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人類基因組精細圖繪制完成,是人類科學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后基因組時代的研究重點自然落在了蛋白質頭上。為啥?因為中心法則告訴我們,基因的產物——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最終執行者。與基因組類比,研究生物體內全套蛋白質的科學,就是蛋白質組學。基因組計劃完成的同年,人類蛋白質組計劃啟動,令人激動的是,2014年人類蛋白質組的草圖也完成了。而蛋白質組學能夠飛速發展的最大功臣非質譜莫屬。質譜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但這里只討論蛋白質組學中的質譜。 簡單地說,質譜法(mass spectrometry)就是對肽段離子的重量(質荷比,m/z)進行測量的分析方法。樣品經質譜儀(mass spectrometer)檢測得到質譜圖(mass spectrum),通過對質譜圖的分析就可以對樣品中的蛋白進行鑒定、定量。親,圖1的這種典型的蛋白質組學流程都很熟悉吧。蛋白首先都要被特異性的酶(通常為Trypsin)切割為肽段,再進行后續分......閱讀全文
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組(1808組)是在許國旺研究員領導下的、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最具綜合實力的課題組之一,其前身是國家色譜研究分析中心氣相色譜組,2001年更名為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組。課題組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色譜理論及應用基礎研究,優勢研究領域為應用色譜及相關技術進行石油、化工、食品、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0月20日,由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主辦的第十屆全國有機質譜學術會議在湖北省宜昌市召開(相關報道:2016年全國有機質譜會在宜昌開幕 共享質譜新技術)。丹麥皇家科學院和丹麥技術科學院兩院院士Peter Roepstorff,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
一、 前言[1,2] 基因工程已令人難以置信的擴展了我們關于有機體DNA序列的認識。但是仍有許多新識別的基因的功能還不知道,也不知道基因產物是如何相互作用從而產生活的有機體的。功能基因組試圖通過大規模實驗方法來回答這些問題。但由于僅從DNA序列尚不能回答某基因的表達時間、表達量
質譜分析法是蛋白質研究領域和生物大分子研究領域中最重要的分析技術。由于我們對蛋白質鑒定、定量和分析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檢測技術的靈敏度也越來越高,同時能夠對更為復雜的樣品進行分析處理,因此推動了質譜檢測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大批新興的質譜分析方法和儀器。本文將對近幾年質譜技術的發展以及質譜技術在蛋白質
蛋白質組學是揭示生命現象和規律的必由之路,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各個領域,已成為21世紀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的重要戰略前沿和主要突破口。為進一步推動我國蛋白質組學發展,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于2011年7月19-22日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17日,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大會)在浙江大學紫荊港校區體育館盛大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化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浙江大學化學系承辦。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教授、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中
在生命科學研究工作中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發現、鑒定蛋白質并弄清楚它們的一級結構。知道了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信息,我們就可以通過遺傳密碼將其與編碼序列對應起來,從原則上來說,也就將細胞的生理學與遺傳學聯系起來了。發現、鑒定出了一個蛋白質就好像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透過這個窗口,我們就能夠對復雜的細胞調控網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如果說基因是生命的起點,那么糖蛋白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生命功能的終點。人類蛋白中有50%以上都發生了糖基化的修飾,在病理和生理過程中糖蛋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制藥中最亮眼的單抗藥100%都是糖蛋白藥物。對糖蛋白和糖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是貫穿生物制藥、疾病與臨床研究生生不
傳統的和最新的蛋白質組學研究策略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蛋白質組學研究策略能夠對某個蛋白質組進行常規的、完整的分析,但是現在的技術已經非常強大,我們相信,很快就能進行全蛋白質組學研究了。而且,對某個亞蛋白質組(比如某個細胞器或亞細胞結構的蛋白質組)進行研究早就已經不是什么難題了,這已經成為了一種常
據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報道,人類蛋白質組組織前主席約翰·伯杰龍發起一項大規模的破譯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目標是花費約10年時間將人體所有蛋白質歸類并描繪出它們的特性,并揭示它們在細胞中所處的位置以及每種蛋白質與其他哪些蛋白質存在相互作用。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就已經啟動了基因組計劃
真核細胞高度區室化,生物過程被分隔在不同的區室進行。蛋白質功能與亞細胞定位密切相關,不同的區室提供不同的化學環境(例如pH和氧化還原條件)、不同的潛在作用配體或底物。因此,對蛋白質亞細胞定位的嚴格控制是細胞生理學的重要調控內容。大多數細胞生物學過程涉及蛋白質亞細胞定位的變化,例如轉錄因子在細胞核-胞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玉奎院士 來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玉奎院士與大家分享的報告題為《色譜進展—機遇和挑戰》。 從1990年至2010年,中國色譜論文的總量達28324篇,占全球總數的22%;GC、HPLC、CE研究呈明顯增長。近20年來,中國的色譜研究在全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3月29日,2019年北京質譜年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隆重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質譜與生命科學”,邀請了活躍在我國的青年專家知名專家作質譜前沿技術與應用新進展報告。本次年會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北京質譜學會主辦,北京質譜中心承辦。會議共有400余人出席,
MS/MS操作模式 串聯質譜儀通常使用的都是離子模式來鑒定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目前所有的MS/MS質譜儀都具有該功能。不過其它特殊的質譜儀也具有MS/MS功能。如果要發現蛋白質中的某個功能基團則需要用到母離子掃描功能或者中性丟失掃描功能,而這就必須用到三重四級桿質譜儀,如Q-Q-Q質譜儀,或四
最近又有幾項有關質譜儀的最新進展問世,這些新成果的出現又給我們的生物大分子研究工作補充了“彈藥”。在蛋白質測序方面,基于碰撞誘導裂解技術(CID),又新出現了可變裂解技術(Alternate fragmentation technique),該新技術是基于處在碰撞池中的離子具有的電子傳遞特性開發出來
蛋白質組學信息學研究組 蛋白質組學信息學研究組的任務是教育蛋白質組學研究實驗室最大程度地應用和實踐生物信息學方法,向精確和復雜的蛋白質組學數據分析方向發展。iPRG積極地支持和參與開發和提高新的算法、軟件工具以及蛋白質組信息學戰略,目標是向全體會員教育和介紹這些新技術。iPRG已經發起了兩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5月5日,中國化學會第31屆學術年會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 在全國化學工作者的支持和積極參與下,中國化學會學術年會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化學及相關領域門類最全、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學術交流平臺。中國化學會第 31 屆學術 年會設
本次我們邀請到了清華大學藥學院胡澤平研究員,為大家帶來代謝組學領域的相關知識。聆聽大咖觀點! 代謝組能讓我們全面理解一個生物系統,它能為研究者提供許多功能性信息。請您介紹一下,目前代謝組學主要研究手段有哪些?該領域目前的研究及臨床應用情況如何? 胡教授:代謝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基礎,代謝紊
摘要 蛋白質組學是在后基因組時代出現的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 它的主要任務是識別鑒定細胞、組織或機體的全部蛋白質, 并分析蛋白質的功能及其模式。 因此, 揭示蛋白質組中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也是蛋白質組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酵母雙雜交技術是用來檢測蛋白質間是否相互作用的一
2014年10月29日-11月2日全國有機質譜學術會議在江西景德鎮市召開,本屆會議由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主辦、北京化工研究院分析研究室承辦,會議堅持歷屆有機質譜學術會議注重學術交流,致力于促進我國有機質譜學科發展的方針。來自生物、食品、環境、石油化工及相關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7月6日,由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中國科學院上海臨床研究中心,上海市徐匯區醫學會共同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承辦的“質譜技術的創新開發及臨床應用研討會”在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召開(相關鏈接:聚焦質譜技術創新開發與應用 拓展臨床質譜方法學研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4月25-27日,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主辦、國家級I類繼續教育學習班——“液相色譜-質譜技術臨床應用培訓班”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獨山廳舉辦。本次活動圍繞LC-MS/MS技術在我國臨床檢驗領域的應用,邀請了國內外著名專家教授,向學員們講授了液相色譜-質譜檢測技
【導語】在2010年8月長春的全國質 譜會上,中國質譜學會有一塊展板,展示了中國質譜學會的發展歷史,當駐足在這塊展板前時會有種感覺,在質譜產業和質譜應用發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們中有多少“新入質譜行”的人做過了解這段歷史的功課呢?當我們意氣風發地
2011年9月25日,第三十三期質譜沙龍活動在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成功舉行。來自第二炮兵總醫院、北京大學、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空軍總醫院、AB SCIEX公司、北京艾米諾醫學研究有限公司等,近四十位專家、學者、技術工程師參加了本次沙龍活動,本次沙龍以大分子為主題,共
2015年5月8日-11日,第十二屆全國分析化學年會在美麗的武漢洪山大禮堂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學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華中師范大學承辦,會議每三年一次,旨在交流與探討分析化學學科的新成就、新進展和新技術。本次會議吸引到分析化學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者2000余人。 5
2014年7月3日,全國生物質譜學術報告會--生物質譜前沿技術邀請報告會在上海復旦大學隆重召開。此次活動旨在積極促進我國生物質譜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加強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特邀瑞士蘇黎世聯邦技術學院分子系統生物學
作為后基因組時代出現的新興研究領域之一, 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目標是對機體或細胞的所有蛋白質進行鑒定和結構功能分析。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不局限任何特定的方法。 高分辨率的蛋白質分離技術如二維凝膠電泳和高效液相層析, 經典的蛋白質鑒定方法如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1月24日-26日,2018年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在廣州東方賓館盛大召開。本次大會包括一個報告主論壇,21個主題分論壇,共300余場演講報告。在“生命科學與醫學”分論壇上,數十位業內專家學者帶來精彩的演講報告,吸引參會人員駐足聆聽。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本次活動的合作媒體,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1月15日,第十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CNHUPO)在廣州召開。布魯克攜捕獲型離子淌度質譜timsTOF Pro、超高分辨磁共振質譜scimaX等眾多明星產品參加了本次盛會。會后,分析測試百科網訊采訪到了布魯克董事總經理兼執行副總裁Dr. Rohan Thakur,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9月10日,由中國質譜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和安特百科(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年會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西寧召開(相關報道: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會在西寧開幕 共享質譜頂尖技術)。會議首日,15位報告人分別作了精彩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