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科學家合作在中東呼吸系統綜合征(MERS)病毒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他們首次發現該病毒從蝙蝠傳染到人類的途徑,相關成果發表于8月11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科學家已經知道MERS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兩個步驟:首先吸附于人體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DPP4,然后進入人體細胞。不過,目前尚不清楚MERS病毒如何跨物種進化出感染人體細胞的能力。研究團隊利用一個從東亞蝙蝠身上發現的、從未感染過人類的HKU4冠狀病毒(MERS病毒在蝙蝠中的“近親”),與MERS病毒做了比較實驗。 實驗結果顯示,兩種病毒識別同一個受體分子DPP4,但MERS病毒能更有效地識別人類的DPP4分子,HKU4病毒則反之。此外,兩個病毒都可進入蝙蝠細胞,但HKU4病毒吸附到人體細胞表面的DPP4分子之后,并不具備進入人體細胞的本領,MERS病毒則可以輕易進入人體細胞。 該研究結果證明,MERS病毒經過突變進化已經適應人類細胞,可順利......閱讀全文
中國農歷新年臨近,正在準備過新年的人們也越來越擔心新出現的病毒的感染。近日,Science、Nature雜志相繼在線發表評論,再次高度關注中國武漢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圖1(圖片來源:nature)圖2 工作人員正在監視到達香港國際機場乘客的跡象。(圖片來源:nature) 2019年1
-新出現和重新出現的病毒是對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威脅。自2019年底以來,中國政府已在中國武漢市報告了一系列人類肺炎病例,這種疾病被命名為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這些病例表現出諸如發燒和呼吸困難之類的癥狀,并被診斷為病毒性肺炎。全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病原體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被
2019年12月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給我國人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那么,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呢?人類如何科學防御并治療冠狀病毒呢?相信大家對這個問題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們身處其中,每天都對這個病毒戰戰兢兢,陌生的是我們對新冠病毒的了解并不是很透徹,致使截至目前,我們依然沒有辦法完全消除他的存在。
新型人類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的持續大流行引起了全球的極大關注。我們和中國的其他人參與了對這種病毒的初始基因組測序。在本文中,我們描述了針對SARS-CoV-2的出現,這些基因組數據揭示了什么,并討論了我們對其起源理解上所存在的差距。 一種新的人類冠狀病毒
自21世紀初以來,三種冠狀病毒已越過物種壁壘,導致人類致命的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冠狀病毒(MERS-CoV)和SARS-CoV-2(之前稱為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 SARS-CoV于2002年在中
分別于2002年和2012年暴發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SARS-CoV)和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CoV)在公共衛生領域中造成的重大影響,激起了廣大研究者密切關注冠狀病毒的生物多樣性、基因組學及跨物種傳播的可能性,尤其是來源于蝙蝠(第二大哺乳動物群體)的冠狀病毒。目前,大量的研
近日,中美科學家通過密切合作在“中東冠狀病毒”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發現該病毒從蝙蝠傳染到人類的途徑,相關工作發表在最新出版的《美國科學院院報》上。這一發現有助于理解“中東冠狀病毒”的動物起源,以及阻斷、預防和控制該病毒在人類之間的傳播。 該項工作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終身教職副教授李放領銜
繼在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侵入宿主細胞機制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在《自然》雜志發表研究成果之后,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課題組又在其起源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MERS-CoV是繼SAR
5月14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研究顯示,近年來在多國發現的“豬德爾塔冠狀病毒”具有在物種間傳播的可能性。圖片來源:Pixabay 2014年,美國俄亥俄州在腹瀉仔豬和母豬糞便中檢測到“豬德爾塔冠狀病毒”,其他一些國家也陸續在腹瀉豬的糞便樣本中檢出這種病毒,但迄今尚無人被感染的報告。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弗吉尼亞-馬里蘭地區獸醫學院的科研人員幫助發現了已經傳播到了美國至少17個州的一種具有高死亡率的新發豬病毒的起源和可能的進化。 由分子病毒學大學杰出教授X.J. Meng博士領導的一組科研人員使用從美國明尼蘇達州和愛荷華州正在進行的暴發中分離出
高福,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從事病原微生物跨宿主傳播、感染機制與宿主免疫應答,在SCI國際刊物發表論文300余篇。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013年度科技創新
2014年,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高福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非洲埃博拉疫情來勢洶洶時,高福院士臨危受命,作為中國疾控中心移動實驗室檢測隊負責人,帶領隊員遠赴西非國家塞拉利昂,投入了一場與病毒對抗的鏖戰。 然而,對高福來說,這種讓人聽著都心驚肉跳的經歷,卻早已是家常便飯。
對話人物 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學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目前擔任廣東省防控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專家組組長。 對話背景 我國首例輸入性MERS患者治療進展如何?MERS病毒離我們普通人遠嗎?為什么近幾年出現的傳染病不斷增加?華商報記者昨日專訪了鐘南山。 國內首例MERS患者情況
對話人物 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學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目前擔任廣東省防控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專家組組長。 對話背景 我國首例輸入性MERS患者治療進展如何?MERS病毒離我們普通人遠嗎?為什么近幾年出現的傳染病不斷增加?記者專訪了鐘南山。 國內首例MERS患者情況如何?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