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不發達的省份,建設一所世界一流大學要面臨非常大的挑戰。”在近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教育界別小組討論會上,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委員這句話一經說出,就在與會者中引發了強烈共鳴。 人才競爭空前激烈、資金缺口大,傳統優勢學科面臨東部高校強勢趕超,新興學科建設又缺乏足夠的資源支持……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如何保持原有優勢,進而搭上快車實現跨越式發展,是中西部地區高校一道急需求解的必答題。蘭州▲ 1 老問題遇到了新情況 “這是一個老問題,但現在又遇到了新情況。”談到中西部高校面臨的挑戰,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張煒委員說。 “在推進‘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各地迎來了新一輪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的熱潮,而東部省份的投入增量遠遠超過中西部省份。”張煒說,盡管中西部省份有的在支持本地高校“雙一流”建設上投入資金占財政支出比例還高于東部省份,但捉襟見肘的財政使多數中西部省份高校得到的資源仍然遠少于東部高校。 “事實上,中國高校的......閱讀全文
“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雙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42所雙一流大學”名單: “雙一流”以學科為資助主體,每5年調整一次名單,39所985大學+鄭州大學/云南大學/新疆大學,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選”! 1、原“985工程”高校
根據學校官網消息,近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延邊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都召開了“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咨詢評議會,并在雙一流”周期建設的符合度、達成度和建設成效等方面,得到了評議專家組的高度肯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組審議后認為,學校“12345”建設思路清晰,工作推進扎實有力,
不久前,13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的“當家人”齊聚上海,為著一個共同的議題:全國教育大會召開后,如何抓住機遇推進“雙一流”加快建設、特色建設、高質量建設。 “在‘雙一流’建設過程中召開推進會、交流會,非常及時,既可以發現共性問題,也可以學習借鑒各自的優長,以推動下一階段‘雙一
3月8日,全國政協委員謝尚果(中)、馬宗保(左)做客中國教育報刊社“兩會E政錄”演播室,就“雙一流”建設背景下西部高校發展之道深入探討交流。 ●謝尚果(全國政協委員、廣西民族大學校長): 處理好引進人才與學校已有人才之間的關系,主動權在學校。要真正打贏高校“人才攻堅戰”,需要從全方
10月28日,教育部官網發布《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380號(教育類404號)提案答復的函》。教育部透露:關于強化“雙一流”高校和學科的績效考核和動態評估,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一是堅持定性和定量結合,統籌評價院校大學功能、內涵發展及特色建設上的成效。二
雙一流名單終于公布了。 有人說這是985、211工程的升級版,一流高校大約對應985,一流學科大約對應211。這個說法雖然不嚴謹,但大約是形象的,有參照性,我們完全可以說這是新時期的985、211。國家七部委的相關說明中也明確強調是在211、985的基礎上,“繼承好已有建設成效”。 與98
10月28日,教育部官網發布《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380號(教育類404號)提案答復的函》。 針對此前政協委員的《關于保障非“雙一流”等高校教育經費,促進高等教育均衡發展的提案》,教育部表示:中央財政通過中央高校預算撥款體系和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支持各級各類高校發展。20
新時代,“雙一流”大學如何建?兩會期間,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委員,東北大學校長趙繼委員,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鄒曉東代表,廈門大學校長張榮代表,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丁烈云代表,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委員,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委員暢談思路和舉措。 劉偉:“雙一流”要在構建人文社科標準上下功夫 推進“雙一流”建
“我所在的研究團隊近幾年已經有兩位‘杰青’去了北京的高校。”電話中傳來老院士的無奈。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廈門大學化學系教授鄭蘭蓀說,他理解他們離開廈大的理由,“在北京子女進入好學校的機會更大”。 但理解并不意味著能坦然接受。 在高校“雙一流”建設中,人才
“雙一流”大幕開啟,人才招聘引進工作“席卷”全國,而這其中,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高校成為人才被挖的“重災區”。“挖人大戰”會給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帶來怎樣的沖擊?應當如何看待高校人才流動現象?又當如何構建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動機制? 800萬元房補,100萬元年薪。這是華東政法大學在2017年高層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多年來,中西部和東北高校的人才,由于待遇、科研經費、環境等差異,流向東南部沿海高校。這一趨勢被人形象地稱為“孔雀東南飛”。在人才外流情況嚴重的蘭州大學,甚至流傳一句戲言:這些年蘭大外流的老師,都能在外地再建一座蘭大。 這一現象早在2013年就引起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
2018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同濟大學教授張雄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取消“長江學者”之類學者稱號評選的建議,在學術界引起熱議。建議提出,自“長江學者”設立后,以名山大川、江河湖海等命名的學者稱號已達五十余種,認為“名目繁多的學者稱號已失去其學術品位,更誘導學術界成了名利場”。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隨著綜合國力的日臻強盛,以及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國的整體人才環境已經出現了嶄新的氣象。伴隨著來自國內外的高水平人才的集聚,可以說,我國的人才環境已經出現了一種“新常態”。 那么,這種新常態究竟有何特征?更重要的是,面對這種“新常態”,各級政府以及相關科
3月5日,王樹國(中)、趙躍宇(左)做客中國教育報刊社“兩會E政錄”演播室,就“一帶一路”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中國教育報 圖王樹國(全國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學校長):我們在服務“一帶一路”的時候,實際上是按照一流大學建設的目標,把“一帶一路”的內容融入其中;反過來,我們在建設一流大學時,也把一流大
黃河之濱,巍巍蘭大;百十求索,弦歌不輟。9月17日上午,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大學共建世界一流大學啟動暨蘭州大學建校110周年紀念大會在城關校區西區體育館舉行。各級領導,國內外高校代表,海內外校友代表,企業和單位的代表,捐贈單位代表,國內中學代表,長期關心支持蘭州大學發展建設的社會各界代表及學校老
一所大學的氣質和品格是什么? 自2015年底被提出至今,“雙一流”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界人士思考未來發展時,所面對的最大命題。在這個宏大命題下,一所偉大的大學應該具有什么氣質和品格,成了大學校長的“必答題”。 在全國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看來,一所大學的偉大之處,不只在于發表了多少篇
一所大學的氣質和品格是什么? 自2015年底被提出至今,“雙一流”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界人士思考未來發展時,所面對的最大命題。在這個宏大命題下,一所偉大的大學應該具有什么氣質和品格,成了大學校長的“必答題”。 在全國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看來,一所大學的偉大之處,不只在于發表了多少篇
伴隨著高校水平的提升,與高校對科研成果高的迫切需求,頂尖人才愈發受高校追捧。一些領域內權威學者被好幾所大學“爭搶”,給出的條件也頗為豐厚。而在招攬人才方面,東部地區高校的資金力量和地理位置均具有優勢,所以基本上把控住了爭奪人才的“制高點”。西部地區高校在招攬人才方面被東部地區蓋住了風頭,我們看到
大學之大,首在育人。 在雙一流時代,育人才成為大學最核心的功能。 高校中各行各業杰出校友的人數從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所高校的人才培養水平,而這也是高校區別于科研機構的重要因素。 近日,青塔數據分析團隊對中國最頂級的科學家的本科教育背景進行了統計,從中一起看看他們都來自哪些高校。這些科學家群體
▎如何建設“雙一流”? 除最新文件政策外,“雙一流”作為國家戰略,在2016-2017年前后名單公布之前,各省市就均紛紛出臺政策進行響應和跟進。 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各省都在經費上給予了一定的支持,在各地的實施方案中均有明確的投入數額及重點建設項目。但是其投入力度、數額在區域之間有一定差距,就
4月末,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在各自的信息公開網上發布了2019年財務預算。 從2014年起,教育部直屬高校公布年度預算成為慣例。當時有三所高校預算超過百億元,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 五年過去,高校預算也水漲船高。2014年位列第一的清華大學預算從164億元增長到297億元,預算
經歷過輝煌、遭遇過曲折,創建于1909年的蘭州大學開創了甘肅現代高等教育的先河。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作為全國重點大學的蘭州大學屹立于中國西部。1979年,改革開放,蘭州大學再次煥發青春活力,與中國的各行各業一起重沐春風,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也正是從那時起,我國經歷了幾次高等教育改革,并以極快
近日,中組部、教育部聯合召開座談會,進一步引導和規范高校人才合理有序流動。在會議上,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杜占元表示,要鼓勵人才合理有序流動,反對采取不正當手段招攬和引進人才,反對從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高校搶挖人才。 會議強調,要落實黨管人才原則,樹立正確的人才工作政績觀,科學合理制定人才規劃,不
雙一流建設以來,眾多高校摩拳擦掌,大力建設優勢學科、發展特色學科,推動學科整體實力提升。2020年是第一輪“雙一流”建設周期收官之年,中國高校在學科建設上成效如何?基于5月15日發布的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本文從中提取了學科水平模塊的排名。 排名方法 學科水平是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
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2017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工作報告 這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回顧總結2016年教育工作
今天,又一個重量級大學聯盟成立,這次在西南地區。 5月12日下午,成渝地區20所大學共同發起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在成都正式成立。聯盟囊括了成渝地區大多數名校,包括四川高校有12所、重慶高校有8所。 成立大會現場,還發布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成立宣言”,20所聯盟高校將以推
3月13日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杜玉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對于建設“雙一流”大學和優化國內高等教育布局的建議。 杜玉波表示,“雙一流”從方案設計之初就不是終身制的,需要根據建設情況對高校進行績效評估,其目的便是推動建設高校推動建設高校拿出成果。在評價體系中,重點要服務國家需求
8月27日下午,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率隊訪問云南大學,就進一步深化對口合作、提升省校合作能級、推進兩校“雙一流”建設等進行調研交流。云南大學黨委書記林文勛,云南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李晨陽,副校長趙琦華,復旦大學副校長張志勇,以及兩校相關部門、院系負責人出席相關活動。實地調研新聞學院
科教興國鑄就強國之夢,教育先行才能人才輩出。作為國家在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中頒授的最高獎項,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以下簡稱:高教成果獎)被視為與國家科技成果三大獎并列的國家級獎勵,且被用作教育部學科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這一獎項的設立體現了國家對高等教育教學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堅持科教興國的國家戰略
近日,中組部、教育部聯合召開座談會,進一步引導和規范高校人才合理有序流動。會上,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表示,要鼓勵人才合理有序流動,反對采取不正當手段招攬和引進人才,反對從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高校搶挖人才。(7月3日《經濟日報》) 東部高校從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高校搶挖人才問題由來已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