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超級稻還要向畝產1000公斤進軍
“2010年超級稻實現畝產900公斤目標后,我還要向畝產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標進軍!”袁隆平2月1日在長沙表示。 圖為李微微與袁隆平(左)親切交談。(作者:馬碧) 1日下午,受中央統戰部委托,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李微微頂風冒雪,來到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看望新近榮獲CCTV2007年度十大經濟人物的袁隆平院士,并對全省廣大黨外知識分子和無黨派人士致以親切慰問和新春祝福。 袁隆平院士感謝中央統戰部和湖南省委的關心和支持,他滿懷豪情地說:“2010年實現畝產900公斤的第三期超級稻目標,我有信心!同時,我還要向畝產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標進軍!” 相關新聞: 袁隆平:超級稻畝產潛力可達一千五百公斤 袁隆平:種植超級稻 3畝地產出4畝地的糧食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別樣人生......閱讀全文
袁隆平院士唁電
袁隆平院士治喪委員會: 驚悉袁隆平院士不幸病逝,山川失色,江河嗚咽,舉國同悲。我謹代表中國工程院并以我個人的名義對袁隆平院士的逝世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向袁隆平院士親屬表示最誠摯的慰問! 袁隆平院士是我國杰出的農業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也是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他畢生躬身田疇,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
袁隆平:超級稻還要向畝產1000公斤進軍
“2010年超級稻實現畝產900公斤目標后,我還要向畝產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標進軍!”袁隆平2月1日在長沙表示。 圖為李微微與袁隆平(左)親切交談。(作者:馬碧) 1日下午,受中央統戰部委托,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李微微頂風冒雪,來到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看望新近榮獲CCTV2007年
28位院士共論“袁隆平精神”
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之際,28位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共論如何弘揚袁隆平科技創新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在科技創新中勇攀高峰,做一個矢志不渝的奮斗者。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在視頻致辭中說,袁隆平開創的雜交水稻事業,
袁隆平院士PNAS發現水稻新基因
來自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可以提高水稻產量的新基因,其有望將其應用于培育新的水稻品種。這一研究成果發布在2月4日的《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李傳友(Chuanyou Li)研究
李連達院士逝世
我國著名中藥藥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李連達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8年10月18日11時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李連達,1934年7月24日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1956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后到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工作。1956-1974年在西苑醫院
中國工程院送別袁隆平院士
5月24日上午10時,“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遺體送別儀式在長沙市明陽山殯儀館銘德廳舉行。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鄧秀新前往送別。 銘德廳內,哀樂聲聲,袁隆平遺像懸掛大廳中央,李曉紅、鄧秀新神情悲痛,緩步來到袁隆平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向袁隆平的遺體三鞠躬,
沉痛哀悼!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天空間斷放晴了一陣子的長沙,又下起了細雨。我國著名科學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長沙,與世長辭。享年91歲。 就在不久前,這位在我國乃至全世界雜交水稻事業發展中,做出了最杰出貢獻的偉大科學家,還帶病在海南三亞南繁基
當庭道歉!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譽、榮譽案宣判
5月19日上午,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公益訴訟起訴人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訴被告張某侵害著名農業科學家袁隆平名譽、榮譽一案公開開庭審理,法院當庭宣判,被告張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國家級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訴稱,被告張某于2021年5月22日至5月24日
安捷倫推出首款靈敏度達阿克(微微微克)級EI源GC/MS/MS系統
2014年6月16日,加利福尼亞州,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日前推出配有全新設計的離子源的7010三重四極桿GC/MS系統,該離子源與目前市場上傳統的離子源有很大差異。這款全新的高效電子轟擊電離源 (EI) 可達到阿克級的檢出限 — 這是任何配 EI離子源 GC/MS
李燦院士 江雷院士 黃維院士 郎建平院士等成果速遞
1. Nature Chem.:雙重電催化可實現共軛烯烴的對映選擇性氫氰化 手性腈及其衍生物廣泛存在于藥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中。對映選擇性烯烴氫氰化反應是合成這些分子的一種方便有效的方法。然而,目前仍然在研究以寬底物范圍和高官能團耐受性為特征的普遍適用的方法。近日,康奈爾大學Robert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