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灣漏油事故:國家海洋局擬發起上億索賠
國家海洋局及地方分局多位人士15日向《經濟參考報》獨家透露“溢油類型在國內屬于首例”的渤海灣蓬萊19-3油田漏油事故,正逐步由海上清污階段轉向對中海油-康菲的追責索賠階段“近日將有重大政策出臺”。 “即便不考慮沿海養殖場的漁業損失以及受污染海濱浴場的旅游業損失,僅就海洋生態損失賠償而言,國家海洋局將發起上億元的索賠計劃,隨著污染范圍的逐步擴大,索賠額度也可能逐步提高。”上述人士中的一位稱,“目前正處在與中海油與康菲中國的溝通階段,究竟是法律訴訟或者庭外調解,尚未最終確定。” “上述索賠金額是比照最近10年發生在國內的‘天津塔斯曼海輪相撞漏油’和‘大連中石油7?16爆炸漏油’等事件得出的初步結論,不可能只處以最高二十萬的罰款。”上述人士也承認,不應該對最終理賠金額期望太高,中國不可能像發生墨西哥灣漏油事故的美國一樣采取“懲罰性賠償機制”,迫使責任方英國石油向美國受影響居民提供200億美元的賠償。 ......閱讀全文
海洋成了“排污場”:海洋環境亟待保護
浙江省樂清市政府聯合相關部門前往蒲岐、清江等地開展執法及海產品抽檢行動,抽樣檢測結果出來后將公布于眾。近日(6月10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曝光樂清灣海域污染問題,“樂清灣變垃圾場”、“樂清海鮮養殖戶不敢吃海鮮”、“樂清養殖戶養殖貝類多次因污水受損失”等說法引發廣泛關注。 樂清灣
“深海海洋環境與生態系統”課題論證會召開
7月11日至13日,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項目三“深海海洋環境與生態系統”課題論證會召開。秦蘊珊院士、范蔚茗研究員等5位項目外專家對課題實施方案進行了論證,專項首席科學家、中科院海洋所所長孫松研究員、院重大科技任務局信息與海洋處李才興處長出席論證會。項目三
海洋環境開放科學大會:中外專家共話海洋健康
“我們只有一個海洋,海洋健康正在惡化,需要國際社會共同行動來尋求解決方案。”1月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戴民漢在第六屆廈門海洋環境開放科學大會上呼吁全球專家學者共同應對海洋現今面臨的各種挑戰,為海洋健康發展提供更多解決方案。 當天,一場跨學科、跨領域的海洋學國際大會——第六屆廈門海洋環
海洋環境開放科學大會:中外專家共話海洋健康
“我們只有一個海洋,海洋健康正在惡化,需要國際社會共同行動來尋求解決方案。”1月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戴民漢在第六屆廈門海洋環境開放科學大會上呼吁全球專家學者共同應對海洋現今面臨的各種挑戰,為海洋健康發展提供更多解決方案。 當天,一場跨學科、跨領域的海洋學國際大會——第六屆廈門海洋環
海南海洋環境狀況顯示-珊瑚礁生態系統亞健康
海南省近日公布的《2012年海南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全省珊瑚礁生態系統處于亞健康狀態,沿海部分岸段存在較嚴重的海岸侵蝕問題,局部區域污染嚴重。 2012年,海南省海洋環境狀況監測結果顯示,海洋沉積物質量總體狀況優良,全省12個重點港灣大部分海域海水質量保持在一類海
遼寧持續加強海洋環境監管
記者日前從遼寧省生態省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遼寧持續加強海洋環境監管力度,確保全省重點海域環境監測不留盲區,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總體惡化的趨勢有所緩解,大部分近岸海域水質有較明顯改善。 據介紹,近年來,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已成全省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確保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健康發展,
海洋環境保護法修正案:或將生態保護紅線寫入總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31日再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二審稿在總則中增加生態保護紅線和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規定。 在修正案草案審議過程中,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地方提出,生態保護紅線和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這兩項制度是海洋環境保護的基本制度,應該在總則中予以規
海洋所再次進行大連溢油應急災害海洋環境調查
繼順利完成第一次大連溢油災害海洋環境應急調查后,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進行了第二次大連溢油災害海洋環境應急調查,同時開展了暴雨洪水入海后對獐子島海域海洋環境影響調查。 依據前期制定的大連溢油災害應急調查方案,海洋所13名科技人員和大連獐子島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遼長漁科研19
海洋所啟動大連溢油應急災害海洋環境調查項目
針對大連新港輸油管線爆炸起火引發部分原油泄漏入海,對海洋環境造成威脅的情況,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立即啟動應急機制,發揮學科綜合優勢,協調各領域專家,積極調配儀器設備,以中國近海海洋觀測研究網絡—黃海海洋觀測研究站為依托,啟動了大連溢油應急災害海洋環境調查項目。 大連溢油災害發生后,
我國實現5日全球海洋環境預報
還在擔心去海邊旅游會與大風大浪不期而遇嗎?從今天起,你就可以用手機APP查詢未來5天的全球海洋環境預報結果。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12月10日起,全球任何用戶可在任何地方通過下載手機APP“掌中海洋Global Ocean on Desk”或者通過計算機網絡(http://221.215.
“透明海洋”工程-通過立體觀測系統獲取海洋環境綜合信息
猶如對浩瀚星空的癡迷,人類對于海洋深處的探索也從未止步。靜水流深,在廣袤神秘的深海,海水的運動有著怎樣的規律?海溫變化如何影響氣候?如何更加清晰地觀測海洋的動態并進行準確的預報? 近日召開的“透明海洋”科技創新工程新聞發布會,讓“透明海洋”的概念走近公眾。“透明海洋”就是通過建立海洋立體觀測系
我國海洋環境年度公報發布-溢油風險加劇
6月25日,國家海洋局發布《2011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去年我國海洋環境狀況總體維持在較好水平,但近岸海域環境問題仍然突出。 同時,赤潮災害多發,土壤鹽漬化、海岸侵蝕等災害嚴重,海洋溢油等突發性事件環境風險加劇。 去年我國管轄海域環境狀況總體較
我國近海海洋環境資源家底基本摸清
10月26日,新中國成立以來調查規模最大、涉及學科最全、采用技術手段最先進的國家綜合性專項――“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簡稱908專項)在北京順利通過總驗收。該專項的調查與研究,基本摸清了我國近海海洋環境資源家底,更新了我國近海海洋基礎數據和圖件,對海洋環境
專家:氰化物最可能影響海洋環境
記者昨日從國家海洋局了解到,天津濱海新區危化品倉庫爆炸事故發生后,國家海洋局高度重視,組織專家進行分析研判,專家認為,目前最可能對海洋環境產生影響的物質是氰化物。國家海洋局已采取多項措施,防范大量氰化物入海損害海洋環境。 據了解,氰化物是指帶有氰基的有毒化合物,在自然界廣泛存在。氰化物主要應用
使用警示航標能準確進行海洋環境預報
隨著水運行業的興起和船舶制造業的發展,船舶載重越來愈大,運輸能力也是有了大福度的提高,因此對于航道通航要求也是有所提高的。針對于航道來說,也是劃分為多個級別的,以往航道有的水深要求達不到水域使用通航要求,因此需要在淺水區航道設置警戒定位點,提醒通航船只航行。此類警戒標志一般采用塑料浮標確保水上船
保護海洋環境-優化資源配置-海南海洋功能區劃獲批
《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區劃》)近日獲國務院批準,確定了海南省未來10年海洋空間開發、控制和綜合管理的基調和目標。《區劃》將推動進一步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海洋經濟發展。 《區劃》根據海南省實際,確定了未來10年海南省海域資源配置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多
海洋局發布海洋環境信息-我國半數入海排污口超標
日前,國家海洋局發布第21期海洋環境信息。監測數據顯示,在所監測的156個陸源入海排污口中,有78個入海排污口向鄰近海域超標排放污水,超標排污口占到監測總數的一半。 2013年8月~11月,我國各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繼續組織實施海洋環境監測評價工作,涵蓋海洋環境監測、海洋環境風險監測、海洋環
大連開發海洋環境監測網-提出建設萬畝海洋牧場
大連市三面環海,海洋資源得天獨厚,海產品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市海洋漁業局局長劉錫財稱,今年6月以來大連市投放苗種數量達30多個億,9月休漁期結束后,市民可以吃到品種更加豐富的人工養殖的海產品了。 據介紹,大連市最早在長海縣試點海洋牧場,近兩年,大連市提出加快海洋牧場建設,目前正在進行規劃,把
使用警示航標能準確地進行海洋環境預報
隨著水運行業的興起和船舶制造業的發展,船舶載重越來愈大,運輸能力也是有了大福度的提高,因此對于航道通航要求也是有所提高的。針對于航道來說,也是劃分為多個級別的,以往航道有的水深要求達不到水域使用通航要求,因此需要在淺水區航道設置警戒定位點,提醒通航船只航行。此類警戒標志一般采用塑料浮標確保水上
NASA在實驗室模擬土衛六海洋環境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WSU)的科學家在實驗室創建了一個與土衛六“泰坦”(Titan)的海洋極為類似的環境,希望借此厘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研制的外太空潛艇在其中的工作原理。NASA計劃未來20年內將一艘真正的潛艇發射到泰坦的海洋內。 泰坦是土星的最大衛星
海洋環境信息保障技術重點實驗室成立
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信息保障技術重點實驗室成立??????? 10月29日,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信息保障技術重點實驗室在天津成立。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連增、國家海洋局海洋科學技術司司長周慶海、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徐勝、國家海洋局預報減災司副司長易曉蕾共同為實驗室揭牌。該實驗室的成立將有助于提升海
中國基本摸清近海海洋環境資源家底
北京10月26日電 (董冠洋)“中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簡稱908專項)26日在北京順利通過總驗收。《專項綜合報告》顯示,中國已基本摸清了近海海洋環境資源家底,更新了中國近海海洋基礎數據和圖件,構建了中國“數字海洋”信息基礎框架。 《專項綜合報告》指出,通過908專項實施,中
研究發現二戰廢棄炸藥影響海洋環境
研究發現二戰廢棄炸藥影響海洋環境 近日,《海洋科學前沿》期刊發表文章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無數的彈藥被投入海洋中。如果一旦炸藥等有毒物質泄漏到海水中,這些化學品將對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嚴重的影響。該項研究成果由德國亥姆霍茲海洋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完成,填補了該領域的研究空白。 在波羅的海和北海海
升溫持續!2022全球海洋環境變化報告發布
1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全球16個研究單位的24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涵蓋2022整年的全球海洋環境變化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2022年海洋升溫持續,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同時報告還顯示,海洋“咸變咸
海洋環境防腐蝕玻璃鱗片涂料的研制
海洋是一個嚴酷的腐蝕環境[2],以鋼鐵為主要結構材料的采油平臺、油輪和管道,時時刻刻都面臨各種海洋環境腐蝕介質的侵蝕;因此在腐蝕防護設計中,海上平臺、油輪、海底管道等應用重防腐涂料,或防腐涂層與陰極保護等協同防護,達到長期保護的目的。玻璃鱗片涂料由于其的阻隔、屏蔽效應,在海洋重防腐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
“海洋環境安全保障”海洋監測儀器項目群中期檢查會召開
按照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期檢查工作規范(試行)》等相關規定,2018年8月28-29日,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以下簡稱21世紀中心)在天津組織召開了“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重點專項(以下簡稱海洋環境專項)海洋監測儀器項目群“海洋聲學層析成像理論、技術與應用示范”等10個項目的中期檢查
國家海洋局印發《2013年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任務》
2013年,國家海洋局將加強對釣魚島、三沙海域實施海洋環境監測,繼續對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大連油污染事件進行跟蹤監測。記者日前從國家海洋局獲悉,剛剛印發的《2013年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任務》明確,今年海洋環境監測任務包括海洋環境監測、海洋環境風險監測、海洋環境監管監測、公益服務監測4個方面。
江蘇海洋環測中心擬采購海洋環境監測分析儀器
江蘇省政府采購中心受江蘇省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的委托,決定就其所需的海洋環境監測分析儀器進行公開招標采購,現歡迎符合條件的合格供應商投標。 一、招標項目名稱及編號 項目名稱:海洋環境監測分析儀器 標書編號:JSZC-G2011-166 二、招標項目簡要說明 本項目為
河北開展碧海2013行動-檢查海洋環境違法行為
筆者從河北省國土資源廳了解到,從4月26日起,我省在全省海洋范圍內啟動為期6個月的“碧海2013”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打擊海洋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海洋環境違法行為。 據了解,我省海監機構將把2013年度查處的對個人處以5000元以上,對單位處以5萬元以上罰款的案件和嚴重損害海洋生態環境、社
人大代表:海洋環境保護法有待完善
隨著我國對海洋資源開發強度以及海岸工程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近岸海域環境質量不容樂觀。海洋環境保護法在海洋油污防治和陸源污染防治方面,逐漸暴露出許多有待完善的方面,需要加快修訂。 一是罰款標準亟待提高。我國造成海洋污染的違法成本相對而言非常低,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還停留在2萬元到10萬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