別,但在安全性、純度和效力上并無實際差異.生物仿制藥有望以專利藥 10%到30%的折扣出售,有利于更多患者在重大疾病方面獲得治療機會. 未幾年,生物仿制藥將迎來高速發展期.根據英國知名的行業分析公司Datamonitor的研究顯示,到2015年,生物仿制藥的全球市場規模將由201O年的2.43億美元增長到37億美元.在2011年到2015年期間,將有30多個品牌生物藥失......閱讀全文
6月25日,“2013國際生物經濟大會”在天津濱海新區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桑國衛等參加會議。 萬鋼在會上指出,過去十年間,全球發表的生物和醫學論文數量占到自然科學論文總數的50.5%,全球生物產業的產值增速是GDP增速的1~2倍。他
上述研究項目在立項前均已進行了專利查新工作,所涉及的基因、植物、外源基因轉移方法和高效植物表達載體的構建等關鍵技術有自己的獨創性。從事“863”計劃和計劃以外其他國內單位和個人為此都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因此,這些研究成果擁有我國自主的知識產權。通過“九五”的探索性研究,進一步縮短了我國與世界先進國家
2015年1月22日-23日,BioLink生物制藥創新與國際技術轉移峰會在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隆重召開。本屆會議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和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聯合主辦,旨在搭建行業交流、意見融匯的平臺。生物制藥領域的資深人士、決策領袖、市場影響者近200人匯聚
近年來,全省生物醫藥產業繼續穩步發展,據省統計局統計,2014年生物醫藥規模產值1048億元,同比增長16.7%,排全國第9位,中部第3位。 1、龍頭企業領頭發展,產品競爭力不斷提高。目前全省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企業增至183家。其中,過5億元的增至46家;過10億元的增至20家;過
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國醫藥市場越來越趨同,為了攫取更大的利潤,跨國企業已經逐步將銷售重心從發達國家市場向新興經濟體轉移。金磚國家是目前最具活力的藥品市場,其中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未來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超過15%。中國醫藥市場的高速發展吸引跨國巨頭將其重磅藥物引入中國,包括波
世界首個胃病疫苗有望近期在渝投產 9月11日從第三軍醫大學獲悉,國家I類新藥——口服重組幽門螺桿菌疫苗(簡稱胃病疫苗) 的Ⅲ期臨床試驗已在渝完成,有望近期在重慶正式投入生產。 據悉,這種疫苗由第三軍醫大學檢驗系教授鄒全明率科研團隊歷時十余年完成,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Ⅲ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科技部28日發布《“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表示將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動“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技術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推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產業快速崛起。 《規劃》指出,至2015年,我國生物
創新藥物的研發,是使我國由醫藥大國走向醫藥強國的必由之路。國家無論是“863計劃”、“973計劃”、還是今天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都對新藥研發寄予了厚望并給予了多方面的鼓勵支持,國內藥企亦不負眾望,共同肩負起新藥創制的重任。經多年厚積薄發,一個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產品誕生并成功上市,“中國
2月9日晚間7點,商務部發布官方消息,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將于2月14-15日在京舉行。 消息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于2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舉行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雙方將在不久前華盛頓磋商基礎上,就共
2011年11月25日,由生物谷聯合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社共同主辦的“Biosimilar & FOB China 2011---生物仿制藥高峰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隨著大量生物制藥專利即將到期,以biobetter為理念的生物仿制藥產業成為未來幾年制藥領域新的機遇。本論壇圍繞“生
大公司 01依生生物胰腺癌新藥獲FDA孤兒藥資格 藥明康德:北京/2018年02月26日/ 依生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今天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正式批準其腫瘤免疫治療藥物YS-ON-001取得治療胰腺癌的孤兒藥資質,這是該產品在獲得美國FDA授予的治療肝癌的孤兒藥資質后的又一
轉基因技術自問世以來,就備受公眾關注。中國科協近日舉辦的第29期“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邀請了中科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張啟發,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陳曉亞,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黃大昉,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員卓勤四位專
基因技術的由來及其意義 陳曉亞(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在光明日報刊文說,1953年,生命科學界有一個重大發現:DNA雙螺旋結構。從此科學進入分子生物學時代。后來,通過一系列發現,科學家總結了生命科學的一條基本規律:中心法則,即從DNA到RNA再到蛋白質。重要性跟物理學上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