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潤生院士:長非編碼核糖核酸需更多關注
核糖核酸(RNA)是一類重要的遺傳物質,經編碼轉錄成蛋白質則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不過,研究發現,非編碼RNA占人類基因組轉錄產物的90%以上。由于不參與編碼,這類RNA曾被認為是人類基因組的“暗物質”或者“垃圾”。 近年來,大量新研究成果表明非編碼RNA是許多生命過程中富有活力的參與者。2006年,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潤生等人按照堿基個數的多少,將非編碼RNA分為小、中、長三類。小非編碼RNA上的堿基小于50個,中非編碼RNA上的堿基為50到500個,而長非編碼 RNA上的堿基則超過500個。 日前,陳潤生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目前,生命科學界已經對小非編碼RNA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長非編碼RNA的機制和功能研究則應當受到關注。” 但是,研究表明,在模式生物中,相比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含非編碼RNA更多,非編碼RNA代表了哺乳動物及幾乎所有復雜生物基因組的主要產物。對此,陳潤......閱讀全文
陳潤生院士:長非編碼核糖核酸需更多關注
核糖核酸(RNA)是一類重要的遺傳物質,經編碼轉錄成蛋白質則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不過,研究發現,非編碼RNA占人類基因組轉錄產物的90%以上。由于不參與編碼,這類RNA曾被認為是人類基因組的“暗物質”或者“垃圾”。 近年來,大量新研究成果表明非編碼RNA是許多生命過程中富有活力的參與者。2
陳潤生院士、趙春華教授Cell子刊解析長鏈非編碼RNA
來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證實,長鏈非編碼RNA ADINR通過在轉錄水平上激活C/EBPα調控了脂肪生成。這項研究發布在10月15日的《Stem Cell Reports》雜志上。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陳潤生(Runsheng Chen)院士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的趙春華
陳潤生:精準醫學剛剛上路
在精準醫學的概念下,我們目前依然存在著巨大的挑戰。 現在,精準醫學已成為大眾熱詞,但我個人的觀點是,精準醫學雖然從本質上可能帶來變革,引導新產業發展,并且也許產業規模是巨大的,但現在它才剛剛上路。在精準醫學的概念下,我們目前依然存在著巨大的挑戰。 為什么說精準醫學才剛剛上路呢?我們的創新機遇
陳潤生院士:精準醫學才剛剛上路
自從精準醫學成為大眾熱詞以后,大家認為我們現在什么都可以精準,醫學很容易精準了,但是我個人的觀點是,精準醫學雖然從本質上可能帶來變革,可能引導新的產業的發展,也許產業規模是巨大的,但是現在才剛剛上路,才剛剛開始。因為在精準醫學的概念下,我們目前依然存在著巨大的挑戰,依然存在著巨大的困難。 為
陳潤生: 當選院士意味承擔更大責任
面對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耀眼頭銜,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潤生并沒有想象中的激動,而是心態平和地接受了《科學時報》記者的采訪。?“我想我這次能夠當選院士主要是評審專家對我兩方面工作的肯定。”陳潤生謙和地告訴記者,“一是我長期堅持在生物信息學方面進行研究,對基因組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二是
陳潤生:人類遺傳密碼的“暗能量”備受關注
在自然科學中,沒有一個領域受到如此強烈的關注。 “物理當中我們尚未解的、最重要的部分是暗能量,它大約占整個物質世界的70%,非編碼序列在整個人類遺傳密碼中實際上也是這個數量級的。”6月23日,在中國第一屆分子診斷技術大會上,生物信息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說。
訪陳潤生院士:大數據治病時代已來臨
生物大數據最核心的部分是組學數據,而組學數據中最基礎的數據是基因組數據。有了近年的基因組研究才派生出蛋白質組、代謝組、生物網絡。也正是因為基因組的研究,才使得生物大數據實實在在地成為了大數據。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與傳統醫療的融合,醫學界開始在研究大數據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發現新的生物學規律。如今,這
陳潤生:精準醫學促使醫療產業變革和發展
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是近幾年興起的疾病治療方案,其最早來源于2011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邁向精準醫療:構建生物醫學研究和知識網絡及新的疾病分類體系》的報告中,在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精準醫學計劃”一詞后,“精準醫療”便成為全球熱門話題,并
陳潤生院士:精準醫學 市場巨大困難同樣巨大
“雖然有很好的概念,雖然給我們展示了醫療體系未來的美好前景,但不論是組學檢測還是大數據分析,都存在著一些巨大的障礙,所以我認為精準醫學目前才剛剛起步,我們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做。”12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2016中國大數據技術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再三強調了這一點。 2015年1月20日,
陳潤生院士組:miRNA參與調控蜜蜂級型分化
蜜蜂是典型的社會性昆蟲,蜂群通常由兩種性別,三種類型的個體組成,即雄蜂、工蜂和蜂王。雄蜂為單倍體,由未受精卵發育而來,而蜂王和工蜂都是二倍體,由受精卵發育而來,均為雌性蜂。作為兩種不同的級型,蜂王和工蜂雖具有相同的遺傳背景,但二者不僅外部形態有顯著不同,在生理和行為上也存在巨大差異。這種級型的決