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山東青島,蝦塘打撈上來的沒有吃完的餌料和幾條死蝦。當地養殖戶已準備起訴。 在國家海洋局要求蓬萊19-3油田全面停產后,中海油昨日披露,愿與康菲公司一起盡快研究建立海洋環境生態基金。不過康菲昨日未對此事予以回應。中海油總公司昨日披露,中海油總公司董事長王宜林是9月1日在會見康菲石油公司董事長穆懷禮時做出上述表態的。 據了解,海洋生態環境基金由中海油總公司負責設立。但對于計劃通過何種方式設立、基金規模、具體用途等一系列問題,記者昨日致電郵中海油有關部門,但截至發稿未獲得答復。 對于設立基金一事,截至目前,康菲并未主動發布信息,康菲石油昨日也未對此事予以回應。對于中海油的提議,穆懷禮當時如何回應,中海油昨日也未披露。 而在今年8月底,康菲中國的發布會上,康菲中國公司董事長司徒瑞曾表示,公司沒有計劃設立基金。 康菲石油中國方面對記者表示,后來確實收到了有律師發來的要求公司設立基金的公函,但公司方面......閱讀全文
8月31日是康菲石油完成封堵溢油源并清理油污的最后期限。然而,這已經不可能。該公司昨日承認,在蓬萊19-3油田C平臺北側發現9處海底油污滲漏點。由于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此次溢油總量已經增加至2500桶。 面對康菲石油的懈怠敷衍,上周五,國家海洋局牽頭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
在蓬萊19-3油田發生溢油事件1個多月后,康菲石油公司休斯敦公司總部昨日(美國時間13日晚間)終于首度向其全球投資者披露了此次事故。 康菲首度披露,兩個溢油平臺溢出的石油和油基鉆井液總量大約1500-2000桶之間。以1噸石油約等于7.3桶計算,漏油量約205噸-27
國家海洋局給出的“8?31大限”已近在咫尺,但渤海溢油仍難畫句號。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局長房建孟稱,康菲石油一旦違限,國家海洋局將會有針對性措施出臺。然而,有關專家認為,監管部門手里的牌不多,尤其是缺少殺手锏,這直接導致了康菲石油的輕慢,也造成了事態無法根本好轉。 公眾
時隔一年多,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調查處理報告終于向公眾公開。 國家海洋局6月21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聯合調查組關于事故調查處理報告》,披露了溢油事故損害索賠情況。 根據報告,康菲公司和中海油總計支付16.83億元人民幣,其中,康菲公司出資10.9億元人民
面對溢油類型屬國內首例的涉外民事訴訟,國家海洋局25日召開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以下簡稱“溢油事故”)處置情況視頻通報會議。海洋局副局長王飛表示,目前正按照有關規定聘請律師,同時準備海洋生態損害評估報告,開展進一步的證據收集工作。 王飛說,將在此基礎上,根據《海洋溢油生態損害評估技術導則》
昨天上午,幾乎與康菲中國的媒體見面會同步,一場渤海溢油污染維權專題研討會在京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北樂亭、昌黎近200戶水產養殖戶深受溢油事件影響,估計總損失金額過億元,他們已委托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向康菲公司提出索賠。 昨天出席研討會的多名國內資深環境法專家、海洋生物專家共同探討了
2004年6月,天津市海洋局訴“塔斯曼海”輪污染海洋生態環境索賠案開庭。視覺中國供圖 原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長高振會經常面對這樣的“犯罪現場”:大片枯黃的稻田被澆灌了工廠排放的污水,可方圓五公里內的幾家工廠誰才是肇事元兇?海上泄露的石油動輒漫延數十公里,捧著一兜死亡的蝦蟹,漁民們也不知
我國最嚴環保法提上立法日程 排污企業整改逾期或日罰十萬 在中海油一個月內三次爆發海陸環境污染事故之際,權威人士向《經濟參考報》獨家透露,環保部正接受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的委托,起草《環境保護法》修正案的初稿(以下簡稱“新環保法”)。 據透露,該修正案初稿首
國家海洋局及地方分局多位人士15日向《經濟參考報》獨家透露“溢油類型在國內屬于首例”的渤海灣蓬萊19-3油田漏油事故,正逐步由海上清污階段轉向對中海油-康菲的追責索賠階段“近日將有重大政策出臺”。 “即便不考慮沿海養殖場的漁業損失以及受污染海濱浴場的旅游業損失,僅就海
國家海洋局及地方分局多位人士15日向《經濟參考報》獨家透露“溢油類型在國內屬于首例”的渤海灣蓬萊19-3油田漏油事故,正逐步由海上清污階段轉向對中海油-康菲的追責索賠階段“近日將有重大政策出臺”。 “即便不考慮沿海養殖場的漁業損失以及受污染海濱浴場的旅游業損失,僅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