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超級雜交水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我國現有13億多人口,很快就會達到14億,同時,我國的耕地在逐年減少,面對這種人增地減的嚴峻形勢,惟有通過科技進步大幅度提高糧食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才能解決全國人民吃飽飯的難題。為此,我們正在實施三項糧食增產工程。 第一,選育每公頃產16噸稻谷的超高產雜交稻品種。追求作物高產、更高產是永恒的主題,水稻是我國也是世界的第一大糧食作物,為了大幅度提高水稻的產量,日本率先于1981年開展了水稻的超高產育種,計劃在15年內把水稻的單產提高到每公頃12噸,但是時至今日,34年過去了,尚未實現。國際水稻研究所于1989年正式啟動了選育超級稻(super rice)后改為新株型稻的研究,計劃到2000年育成每公頃產12—12.5噸的超級稻,同樣,至今也未成功。由此可見,要育成每公頃產12噸高產的超級稻,難度極大。 為了滿足全國人民在21世紀對糧食的需求,農業部和科技部分別于1996年和1997年立項和啟動了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分四......閱讀全文
袁隆平:超級稻畝產潛力可達一千五百公斤
“畝產九百公斤不是超級稻的終點,根據長沙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超級稻的畝產潛力達一千五百公斤。”正在長沙舉行的中國現代農業與新農村建設高層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是表示。?全國超級稻育種計劃分三期實施。第一期的產量指標是大面積示范畝產七百公斤,已在二000年實現;第二期畝產八
袁隆平超級水稻珠海試種 目標畝產600公斤
昨天,記者從珠海市農業部門獲悉,“袁隆平院士超級水稻”的種子今春將首次在珠海試種,這標志著珠海市“超級雜交稻高產示范”暨“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全面啟動。據悉,今年開春,超級水稻將在斗門南門村開展示范種植,首輪播種面積達400畝,取得相關經驗后將迅速推廣。 據了解,廣東省農業廳與國家雜交水稻工
我國啟動畝產千公斤超級稻攻關計劃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國農業科技教育工作視頻會上獲悉:我國正式啟動“千公斤超級稻攻關計劃”(超級稻四期),將集中全國水稻育種優勢力量,通過聯合協作攻關,選育出在我國水稻主產區百畝方實現畝產1000公斤以上的超級稻品種。據初步測算,全國超級稻品種推廣面積已達1.21億畝,畝增產60公斤以上
超級雜交稻沖刺畝產千公斤品種初定
記者從12月20日在長沙舉行的湖南省“三大糧食增產科技工程”總結與計劃大會上獲悉,2014年湖南雜交水稻工作者將在由袁隆平院士擔任首席專家的專家組指導下,向超級雜交稻第四期攻關目標——畝產千公斤發起“沖刺”。會上,包括今年“冠軍組合”Y兩優900在內的6個超級雜交稻品種被攻關項目主持方湖南雜交水
袁隆平:超級稻還要向畝產1000公斤進軍
“2010年超級稻實現畝產900公斤目標后,我還要向畝產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標進軍!”袁隆平2月1日在長沙表示。 圖為李微微與袁隆平(左)親切交談。(作者:馬碧) 1日下午,受中央統戰部委托,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李微微頂風冒雪,來到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看望新近榮獲CCTV2007年
袁隆平:超級雜交稻畝產1000公斤可以實現
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9月22日在貴陽表示,水稻仍有巨大的增產潛力,超級雜交水稻畝產1000公斤目標可以實現。 袁隆平院士22日在貴陽舉行的“超級雜交水稻育種研究進展”報告會上展望超級雜交水稻前景時說,科學技術發展永無止境,水稻仍有巨大的增產潛力,按2.
袁隆平:2020年實現超級雜交稻畝產一千公斤
2013年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袁隆平、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伍躍時做客新華網兩會訪談。圖為嘉賓與主持人進行交流。新華網 陳競超 攝 2013年3月3日11:00,全國政協委員袁隆平,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伍躍時接受新華網專訪。
超級稻大面積畝產首破千公斤
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牽頭的國家“十二五”“863”計劃課題“超高產水稻分子育種與品種創制”今日宣布取得重大突破:該課題最新成果“Y兩優900”湖南隆回百畝高產示范片,經專家組現場測產,平均畝產達到1006.1公斤,首次實現了超級稻百畝片過千公斤的目標,標志著第四期超級稻研究的重大突破。 9月
袁隆平超級稻畝產900公斤目標有望實現
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取得重大突破,畝產900公斤的目標有望下月實現!昨日(8月21日),一批國內著名水稻專家齊聚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羊古坳鄉牛形嘴村一塊102畝的試驗田,專家田間現場測產,結果顯示,該百畝稻田部分丘塊畝產可望突破900公斤。 盡管袁隆平院士領銜選育的超級雜交中稻在云南等地創下過小面積畝
袁隆平超級稻高緯度實驗畝產超1000公斤
10日上午,“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指導的超級雜交稻“百千萬”工程百畝片攻關基地在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大店鎮收割。該基地的水稻實驗品種為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選育的“超優1000”,經以中科院院士謝華安為組長的專家組驗收,實測畝產達到1013.8公斤,創造了新的雜交水稻高緯度畝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