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鳥槍法串聯質譜蛋白質鑒定策略由于其高可靠和高效率而被廣泛應用于蛋白質組學研究中,這種方法直接對蛋白質混合物進行酶切,以肽段為鑒定單元,繼而推導真實的樣品蛋白質。由于利用質譜圖推導肽段存在一定的假陽性率,而且直接對蛋白質混合物的酶切也導致了肽段和蛋白質之間關聯信息的丟失,所鑒定的蛋白質難免存在部分不可靠結果。 因此,蛋白質鑒定的質量控制在蛋白質組學研究中極為重要。蛋白質鑒定的質量控制包含兩大類主要方法,其一為利用肽段進行蛋白質組裝,當前最常用也被證明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簡約原則,即用最少的蛋白質解釋所有鑒定肽段,現有的方法可以分為布爾型和概率型,其二為鑒定蛋白質的可靠性評估,包括單個蛋白質鑒定置信度和蛋白質鑒定整體水平的假陽性率計算。綜合各種可輔助蛋白質鑒定的先驗信息,構建普適的概率統計模型,是目前蛋白質鑒定質量控制方法的發展趨勢。 蛋白質組學研究最基本任務就是定性和定量地鑒定一個組織或細胞中的全部蛋白質[1, 2......閱讀全文
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一詞,源于蛋白質(protein)與基因組學(genomics)兩個詞的組合,意指“一種基因組所表達的全套蛋白質”,即包括一種細胞乃至一種生物所表達的全部蛋白質。” 1994年澳大利亞的Marc Wikins首次提出蛋白質組(Proteome)的概念,1997年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今年9月國際人類蛋白質組學大會(HUPO)上,布魯克公司發布timsTOF Pro捕集離子淌度飛行時間質譜,該產品獲得了由分析測試百科網組織評選的2017 ANTOP大獎,獎項名稱為“蛋白質組學創新質譜技術獎” 。BCEIA展會上,分析測試百科網編輯采訪到布魯克道爾頓中國區高級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新技術、新方法的重大進步使蛋白質組學成為蛋白質科學家、生物學家和臨床研究人員的一個極其強大的工具1。隨著分析儀器的不斷發展,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每一項技術進步都會產生更多的數據。與此同時也給生物信息學軟件的開發帶來了新挑戰。 當代基于高通量質譜的蛋白質組學方法使人們對生命過程獲得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新技術、新方法的重大進步使蛋白質組學成為蛋白質科學家、生物學家和臨床研究人員的一個極其強大的工具1。隨著分析儀器的不斷發展,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每一項技術進步都會產生更多的數據。與此同時也給生物信息學軟件的開發帶來了新挑戰。 當代基于高通量質譜的蛋白質組學方法使人們對生命過程獲得
1999年,Yates研究組提出“鳥槍法”(shotgun),其基本技術路線是針對液體或SDS-PAGE條帶的復雜混合物用酶(Trypsin)酶解成肽段混合物,然后對肽混合物進行多維毛細管液相色譜分離和串聯質譜分析以及數據庫檢索,從而確定蛋白質的種類,可同時鑒定成百上千種蛋白質。他們把這種思路稱
2003年人類基因組精細圖繪制完成,是人類科學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后基因組時代的研究重點自然落在了蛋白質頭上。為啥?因為中心法則告訴我們,基因的產物——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最終執行者。與基因組類比,研究生物體內全套蛋白質的科學,就是蛋白質組學。基因組計劃完成的同年,人類蛋白質組計劃啟動,令人
2003年人類基因組精細圖繪制完成,是人類科學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后基因組時代的研究重點自然落在了蛋白質頭上。為啥?因為中心法則告訴我們,基因的產物——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最終執行者。與基因組類比,研究生物體內全套蛋白質的科學,就是蛋白質組學。基因組計劃完成的同年,人類蛋白質組計劃啟動,令人激動
2003年人類基因組精細圖繪制完成,是人類科學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后基因組時代的研究重點自然落在了蛋白質頭上。為啥?因為中心法則告訴我們,基因的產物——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最終執行者。與基因組類比,研究生物體內全套蛋白質的科學,就是蛋白質組學。基因組計劃完成的同年,人類蛋白質組計劃啟動,令人激動
2009年4月9日 Life Technologies' Applied Biosystems公司和它的質譜合作伙伴MDS公司,今天發布AB Sciex TOF/TOF 5800質譜儀,這是近6個月來該公司第二次發布重要的產品。這次發布是跟隨他們發布AB Sciex 5500三重四極桿質譜
在成功舉辦了前兩屆原位電離質譜會議(2013廈門、2014張家界)的基礎上,由中國質譜學會主辦、華質泰科公司承辦的第三屆原位電離質譜會議(AIMS2015)將于2015年4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